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籼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乾两优9号选育方法总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乾两优9号是用温敏两系不育系乾S与恒恢9号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株型适中、叶形好、熟色佳、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201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8074号)。基于此,对乾两优9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优质;两系杂交水稻;乾两优9号;选育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国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1],对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991—2007年,在我国耕地面积下降的大背景下,南方的早稻和晚稻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水稻单产的提高保证了稻谷总产的相对稳定[2]。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农民种田效益較低,很多农民改种经济作物,种粮热情下降,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增加水稻总产的唯一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出路[3]。因此,要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加强科技创新,选育出优质、高产、多抗、适合市场稻米需求的水稻优良品种,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1 乾两优9号选育过程
  乾S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晚造以来源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两系材料8830S为母本,与自育优良恢复材料R1293杂交后,经4a7代分离、定向选择,2011年早造育成优良两系不育中间材料L80S;2011年晚造以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成的两系不育系深08S为母本,自育L80S(低温处理转育)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综合改良,在南宁晚秋和海南冬春自然短日低温转育自交结实、南宁夏秋冷水灌处理转育自交结实,经南宁-海南陵水两地穿梭加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温敏型水稻两系不育系(选育系谱图见图1)。2016年9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审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鉴定编号为桂农品审鉴(稻)2017008[4]。
  恒恢9号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市恒茂种业科学研究院于2010年晚造自育恢复系R087为母本,以恢复系R9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4a7代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恢复系(见图2),综合表现为分蘖力较强、农艺性状优良、穗大粒多、米质优且耐寒力强。
  2014年早造恒恢9号F5代株系群体外观性状基本稳定,优选10个苗头恢复株系与深08S、和620S及自选两系不育系144S(昌S)、XL41016S等初测,2014年晚造由恢复系编号R42259测交配组组合农艺性状优良、杂种优势明显。该恢复株系暂定名恒恢9号,并与XL41016S等自选两系苗头不育系小试制;2015年早造进行产比试验,相应组合同时试制种;2015年晚稻品比试验,XL41016S/恒恢9号评为入选组合,XL41016S对应L43006和L43008株系暂定名乾S,XL41016S/恒恢9号暂定名为乾两优9号,该组合在桂南进行多点品比试验,并用恒恢9号与和乾S制种;2016年该组合参加区试,2017年复试与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18074号),定名为乾两优9号。
  2 乾两优9号产量表现
  2016年参加广西桂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乾两优9号平均产量8.35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5.2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续试,平均产量7.83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4.57%,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9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4.89%。2017年进行生产试验,桂南晚稻平均产量7.59 t·hm-2,比对照丰田优553增产5.4%;广西扩大区域引种试验,一季中稻平均产量8.57 t·hm-2,比对照深两优5814增产3.01%。该品种在各地栽培试验示范中产量均有较好的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3 乾两优9号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乾两优9号属感温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组合,株型适中,叶姿中后期上举,剑叶稍微内卷呈复瓦状;叶色青绿,叶鞘绿色,叶耳、柱头无色,稃尖杆黄色;谷粒黄色,部分短芒。如表3所示,谷粒长9.10 mm,长宽比3.5。每667 m2有效穗数17.0万,株高114.3 cm,穗长23.0 cm,每穗总粒数150.05粒,结实率84.4%,千粒质量24.9 g。
  3.2 生育期
  在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2 d,比对照丰田优553长0.5 d;在海拔800 m以上高寒山区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5.0 d,比对照深两优5814长1.0 d;在海拔800 m以下及桂中北作一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5.0 d,比对照深两优5814短0.5 d。熟期适中。
  3.3 稻米品质
