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电动化”等新形势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景玉军

  基金项目: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YJB171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家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不仅可以系统地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还可以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同时还能带动材料、电池、电机、控制系统、充电设备等产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战略转型[1]。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的持续增长,势必导致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维修及营运相关行业人才需求面临很大缺口,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开始着力新能源汽车服务人才培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思路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发展需求结合不紧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盲目性、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建设经验不足、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相关教学能力欠缺等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2]。为此,探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应对策略,并从理论、实践等方面一定程度上提出解决新能源汽车服务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影响的调查分析
  只有紧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调查分析新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对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才能有的放矢地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人才需求旺盛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提出,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迅速增长在投资和就业方面将带来更多机会,参照汽车保有量与维修人才需求量26.1:1的比列关系,如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20年达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至少需求19万人,继续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以满足市场需求。
  1.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要求高
  “三纵三横”的汽车技术创新布局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3]。期中“三纵”整体上来说是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相关技术,“三横是指”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电机驱动系统、新材料/新部件等共有技术。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技术方面已基本掌握,具备了部分产品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的能力,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并正逐步向产业化推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涉及物理、材料、电化学、电机、控制等学科,需要综合电池、电机、控制等领域技术支持、多部件的匹配合成,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另外,汽车自动化、网络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也越来越热门,从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层面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也对高职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3 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提升空间还很大
  新能源汽车对大多数公众来说属于新产品,只有不断提高对产品的认识程度才会不断提高购买意愿。续航里程、安全性、充电时间三个车辆基本使用指标和配套设施对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影响显著,目前仍有近七成人不愿意购买或对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新能源汽车在市场方面的接受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4]。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直接决定推广速度,也间接影响高职汽车专业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4 “互联网+汽车”商业运营模式创新不断
  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有效办法,当前挖掘GPS、北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服务平台使汽车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如微租车、代驾、滴滴出行、共享汽车等平台投入运营。新能源汽车在营运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共享汽车、分时租赁,都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宣传,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形式和规模,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同时,思考在不断创新的汽车商业营运模式下如何完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理清并调整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在技术方面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是简单一个机械产品,而是集机、电、液、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是软件和硬件的完美结合,在商业运营方面已充分融入“网联、共享、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和理念,人才需求出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大、智能网联技术人才稀缺、创新型人才缺失等特点,要求从业者既要掌握汽车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同时又要具备控制理论、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人才培养要从观念上改变汽车属于机械行业的观念,从体制和管理上建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组织和体系。高职汽车专业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要求掌握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过硬,能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定位为4S店一线管理人员、售后接待人员、维修人员、充电站维护人员、检测站内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线人员及“互联网+汽车”运营模式下的技术服务人员等,相关岗位能力要求与工作职责要不断深入行业、企业加强调研和分析。依据市场需求,遵循科学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充分理清并调整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3 优化师资队伍、完善课程体,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新能源汽车知识理论较为抽象,实践操作要求高,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題,通过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汽车4S店等企业积累实践经验,或广纳人才等措施来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同时注重复合型人才、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调研、分析总结新能源汽车现有及潜在岗位的岗位工作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5]。同时,加大实训场地建设,配置实训设备和工具,配备实训资料及作业工单,提升设备配套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也积极争取校企合作解决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4 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岗位职业能力、社会通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发展日趋激烈的趋势下,必须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打造现代化课程体系,将职业综合素养培养融入到职业技能训练中,在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养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获取信息进行终身学习等社会能力的培养,并在学习、操作过程中提升其主动探索、积极自我更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效果的终生学习能力,
  5 积极贯彻落实“1+X”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2019年开始教育部遴选确定了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应大力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并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紧密结合。同时,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从而提升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结语
  新能源汽车是一新兴节能、环保产业,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项目。高职汽车专业只有深入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目标和调整才培养课程体系,在当前阶段,使所培养学生就业岗位既具有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性,又具有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岗位技能目标符合企业岗位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技术、管理要求相衔接。让学生成为扎实掌握汽车理论知识及新能源汽车工艺、专业技术、设备维护和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实操技能和拓展能力,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继红,谢云晖.中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化创新发展战略思考[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6(32):6-10.
  [2]李子云.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破解[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1-4,7.
  [3] 李小洲.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课程设计探讨[J].机电教育创新,2018(11):121-122.
  [4]王娜.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4(16):20-27.
  [5]許杰,龚福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类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03):63-66.
  作者简介: 景玉军(1979-),男,四川三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电子控制、智能交通控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8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