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1978年至今,河北省经济总体发展平稳。近年来,河北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城镇化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分析1978-2017年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就业结构的演变、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演变以及城镇化进程,发现:1978-2017年河北省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很大,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缺乏竞争力;河北省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到2017年,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大体相等;2017年,占用全省1%的就业人数,第一产业能创造出0.28%的GDP产值,第二产业能创造出1.40%的GDP产值,第三产业能创造出1.29%的GDP产值,第一产业的产业效率偏低。通过以上分析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6-0047-02
  一、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動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统一性。伴随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推进。于此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也有些许差别,但产业结构变化存在共同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产业结构存在从低级到高级演化的规律。第二,三次产业占比的变化规律。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占比变化依次是:金字塔型结构(第一产业占比最高)、鼓型结构(第二产业占比最大)、倒金字塔结构(第三产业占比最大)。这种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程度,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第一产业产值占比最大,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最小;当经济发展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之后,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迅速上升成为占比最大的产业;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进而成为占比最重的产业类型,因此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形式。第三,生产要素密集类型随各产业地位变化而变动的规律。产业可以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升级,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来看,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其次是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三次产业占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稳定。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1978-2017年,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是:
  第一产业GDP所占比重起伏较大。1978年第一产业GDP比重为28.52%,1983年上升为36.05%,1993年下降到17.84%,1995年上升至22.16%,之后占比逐年下降,直到2017年下降到9.20%,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GDP所占比重平稳波动,1978年第二产业GDP所占比重为50.46%,1991年下降到42.90%,之后第二产业GDP所占比重趋于平缓,2017年为46.58%。可以发现,第二产业一直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但是近年来,第二产业占比下降。
  第三产业GDP从1978年占总体的21.02%上升到1991年的35.00%,再到2017年的44.21%,总体呈上升趋势。由此得出,河北省对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依赖程度逐年上升,重要性逐年加强。
  从2017年可以看出,三大产业的GDP占比从大到小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并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接近。所以,河北省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
  总体看,河北省产业结构占比变化大体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但从2017年河北省产业占比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仍然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同时,虽然第三产业GDP占比逐年升高,但是第三产业缺乏竞争力,发展后劲不足。
  二、河北省就业结构的演变
  随着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就业结构也在不断演进。
  从河北省三次产业就业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第一产业的劳动人数逐年下降,1978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6.88%,到2017年下降到32.49%。就业人数的调整,使得第一产业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出现就业转移,对非农业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就业压力。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有了一定提高,1978—2017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3.88%上升到33.2%。从1978年至今,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平稳升高。
  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逐步上升,197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9.24%,到2017年就业比重达到34.31%,上升了20多个百分点,说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第二和第三产业。
  三、河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产业产值比重与此部门劳动力的比率,反映某部门1%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值在整个国民总产值中的占比。比较劳动生产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或等于1时,产业结构效益就高;当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时,产业结构效益就低。各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小,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从河北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曲线图来看,自1978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较小,基本处于0.30%-0.50%之间,1978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0.37%,2017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0.28%;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1978年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3.6%,2017年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1.4%;1978-1991年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由2.27%到2.39%,1991-2017年均呈现下降态势,从2.39%到1.29%。2017年,占用全省1%的就业人数,第一产业能创造出0.28%的GDP产值,第二产业能创造出1.40%的GDP产值,第三产业能创造出1.29%的GDP产值。由此看出,第一产业的产业效率偏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潜在劳动力也拉低了第一产业劳动效率,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技术创新压力较大。   四、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分析
  地区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具有较大影响,它是衡量城镇化水平重要指标之一。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升高,农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则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水平提升。首先,从城镇化角度看,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可以使得它为城市提供更多的食品和生产资料,同时农业对劳动需求降低,从而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使得城镇化进程加快。其次,农村劳动生产率升高带来收入提升,提高了对城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
  工业在第二产业中具有主导地位,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城镇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则减少对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
  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集中于城镇,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它是城镇化质量的具体表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如金融、医疗、教育、饮食、信息、咨询等,这些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另外,随着农业、工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挤出流向第三产业。所以第三产业可以吸纳农业、工业剩余劳动力从而推进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后续推动力。
  所以,推动河北省城镇化进程,首先要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次,推动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助于增加社会就业人数,并且有效推进城镇化水平;最后,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质量。
  五、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
  从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产业结构从1978年到2017年变化较大,1988年第三产业GDP占比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状况从“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并且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GDP占比十分接近,如果河北省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会早日实现产业结構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建议如下:
  对第一产业来说,河北省在减少第一产业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提升第一产业的质量。因此,要调整第一产业的结构,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农业附加产品,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调整优化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重点改造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转化,尤其是对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等河北省支柱型产业更应由粗放生产加快转变为集约型生产。
  对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主体是服务业,河北省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开拓服务业空间,推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加大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创新型产业发展。同时,利用河北沿海港口以及京津冀的交通便利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培育新型产业、新动能。
  [参考文献]
  [1]林巍,申春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对接[J].商业时代,2012(12):110-122.
  [2]赵文丁.大力推动河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与举措[J].领导之友,2012(9):45-46.
  [3]冯俊.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2(2):24-35.
  [责任编辑:史朴]
  [作者简介]  朱丽丽(1990-),山西临汾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能源经济。
  [基金项目]  山西能源学院院级课题:碳排放约束下的山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SY-2018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2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