  2017年由广西区试主管部门统一送样,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乾两优9号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4%,整精米率68.2%,垩白度0.5%,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1 mm,直链淀粉含量16.6%,达到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优质一等。软硬适中,适口性好,食味佳。
  3.4 抗性
  据广西区试(2016—2017年)抗性鉴定结果: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3.0,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5~9级;中感稻瘟病、中感或高感白叶枯病。
  4 乾两优9号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桂南晚稻7月15日前播种,中稻5月初播种。浸种前将种子晾晒1~2 h,用500倍浓度强氯精溶液浸种消毒;催芽后适当稀播匀播,秧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多蘖壮秧。大田每667 m2用种量桂南晚稻18.75~22.5 kg、中稻15~18.75 kg左右,秧田播种量225 kg·hm-2左右。   4.2 合理密植,构建高产群体
  桂南晚稻移栽叶龄4.5~5.5叶,秧龄18 d左右,抛栽叶龄2.5~3.5叶;一季中稻秧龄25 d左右,叶龄5.5~6.5叶;为提高每667 m2有效穗,应注意插足基本苗,桂南晚稻一般栽插密度为25.5万~27.0万穴/公顷;一季中稻栽插密度为18.0万~19.5万穴/公顷。每穴栽插2粒谷的多蘖壮秧。
  4.3 科学管理肥水,提高成穗率
  合理施用N、P、K,N、P2O5、K2O比例为1︰0.5︰1。重底肥,早追肥,促早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后期应根据苗情决定是否需要补肥,田间植株不早衰、不贪青,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收割前7~10 d排干水。孕穗期适当追施穗肥,主攻大穗重粒夺高产[5]。
  4.4 综合防治病虫害
  重点对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和稻飞虱等病虫害进行防治。秧苗期抓好稻蓟马、稻飞虱防治,本田注意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卷叶螟,始穗期前后适当喷施农药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结合当地病虫害预测和预报及田间病情虫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5 乾两优9号制种技术要点
  5.1 选用高纯度亲本和优质制种基地
  从制种安全角度考虑,应选用非多代加代繁殖、高纯度的亲本制种;选用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制种区与非制种稻作区水稻扬花时间隔离20 d以上、空间隔离200 m以上;在广西制种,适宜制种区域主要是桂中北中稻灌陽、平乐等地和桂南晚稻博白、合浦等地。抓好源头,严控质量关。
  5.2 合理安排安全抽穗期和播差期
  杂交制种选择在乾S育性敏感期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3.5℃以上的时段,满足乾S败育要求,可以保证制种安全。据历年制种经验,第1期父本播种桂中北地区中稻于5月下旬、桂南地区晚稻于6月中旬播种,隔7 d后播第2期父本,父母本时差间隔23 d左右,严格按技术规程及时进行播秧、移栽及肥水管理,可确保制种安全。
  5.3 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较好、无落粒谷的田块作秧地。可采用两段育秧或湿润育秧方法,苗床施足底肥,父本用种量4.5~6.0 kg·hm-2、母本用种量30.0~35.0 kg·hm-2,适当稀播匀播。父母本及早追肥,促早分蘖,培育多蘖壮秧。父母本行比以2∶12为宜,父本株行距16.7 cm×(23.3~26.6)cm,母本株行距16.7 cm×16.7 cm;父母本行距20.0~23.3 cm,父母本每穴插2谷粒苗。
  5.4 科学肥水管理,构建高产群体
  水的管理原则为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浅露结合,晒田控蘖,深水抽穗,灌浆干湿交替;氮磷钾合理搭配,纯N总施用量控制在225 kg·hm-2左右,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比例按6︰4。及时施肥,促早生快发,培育壮苗;母本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为:父本有效穗40个/穴左右,母本有效穗15~20个/穴。
  5.5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0”,抓好人工授粉
  母本乾S抽穗较整齐、开花较集中,父本抽穗时间最好与母本同期或略早于母本,使母本“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6]。在花期相遇较好的情况下,“九二0”的打法是在母本见穗10%左右时选择上午施用“九二0”,用量120~180 g·hm-2,连续3 d用量分别为150 g·hm-2、180 g·hm-2、120~150 g·hm-2,第1次单喷母本,第2、第3次父母本同喷;第4 d注意观察父本高度,父本穗头高出母本25 cm左右为宜,否则再用适量“九二0”,保持良好的授粉态势。注意在母本当日盛花时开始赶粉,每隔20~30 min赶1次,每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2~3次,连续赶粉7 d左右,依据尾花情况收尾。
  5.6 严格除杂,确保种子质量
  秧田与本田要进行充分耙沤,防止落粒谷生长成苗;制种全过程严格去杂,除去母本行内同型可育株、父母本异型株,特别是始穗前后。成熟期要抢晴收割,种子及时单收单晒,严防长时间堆沤和机械混杂,确保种子质量。根据病虫预报,不同时期加强对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病虫害的药物防治和综合防治。
  参考文献:
  [1] 虞国平.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2] 胡忠孝.中国水稻生产形势分析[J].杂交水稻,2009,24(6):1-7.
  [3]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等.超级杂交稻育种三步法设想与实践[J].中国水稻科学,2007(1):90-94.
  [4] 李伟荣,何章飞,黄春毓,等.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乾S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9,34(5):10-12,24.
  [5] 王少希,宋运钟,徐志灵,等.两系杂交中籼组合Y两优646的选育与应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8(1):9-11.
  [6] 熊朝,吴辉,刘钊,等.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J].作物研究,2014,28(2):207-210,215.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05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