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国有林场中发展林下经济是实现经济效益突破的有效途径。我国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经验不足,在管理、资金、技术层面均面临困境。结合我国林场发展的具体情况,优化林下经济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发挥统筹规划职能、完善林场领导与管理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并建设富有竞争力的林下产品品牌,还要注重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避免林下经济发展引起环境破坏与污染。
  关键词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构成。在全社会科技水平进步的环境下,农业的重视程度与发展力度攀升,但是林业经济没有得到应有发展[1]。林场中的树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天然工具,在保障人类生存健康方面功不可没。在国有林场中发展林下经济是促进林场发展的有效举措,但是目前國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面临困境,需要通过改善管理方式、优化技术手段等方式提升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效益。
  1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1 管理层面
  从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管理层面而言,林下经济模式单一、缺乏创新,国有林场企业缺乏品牌意识,林场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足。
  1.1.1 经济发展模式单一
  在林业厅的政策号召下,国有林场积极发展崭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林下经济作为林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模式类型匮乏、趋于单一化,不能满足林下经济带动林场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2]。
  1.1.2 没有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与经营意识
  我国目前国有林场存在分布涣散的特点,没有注重独立品牌开发的关键性,尚未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部分林场虽然已经着手发展独立品牌,但是缺乏链条化、系统化以及自主性,很难实现预期经济收益,对国有林场进一步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牌存在一定距离。此外,林场管理人员对林下经济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没有对林下经济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认识,忽视了林场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没有充分利用林场林下生长优势创造经济效益。
  1.2 资金层面
  国有林场资金不足是阻碍林场林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家财政部门对国有林场的林下经济支持力度较小。国有林场的营林工作是重点项目,因此林下经济发展分配到的资金量减少,会导致林场的基础设施落后。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对道路、水电等基本设施存在较高要求,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部分林下经济不能顺利开展,对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了政府对资金的需求量。
  1.3 技术层面
  1.3.1 人才匮乏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期间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人才,包括林业管理、土地管理和气象分析等。国有林场自身工作环境艰苦、地处偏远,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不足,导致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持。此为技术层面发展困境之一。
  1.3.2 技术缺乏
  我国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林下养殖与放牧领域的研究涉足尚浅,没有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规范,缺乏林下经济进步的技术支持,国有林场要想实现经济质的飞跃,亟待更新林下经济发展的技术方法。
  2 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2.1 政府发挥统筹规划职能
  我国国有林场自主发展的程度较高,缺乏政府的宏观统筹与管理。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国家林业部门发挥领导职能,基于国有林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系统的宏观管理制度,指导国有林场林下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国家林业部门需要结合林场所在地区的气象部门、畜牧部门、农业部门联合拟定林下经济发展的总体动向,增强林下经济进步的可行性。政府统筹规划的管理方案具体包括2个方面。
  2.1.1 强调林业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依据现有政策科学规划林场土地,基于相关政策的驱动作用全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林下种植模式实现路径为在林下种植花、草、药、菌和菜等,花卉、蔬菜主要选取喜阴品种,用作观赏和食用;林下环境适合草药与菌类的生长,可以发挥林下土地空间作用。林下养殖模式以立体化形式展开,实现路径为养殖禽类与畜类,同时可引进蜂蜜养殖技术发展养蜂业;禽类主要包括鸡、鸭、鹅,畜类主要包括牛、羊、兔和猪等。林下旅游是对林下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突破,也是一种高效率、高收益的经济模式[3]。国有林场生态环境优越,是城市居民向往的山清水秀场所,因此在国有林场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打造适宜居住与生活的旅游业,让林下旅游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2.1.2 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通过引进外资合理办企、转让林场股份的方式增加资金来源与技术帮助;结合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优势,拓展更广泛的林下经济销售渠道,将林下种植与养殖产品做成知名品牌,远销国内外。
  2.2 完善林场领导与管理制度
  高效的领导与管理机制是保障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合理规划与进步的必备条件。国有林场要组建科学的领导管理机制,加强领导责任制。1)在封山育林期间保证林场的完整性,杜绝私自采摘等违背林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行为,严格执行育林保护制度。必要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管理者要联合公安、工商部门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对封山育林进行严格监察与立法。2)有效发挥转让承包制度的作用。向林场员工转让林场经营权,换取相应的发展资金,承包人员对所承包经营管理的林下资源承担管理经营责任,发挥林下经济应有功能的同时促进承包者的经济收入,同时增加员工对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2.3 增加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增加国有林场资金投入量、完善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质的飞跃的基础保障。政府可通过出台资金辅助政策的形式加强地方对国有林场的支持,解决国有林场资金匮乏的困境。1)地方政府可以给予国有林场水电优惠扶持,实行信贷贴息政策;2)政府可以鼓励林场周围知名的养殖种植企业参与到林下经济发展队伍中,通过参股的形式吸纳林场发展资金,保障林下经济政策运转的资金需求。在充足的资金成本支持下,国有林场投入使用现代化设备,引进领先水平的技术工艺,完善水利设施工程,修缮平整的运输道路,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4]。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引入林农业、畜牧业、营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加人才发展的薪资待遇,技术人员生活环境有所保障的前提下,更多高水平、高素质人才愿意参与到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中,满足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   2.4 建设富有竞争力的林下产品品牌
  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加快产品品牌化建设,突显林下经济产品特色,迅速占领农业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规划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品牌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林场发展现状,将劣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合并,共同创办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巩固林场单独作战的实力。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5点。1)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在全面、标准的制度约束下才能生产高质量产品。2)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完善产品的包装、加工与宣传活动,在网络上开设销售店铺,让各地区人民购买到林场的自主品牌。互联网有效提升了林下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3)国有林场可与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关系,增强林场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程度,着重开发行业领先的加工技术,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4)林场可着重深化并延展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5)基于人们对生态化生活的需求,发展如家具等类型的木制品销售产业,将产业逐渐延伸到林医、林菜等方面,深化我国林场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
  2.5 注重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林下经济在国有林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是林场一心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文化建设,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价值理念,将全社会人民对于林场林下经济的认知水平提升一个层次,冲破林下经济认知束缚,营造良好的林下经济发展氛围。注重强化舆论引导,向开展林场林下经济建设的人群传输绿色环保理念,强调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提高生态文化意识,促进整个社会对建设与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可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人类文明实践显示,人们为环境破坏付出的代价远超出环境破坏获取的回报。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注重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指标进行明确与规划,将生态文化价值观念逐步转变为公民的社会行为规范。在此期间,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体制,形成有力的约束与奖惩机制,提高生态环境破坏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阻碍损害环境行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 结论
  在国有林场中发展林下经济是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经济模式,有效利用林场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林场不断吸引各方面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技术投入,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不断完善人才引入模式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各层级管理机制,增加林下经济发展的软件优势。基于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不断扩充林下经济模式,发挥林地综合效益,为林场的现代化发展积累经验,确保促进林下经济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是在政府、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将实现自然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良好转化,有助于提升我国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钟礼华,肖春波.南方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现状及模式[J].现代园艺,2017(20):231-232.
  [2] 韦鸿彬.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3-4.
  [3] 荣昌友.浅谈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3(2):54-55.
  [4] 杨军.林下经济發展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0):20.
  (责任编辑:赵中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