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冰 宋岩静 赵延安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会创新创业工作的越来越重视,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课堂教学,学生活动、项目研究以及实践实战等不同层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高职院校作为高校队伍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自特点。本文着眼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建设,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的建设目标、内容选取、组织结构、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b)-0206-02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各高校纷纷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同类院校中较早开设独立创新创业课程的高职院校,经过几年发展有了一些经验,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思考。
  1  课程建设目标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1]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其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知识层面,即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内涵,学习创新创业基本理论、创新思维技法以及创办企业相关知识;二是能力层面,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掌握创业相关知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三是意识层面,即促使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养成创新思考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2  课程内容选取
  2.1 选取原则
  课程遵循“理论够用、案例引导、实践为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理论易懂、实训有趣、实践可行”的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学校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以及护理等专业特点,立足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易学、好懂、能用”原则。
  2.2 主要内容
  课程整体分为创新理论与创新思维指导、创客精神和创业项目指导3个模块,涵盖6个理论环节和4个实践指导环节。教学中将应用大量案例,在“体验式”教学[2]中达到教学目的。
  2.3 教材选用
  参考教材均为本教学团队编著教材,教材借鉴、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创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一些专家教授的理论和观点,引用丰富的教学案例,结合高校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在梳理筛选经典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搜集创新创业的最新认知理念和实践方法,以贴近时代,满足未来发展趋势。目前,课程组根据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研发了教材《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指导》(定于2020年5月出版)以及配套教材《大学生创业实务指导手册》。两部教材在理论和实践偏重上、在面向學生提供的知识面上各有侧重,相信会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更好的体验。
  3  课程组织结构
  3.1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基础课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的合理搭配,每个章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性操作比例达到4:6.。在教学方法上,以尽量多的案例来解读创新创业基本理论;以“体验式”教学法来展示创新创业情景;以头脑风暴、模拟对抗等方式来感受创新创业的多元性特点;通过图例、视频、模型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程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3.3 考核方式
  在评价方式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3],即将理论知识测评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操作中,将学生随堂问答、知识点掌握作为理论考核内容,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书作为实践操作考核内容,课程考核以开卷考察的形式进行。
  总评成绩=学生平时听课为10%+课外作业为30%+课堂讨论10%+创业项目书评分50%。
  4  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三全,四化,五结合”教学模式,通过优质教学内容、可视化教学平台和多样化的实训,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效提升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吸引力。
  4.1 “三全”
  课程将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形成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全方位开展、全员参与”。
  (1)全过程实施:面对全体学生,从课程开始即采用“项目导入”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设计项目,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不断迭代和修正项目为目的。
  (2)全方位开展: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借助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赛事,让创新创业不仅停留在课堂,而是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3)全员参与:借力目前全社会对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推动下,拉动全校教师共人人参与,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4.2 “四化”
  (1)模块化。课程分创新思维、创客精神和创业指导3大模块。3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循序渐进。
  (2)体系化。总体设计,分项实施,分步执行,分块运作。
  (3)引领化。明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引领。   (4)动态化。及时宣传新出台的国家政策,及时分析新形势的变化,如各类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实行、典型校友创业案例等,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及时向学生宣讲。
  4.3 “五结合”
  教学过程中遵循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创业实战与课堂“体验式”模拟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课外实训和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专题理论教学和专题讨论与录像观摩相结合、创业家宣讲和专家讲座与校友座谈相结合的“五结合”原则,创建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战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通识性课程,既涉及专业知识理论,又涉及社会生活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采取了大量案例,用生动的案例来解读理论,同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用时代的语言来丰富理论的含义。
  (2)创业实战与课堂“体验式”模拟相结合。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为课程发展带来了机遇,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愿意思考创新,乐于实践创业项目。本课程抓住机遇,在创业教育模块,让学生以团队方式思考创业项目,设立项目,并通过课程深入,将学到的新知识注入项目发展,推动学生实践项目,将实战与体验相结合。
  (3)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信息时代为混合式教学法提供了舞台,课程通过线上教学平台,通过视频、案例和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延展课堂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从课堂导入生活,线下教育与线上辅导相互融合,实现了平台之间的互通。
  (4)专题理论教学和专题讨论与录像观摩相结合。将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分成专题进行授课,同时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资料,分组讨论,集中讲评,组织学生观摩学生求职录像,让学生对投递简历、面试、到单位实习等建立感性认识。
  (5)企业宣讲和专家讲座与校友座谈相结合。面向广大学生,定期邀请知名企业专家来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文化以及创业历程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感受创业;针对创业愿望突出的学生提供进阶课堂,邀请就创业指导专家来校开设沙龙,助力学生创新创业。
  5  结语
  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通识性较强的理论课程,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法。本文主要从课程建设框架和实践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阐述,在教学应用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授课学生的专业、年级以及地域等特点,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灵活应用教学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珺.大学生创新创业公共课程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山学院《创业基础》课改革为例[J].艺术科技,2019(9):30-31.
  [2] 夏阳.体验式就业: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21-22.
  [3] 王凯,申良云.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166-16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养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6WG15)。
   作者简介:白冰(1980—),男,汉族,山东蓬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宋岩静(1986—),女,汉族,山东文登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赵延安(1973—),男,汉族,山东东营人,本科,执业药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0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