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着眼学情问题,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背影》和《昆明的雨》同属一个单元体系下的回忆性散文,语言平淡自然,情感蕴藉深沉。学生往往一望而知,把未知当已知。在教学中,要切实着眼学情,通过品味咂摸语言,让学生体会包蕴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在教读和自读课文中思考教与学,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情  语文素养  《背影》  《昆明的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一、立足学情问题,聚焦语文素养
  基于课标的引领作用,课标精神渗透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毋庸置疑。部编本语文教材将《背影》和《昆明的雨》放在一个单元,这个单元主要是不同类型的散文,单元提示明确要求,“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单元提示一语道破、言简意赅地指明了教学这两篇散文的目标。再关注目录可知,《背影》是教读课文,《昆明的雨》是自读课文。因而,在各自具体的教学目标中应该有所不同,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教读课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这一篇文章,进而要会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这一类文章;自读课文教师应是读书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给出方向和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读课文重在学习阅读方法,自读课文重在运用阅读方法,最终转换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基于学生当下的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出发,一切伪学情的“精心设计”都是不恰当的。因此,课前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做好预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陈日亮先生说:“为了变授读为辅读,使语文课真正上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语言实践课,就要把预习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把他看作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教学训练的先行项目。”“彻底改变阅读教学的空耗低效,须从抓预习开始。”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对这两篇散文的预习作业上,我这里采取的预习导学方式是让学生写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和没有读懂的内容。学生在预习中都有同样的感受,文章“好读”“懂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轻松地回答道:“《背影》我读懂了父子情深,父亲对‘我’的深厚关爱,‘我’对父亲的思念;《昆明的雨》我读懂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和喜爱。”学生认为这两篇散文“好读”,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预习后“懂得”的即是文章的意思,懂得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是它的价值所在。陈日亮先生说:“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等于没有教。”
  再来说说学生没有读懂的,对《背影》而言,学生提出的主要质疑有:
  第五段为什么说自己聪明极了?
  为什么重点描写父亲去买橘子这件事?
  作者除了想通过背影写父爱还写了什么?
  为什么题目是背影,却写了与背影无关的事?
  为什么最后一段要写父亲年少时和他的发怒?
  为什么结尾要写父亲给“我”写的信?
  对《昆明的雨》来说,学生提出的质疑主要是:標题是《昆明的雨》,却未用大量笔墨写“雨”。这是为什么?这些还真是一针见血的好问题。
  学生为什么就只能读到他们所谓读懂了的东西上呢?归根究底是语文素养的缘故。基于学情问题,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语言形式,从而习得阅读方法,进而体会和理解文中蕴藏的作者情感。只有这样的语文课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慢慢提高。从对这两篇散文学生预习提出的质疑中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阅读文章,还是仅停留在内容层面,粗粗看看文章主体部分心里就有了结果。把开头段、结尾段,或重点段落,或重点语句,或关键词,或标点符号,置之不理,这些之于文章极其重要的筋骨、脉络、标识不读不品,更加看不到承载它们的语言形式本身了。这全然不是学习祖国语文该有的习惯和方法,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不高的原因之一。语文课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正如陈日亮先生所说:“语文备课的前前后后,教师当反复三问——此课文,学与不学有何不同?此课文,教与不教有何不同?此课文,这样教与那样教有何不同?”因而,语文素养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术语,它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核心素养,它都要落实在以学情为基础,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用语文的方法、语文的手段展开教学的语文课堂上。
  二、抓住文本特质,提升语文素养
  基于学情,在细读备课中,笔者发现可以将这两篇散文放在一起教学,首先,二者同属回忆性散文,一篇写事写人抒情,一篇写景写物写人抒情,文中含蓄深沉的情感都是通过两个“我”的来回转换予以巧妙表达。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回忆性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中有两个‘我’——‘昔日之我’和‘当下之我’,相应地会出现两种情感——‘昔日之我’的‘感受’和‘当下之我’的‘感受’的‘再感受’。”其次,《背影》语言平实素朴,简净而又典雅,看似平淡,实则深沉;《昆明的雨》语言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二者语言都是平淡自然,却大有深意。再次,学生在预习质疑中都有同样的感受,文章“好读”“懂得”,在课前预习作业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回答自己从文中读懂了作者写此文的情感。最后,一篇正是教读课文,一篇正是自读课文。有着以上这些共通性和特质性,我有理由相信将其放在一起,前后以教读课和自读课教学,效果显著。   (一)品咂字词,体悟情感
