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中感恩励志教育开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海霞

  摘 要: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以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优劣的标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各科的分数,通过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导致小学生在感恩励志教育系列活动中存在着巨大的缺失。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感恩励志教育;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0-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1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充实,但是电子产品又使许多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不到思想层面的锻炼。长期以来,很多数学教师存在一个教学认识上的错误,坚信感恩励志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工作目标,与数学教育并不存在任何实际的关联,这种错误的认识倾向导致数学课程只围绕数学开展,严重忽略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开设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把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运用到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中,让每一个学生可以快速、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感恩励志教育的价值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在全国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素质教学的理念并未深入到教师心中。小学数学的所有课程全部围绕教材知识进行讲解,很少向学生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点,严重阻塞了学生打开新思维的大门。从义务教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每一个教师都尽职尽责地设计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但是课程内容依然不够理想化,复杂的数学知识点弥漫在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很多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感到疲倦和厌烦,对于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也表现出麻木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是失败的,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全面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使其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到数学逻辑关系与生活规律的连接点。
   (二)运用感恩励志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使命感
   感恩是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重要体现,只有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才能够将自己学习的内容不断地回报给社会,给予自己更加强大的动力,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就能够看出感恩励志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感恩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最大限度地明白父母每天辛苦地工作都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要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更加努力地学好文化课程,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尊重数学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教师。
   (三)运用感恩励志教育,使学生对生命充满敬畏
   人们生活条件日益丰富,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得到了满足,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学理念却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家长和老人过度溺爱孩子,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铺平未来发展的道路,致使学生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一些应该承受的艰苦没有承受,一些应该经历的教训没有经历,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并不会选择主动迎接挑战,而是指望父母为自己开设一条“生活自理”的道路。总体来说,学生人格的不健全,是可以通过感恩教育进行矫正的。生命教育在学生的成长阶段非常重要,一些逻辑性思维较差的学生,由于对数学知识体系理解不完善,并没有办法一步步跟随教师的脚步听讲,使得自己的数学成绩不理想,进而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果学校可以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道德故事和感恩教育当中,让更多的学生对于生命有更多的思考,在班级当中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就能为学生正常的文化知识学习创设更加良好的环境基础。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感恩励志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乐于助人、心怀祖国的美好情感
   在很多人看来,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知识传授,并没有趣味性和育人功能的课堂教学环节。其实,这是对数学学科的一种固执性的偏见。在数学教学中,同样包含很多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价值理念,在备课期间,教师要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与教学素材进行更加完整的结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任何一节课中渗透感恩教育。每一个数学教师只有不断钻研教材,深度挖掘教材当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因素,才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用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人生经历或者是我国数学史的发展状况,将这些引入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也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PPT导入,让每个学生在课前阅读教师精心准备的趣味小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也融入了许多生活情境的数学题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创设更加丰富的生活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经验与数学知识有效对接,还可以把爱国教育融入其中。在学习一系列空间图形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学校每周一升国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欣赏在国歌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画面,引出学习长方形的课题,这种教育模式将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更可以巧妙地让学生通过升旗联想到相关的数學知识点。不难看出,很多数学知识点都可以利用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二)成立合作小组,使学生懂得关爱家人,尊重教师
   数学实验课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学环节,通过合作小组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环节,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逻辑思维的关联。总体来说,数学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生活当中要求学生对数学进行体验式学习。当教师在教学生计算一块长方形公园面积的时候,便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进行引入,让学生说说花草树木给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让他们通过合作小组的形式来谈如何保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然后再引入面积公式的计算当中,让学生树立感恩大自然的情怀,从而体会园丁工作的辛苦,养成关爱和尊重他人的责任意识。   在小学的课程当中,很多知识点也可以增添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契机。为了能够让学生懂得父母与教师的良苦用心,可以通过时间的概念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给学生列出几个需要做的家务,并且规定好限制时间,让学生通过想办法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相关的办法后行动,以此来体会父母做家务的辛苦,以及时间的宝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也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教师要注重将作业内容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内容的力量。
   (三)借助更多的数学元素,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
   为了能够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之间的相互渗透,每一个教师都要针对班级的学习特色,开展更加立体的教学活动内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比较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为德育工作的科学规范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能。为了能够借助数学元素为学生打造知识与德育教学双向开展的课堂,教师可以利用两种有效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转换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转换途径,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容易解决的问题。从数学教学的本质来看,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原理,可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寻找更加规律的方法论,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二种方法是联系法。小学的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深入了解其他学科在德育渗透中运用的方法,从教材的综合实践当中吸取更多的小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环境教育、德育教育三者的有效整合。就如在开展比例尺的教学环节中,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为学生展示中国的地图,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利尺蕴含的意义和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由于个人理解能力存在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知识点有不同层次的理解。虽然很多教师会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课堂和作业布置上面,尽量缩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但是分层教学方法很容易将数学成绩看得太重,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小学教学阶段,不少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父母的帮助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教师可以邀请数学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为全班开展一个励志演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自己肯付出努力,也可以发挥自己最大潜能提高数学成绩。每一位数学教师也应该将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德育放在同等重要的教学地位上,时刻利用数学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矫正他们的人生观念,教会他们辨别是非曲直的社会经验,也只有渗透德育工作,才能够更加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素质教育。爱国教育主题活动是每一个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真正为学生树立起爱国的热情和信念;其次,从生活的小事出发,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明白社会当中平凡人物的力量,利用相关的数学元素为学生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最后,从学生个体发展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数学上的薄弱点,结合生活实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反复加强训练自己的薄弱环节,不要放弃对数学的思考和追问,而要成为在数学学习当中励志的典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深刻地融入感恩励志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義情怀,整体促进小学生社会发展所需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刘金洪.感恩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基础地位及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
  [2]陶凡霞.感恩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探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7).
  作者简介:马海霞(1982.1— ),女,东乡族,甘肃广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研究及感恩励志校本课程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6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