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慢阻肺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信封抽签法平均分成各47例的两组,常规组运用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中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能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 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由于老年人是慢阻肺的主要患病人群,随着我国老年人群的壮大,该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提高[1]。慢阻肺会破坏肺功能,诱发呼吸系统症状,提高死亡风险,同时,长期患病还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等情况,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2]。另外,该病有着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患者常常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降低了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中需要加强心理护理,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升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改善预后[3]。此次本院为了进一步明确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开展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94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分组方法为信封抽签法,两组各47例。常规组中女性患者共19例、男性患者共28例,平均年龄(70.34±5.81)岁,平均病程(3.86±1.25)年;干预组中女性患者共18例、男性患者共29例,平均年龄(70.27±5.54)岁,平均病程(3.91±1.36)年。两组老年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分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护理中应用基础性护理,内容包括入院指导、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呼吸护理、氧疗护理、康复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 提供舒適的病房环境 患者入院后容易对陌生环境产生戒备感、紧张感,影响情绪的稳定性,所以要给予患者舒适、温馨、安静的病房环境,让患者从中获得归属感,以减轻精神压力。
  1.2.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其将内心的感受倾诉出来,在耐心倾听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鼓励,让老年患者暴躁、易怒、情绪低落、悲观等负性情绪得以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播放音乐、观看电视节目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此外,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其患者的心理状态,让家属多关心和陪伴患者,获得家庭的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1.2.3 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接触中,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用词,让患者有被尊重和关心的感觉,逐渐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在护理和治疗中能积极配合。
  1.2.4 进行科学化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策略,用患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便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生活护理等方面的认知度,明确积极治疗的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情绪进行评估,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中间值为53分,超过此分值表示有抑郁症状,且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同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焦虑情况,中间值为50分,超过此分值表示有焦虑症状,且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 19.0整理本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描述,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两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的形成机制主要是α1-抗胰蛋白酶不足,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咳嗽、喘息、胸闷等,在治疗上要以提升肺功能、减少病发次数、缩短病发时间为主。但是与中青年人相比,老年患者在长期疾病的折磨下,会增加心理负担,出现负性情绪,甚至降低护理和治疗的依从性[4]。心理护理属于优质护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中融入了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以患者为核心,根据不同患者情绪的差异进行环境改善、加强沟通、给予尊重、健康教育等,让患者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和思想包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治疗,逐渐提升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中,行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的干预组患者与仅进行基础护理的常规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均明显减轻,且干预组SDS评分和SA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这是因为通过改善住院环境,能让患者放松紧张的情绪;而通过有效沟通和给予尊重,能对患者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疏导,让患者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多方面的支持,使其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进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多认知,自觉纠正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和不健康的行为,促进病情恢复。
  总之,在护理中给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能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治疗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玉梅.探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学信息,2015,09(30):68.
  [2] 蔡晓燕.安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悲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5,01(03):168.
  [3] 孟根,白晓华.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3):255.
  [4] 刘玲令.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对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影响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15(04):37.
  [5] 董玉环.优化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20(02):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2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