  对于教读课《背影》的教学目标我将它确定为以下两点:朗读课文,感受“背影”形象;细读语言,体会“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主要教学活动:读出“背影”,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读懂“背影”,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细读首尾段,察觉父子矛盾;引入背景,构建教学支架;体会作者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补写句子,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理感受——读诗《背影》,升华体会。在教学《背影》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段落首尾段,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细读文本,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品味,例如圈点聚合父亲“背影”感受形象,咀嚼“背影”复杂况味;圈点联系父亲来信发现矛盾,体察父亲真实心意;圈点比较“不”和“没有”细察区别,体会父子矛盾隔阂;圈点品读两个“自然”,感受子对父态度变化。不细读文本关键字、词、句、段,不圈点批注、比较体会,这些沉淀在平实字里行间里作者的深沉情感就领会不到。
  (二)关注标点,凝聚情感
  教学自读课文《昆明的雨》,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两点:自主阅读,概括昆明的雨的特点,体会作者想念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圈点批注,品味语言,感受文中蕴藏的含蓄深沉的情感。
  学生学会了抓关键句,总写雨季特点的句子“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抓首尾段,直接抒发想念之情的句子“我想念昆明的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此处的标点符号为什么不都用顿号“、”,为什么首尾段抒情句子不用感叹号“!”。进而启发学生关注这篇文章用的标点符号有哪些新异之处,为什么要这样用不那样标。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第十段,细品这一突显作者情感的语段的句式和标点,体会作者在风雨如晦的年代,始终保持着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正如汪曾祺说:“我不想对世界进行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严峻的拷问;我也不想对世界发出像卡夫卡那样的阴冷的怀疑。我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是比较温暖的。就是应该给人们以希望,而不是绝望。我的作品没有那种崇高的、悲壮的效果。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教师就圈点批注作适当的指导,然后让学生在互动生成中交流碰撞。教师也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同学生进行对话交流。
  就这篇课文而言,我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觉得可以用标点符号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懂作者情感的大门。
  1.破折号“——”处生趣意
  试举一例,文中多处使用破折号“——”,或表解释说明,或表声音延续,或表意思转换,一应俱全,如:
  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
  这些破折号“——”让人感受到了文字背后的情味,昆明温润的气候,使人动情的风物人情。
  2.叹号“!”句号“。”表情意
  再举一例,感叹号“!”和句号“。”的反常运用,如:
  我想念昆明的雨。
  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
  这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昆明的缅桂是大树!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
  首尾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想念昆明的雨”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作结。写干巴菌、杨梅、缅桂花的句子却处处使用感叹号“!”。可以看出整篇散文行文淡雅自然,如话家常,却又饶有兴味。“用语云淡风轻,诗意非比寻常”,语言节制的背后,是浓得化不开的深情。这种情感是蕴蓄在心底的感怀,滋养心灵,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这种深情是娓娓叙来,不需要强烈的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昆明的具体风物又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惊讶和赞叹,溢于言表!
  3.逗号“,”句号“。”蕴诗意
  最后举一例,文中逗号“,”和句号“。”的使用格外新异,句读频繁,如: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这些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很特别,照常理要用顿号“、”的地方却用了“,”,照常理要用逗号“,”的地方却用了句号“。”,甚至不该用标点符号的地方却又用了逗号“,”。这些地方都是阅读中值得品味揣摩的关节点,只有从修辞、节奏、语速、强调、突出、句式等语言形式上去感受,才能于平淡自然的字里行间觅得丝丝作者蕴含在其中的况味,丝缕情深。
  结语
  语文素养,是一点一点养成的。是在一节一节以学情为基础,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堂上提高的。唯有在学情的航船上,科学领航,让学生在语言的大海里识珠揽翠,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从语言出发开展课中活动,包括语言感受、语言梳理、语言欣赏、语言分析、语言学用等等,领着学生在文本语言中来来回回地行走,才能慢慢提升他们的“语言观察力、語言鉴别力、语言传达力、语言表达力”,做有语言感触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5]汪曾祺,林斤澜.社会性·小说技巧[J].人民文学,198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4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