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走班制的普通高中课程建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高考改革赋予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选择,摆脱当前走班制教学课程建设现状的束缚问题则亟须解决。为此,文章结合北新巴蜀中学的初步实践经验,就普通高中课程建构提出四个建议:强调“学生本位”,引领自主选课;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助推体系建设;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课程建构的效度;借力家校协同,保障课程建设。
  关键词:新高考 走班制 课程建构 个性化 多元化
  新高考改革要求增加学生自主选学权,这必然促进学生课程选择权的多元化,进而引起课程组织形式的变革。走班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模式。打造适用于普通高中课程建构与开展的走班教学,以落实学生的自主选学权,则显得尤为关键。因此,本文对走班制教学的课程建构价值、现状、要求与策略进行探析。
  一、走班制教学的课程建构价值
  1.实现学生的自主选学权
  2019年4月,在充分学习借鉴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重庆市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将高考总成绩的组成科目由“语数外+文综/理综”变成“3+1+2”模式。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选课现实必然推动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为学生打造多样性、可选择的“课程群”是顺利开展走班制教学的重要前提。可见,学生自主选学权的落实要求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也是实施走班制教学的基础。
  2.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走班制教学的实施需要以课程体系为强力支撑,而课程体系的建构则应基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李秉德教授曾指出:教学活动是为了谁而组织的?是为学生。教学活动中是谁在学习?是学生。没有学生就不存在教学活动。因此,走班制教学应以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与层次的课程,实现国家必修课程、地方自主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建构的系统化。
  3.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走班制教学势必倒逼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与职业观。传统的固定班级授课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至上权威,“填鸭式”教学是教师传递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成为课堂活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锻炼。新高考改革赋予了学生课程选择权,走班制教学打破固定班级授课模式,要求教师应主动转变身份角色,逐步成为学生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指导者,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另外,走班制教学要求教师应突破原先固定班级授课模式的标准化程式,因为学生不仅有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也有自由选择教师的权利。新高考改革会促使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与方法,开展多元化且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拓展学校教学时空
  传统的教学活动空间多集中于固定的行政班级教室,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的开展则会实现课程空间的重组,进而影响学校的课程建构。换言之,走班制教学的课程空间可聚焦于传统的场所存在形态,即教室,也可实现空间的突破与拓展,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各类型的学校场馆与校外的资源场所,增强课程实施的流动性与灵活性,创设适合不同课程活动开展的情境,让学生提前适应大学课程的参与模式。线上微课程的建设则能打破教学活动的时间限制,为走班制教学的灵活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走班制教学的课程建构现状
  1.“因考施教”影响课程建构
  无论是率先试点高考综合改革的浙江、上海,还是2018年开启新高考的重庆等地区,众多中学迫于有限教学资源的无奈现实而采取“选考套餐”制,以固定学科组合组建固定的行政班级,并强制要求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结束确定3门高考选科。这极大限制学生自主选科的时间与范围,有违新高考改革“增加学生考试选择权”的初衷。
  2.新课标与旧教材的冲突
  课标是指导教学实施的标准与原则,具有方向性与引领性。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以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以助推新高考改革进程。但统编版新教材直到2019年9月才在北京、海南等6个省(市)推行,致使重庆等新加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地区出现新课标指导旧教材的使用、继续沿用旧课标指导课程实施的混乱现象,进而影响校本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导致走班制教学缺乏中观层面的有效指导。
  3.课程建设只重“形式”而忽视“实质”
  新高考改革来临之际,众多中学并没有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为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的落地而匆忙推行走班制教学,只关注课程结构形式上的调整,而忽视课程实质结构与内容的變革,造成“只注重课程类型的多样性,但缺乏课程目标的统整”“课程结构设计打破学科课程间界限,但缺乏各学段课程间的衔接”等不良现象。学校的走班制课程体系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既要满足学校与学生的课程需求,还要关注课程设计的实际价值。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应在立足“学科知识”的课程整合上实现“素养育人”的课程建构,形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的优化整合,为走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数量与质量双优”的课程群,最终推动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
  三、走班制教学课程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笔者认为,走班制教学课程建构需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拓宽课程建构的广度,打破时空限制,无边界学习更能凸显知识的融通性与视野的广延性;二是挖掘课程建构的深度,提升课程设计与教学开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学习的理解、内化和应用;三是链接课程建构的关联度,统筹规划高考学科的选拔性与合格性课程设计,开展专题式与模块化教学,并与校本特色课程形成交互体系,以走班教学为抓手,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多视角”的学习视野与“多向度”的学习思维,稳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伴随着走班制教学改革的持续与深入,北新巴蜀中学针对课程建构在“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的育人目标引领下进行逐步尝试与实践,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   1.强调“学生本位”,引领自主选课
  陶行知先生一直都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其教育理论始终贯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例如培养目标上提出“人中人”论、师生关系上提出“师生共生活”论、教学关系上提出“为学而教”论,等等。而走班制也是建立在“以生为本”基础上的。重庆新高考改革的“3+1+2”模式总共12种选择,学校为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综合考虑学校的教学场馆与师资配置的基础上,全面提供所有学科组合,严格落实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此同时,借助智慧校园的强大平台,统筹安排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特色課程,以“信息化排课系统+手动排课”方式满足所有学生的课程需求,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新高考改革特色课程体系,落实“学生本位”的育人要求。
  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助推体系建设
  走班制教学要求课程结构的形式与内容的调整。针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生,教师需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础上,准确设计出展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并编撰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切勿搞成多种平行层次课程的模式,否则“因材施教”将难以实施。另外,作为国家必修课程的补充,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则尤为重要。众多中学也认识到校本选修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但课程之间欠缺关联度而显得零乱,没有形成课程系统与体系,课程开设更多的是依靠教师的个人志趣,并未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加以考量。我校依据课程模块进行跨学科统整,分为语言文学课程、基础科学课程、艺术体育课程;并增设综合实践课程,如“北巴讲坛”“美育讲座”“研学旅行”等。首先,教师自主研发课程;其次,学生通过选课系统自主选课,选课人数较少的课程则取消开设资格;最后,为期一学年(一周一节)的校本特色课程结束后,教师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利用假期编撰校本教材,并做评比与奖励,激发教师参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内驱力,从而推动学校走班制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还有,学校还在探索“六年一贯制”的课程统整,发挥完全中学的师资优势,各学科教研组形成合力,研究新高考背景下的初高中课程衔接问题,以“学段重组的优化”助力课程建构。
  3.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课程建构的效度
  无论是走班制教学还是课程建构,都是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服务。但众多高中生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未来发展都是比较混沌模糊。为彰显课程配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中心与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开设相关课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对自身品性、心理特质与家庭背景进行有效认识,助力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成长。
  4.借力家校协同,保障课程建设
  走班制教学中的学生课程选择,不仅仅受到自身兴趣爱好以及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也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家校协同推动着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利益共同体的构成。建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推进走班制教学实施的重要保证,亦是保障学生选择权实现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特地成立了家长学校,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发挥家长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保障课程的体系建构。
  陶行知先生曾论及:“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新高考改革升温走班制教学,必然影响学校的课程建构。课程是走班制教学的支撑,课程建设应永远围绕着学校发展与学生成长,这也符合陶行知先生课程观的“时代发展性”与“儿童本体论”。打造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需求,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系统工程的建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秉德.对于教学论的回顾与前瞻[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1989(3):55-59.
  [2]鹿星南.走班制的价值与实施条件[ J].教学与管理,2016(4):15-17.
  [3]张涛,李如密.重新发现教学中的空间——论教学空间的性质及价值意蕴[ 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7-94.
  [4]潘勇.微课程在中学智慧校园选修课走班制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2):167-179.
  [5]丁念金.课程内涵之探讨[ J].全球教育展望,2012(5):8-14.
  [6]顾艳丽,罗生全.基于走班制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 J].教学与管理,2018(13):7-10.
  [7]杨志明.新高考与走班制教学的推进[ 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1):5-11.
  [8] 杨小斌,黄月,彭超.选科走班制改革进程中的家校协同教育探索[ 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5-22.
  [9]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罗明主编.陶行知文集 上下[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中学走班制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18B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73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