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析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保留与传承下来的具有历史记忆的民族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保护是有关部门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进行协调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就民族文化依托旅游背景下的保护展开讨论,在分析旅游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方面的现状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促进民族旅游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经济。
  关键词:旅游经济;民族文化;文化保护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带有历史性以及区域性的宝贵国家民族资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现今旅游产业的兴旺发展,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式旅游项目被逐渐开发,因此,如何协调旅游经济发展与保护民族文化成了旅游业发展的必要课题,也是保护民族文化以特色经济资源被更好地发扬与传承的重要内容。
  一、旅游经济发展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现状
  随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相关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相关的旅游产业的触角也渐渐地深入到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的地区,但相关的旅游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政策制度还有待填充,这就需要在合理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进行强有力的民族文化保护,以促进民族文化性旅游资源在更好被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
  当今的旅游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统一协调的行动指挥。民族文化性旅游资源一般在比较偏僻的山区或者是乡镇地区,通常在这些地区统一的协调意识不强,统筹兼顾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在调动多方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对于旅游资源的良性互补与合理调动,因此容易形成对于民族文化性旅游资源的合理调动与良性开发,导致相关利益联动体的恶性竞争;第二,相关的资金支持不充足。具有民族文化性旅游资源的地区通常经济实力相对不足,这就导致了对于基础设施以及保护措施的建设都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往往不能使旅游资源的区域性优势得到显现,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交通以及通信设备没有很好地进行配套,就导致这一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无法形成品牌效应;第三,舶来文化的冲击性明显。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性人口年轻化趋势加大,使得外来文化对于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发展失去了原本的原汁原味,在与多方文化现象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当地人民没有对于民族文化进行合理的保护,在与新进文化资源的冲击下,导致民族文化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二、民族文化在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保护措施
  (一)立足差异化保护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具有相应民族特色的文化制度以及人文情怀,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应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主导左右,而是应该在互补的基础上,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助力。以此来进行相应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
  在发展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对于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以此来促进区域民族文化的优势性发展,这就需要相应的旅游单位不应为了经济利益,篡改民族文化以及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节目。例如在白族文化地区具有神游仪式的文化项目,并且由于村寨与活动时间的不同通常神游的举行时间不一定是旅游者的旅游时间这就让很多旅行社,为了迎合这一旅游项目而特意制定舞台型神游活动,并且把活动中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变,使之适应游客口味,但这样的旅游活动通常不能使民族文化作为一项旅游资源被合理的开发,旅行者在旅行中也不能够深切体会到民族文化带来的震撼。
  因此,需要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立足相应区域的民族文化特性以及各民族间、民族内的文化资源特性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合理调配。并且要充分尊重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情况,制定适宜合理的旅游线路,保证民族文化的节日庆典的正常举行以及旅客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活动,以此来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经济中充分的得到呈现,实现旅游经济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创建动态文化保护模式
  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也具有新的发展需求,并且在对于历史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也存在着新的解读,因此,旅游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应的民族发展战略也需要在新时代下进行完善,从而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要对于民族文化的解读以及民族文化的变迁有一定的动态眼光,以长远的经济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政策以此来促进旅游经济在民族文化保护的背景下合理的科学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变化是具有普遍現象的,一个文化要想发展需要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中进行新的探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提升,促使传统的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例如在很多的传统村寨中一般都有上灯节的表演活动,在夜晚,人们利用手工制作的纸灯,并且在里面放上蜡烛,来彰显民族寓意,寄托美好愿景,其中体现了特色的民族内涵,但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纸灯已经由各具时代特性的霓虹灯代替。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体现了民族文化在新时代下新的呈现方式的变化。
  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在时代变化下的新的体现方式以及思想内涵,以此来促进民族文化在时代的风雨中始终被有效地传承,以此来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实行文化开放性保护策略
  民族文化的内部适应性与其外部适应性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是否可以被有效地传承与发扬,不仅需要民族内部形成民族文化合力,在民族文化发扬方面,良好的民族文化开放性战略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眼光。因此,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提高民族文化的开放性,是实现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有力举措。
  在民族文化的开放性方面,一方面,要在保护传统民族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交流,比如,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形成多种族、多语种的游客涌入民族聚居区的现象,这对于民族区域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其带动性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在借鉴其他民族先进思想技术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封闭状态,更好地发展民族文化,同时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开放性战略需要各方负责人积极配合,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旅游经济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以此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政策措施补足相关区域对于民族文化开放性不足的现象,合理调配旅游资源,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指导并丰富旅游政策导向,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四)民族文化传承价值的保护
  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否有效延续的基础,在新的时代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旅游資源带动民族文化的发展规模,一方面在稳定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相关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当地扶持年轻人进行针对民族文化的特色创业项目,以此来完善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其对于当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以家乡文化为荣的观念。
  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在相关课程教育以及特色项目的建设中,融入民族文化区位优势,以促进民族文化价值的提升,完成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五)利用旅游产业调动民族文化保护
  总体来说,旅游经济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具有良性的带动作用,比如,可以在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开发文化产品,推广配套旅游项目,加大旅游特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来促进以区位发展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建设。
  一方面,要以旅游经济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形象,提升民族文化的民众认知度,促进游客引入,提升旅游经济价值,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服务型配套软实力的完善,提升游客体验,进一步加大旅游经济的开发,以此促进旅游经济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良性互动,借助旅游的流动效应,加大民族文化在开放性以及传承性等各方面的有效保护。
  (六)着眼于长远价值建立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模式
  民族文化的长期演变进化成了现今人们看到的状态,各级管理部门要着眼于长远价值,避免以短期利益局限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要立足经济、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以民族文化根基为出发点,立足长远保护,提升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契合度,在充分考虑旅游容量以及区域承载率的情况下,进行长期而具有延续性的区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此促进旅游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充分调动各级力量,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构建旅游经济的综合体,加大力度建设以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文化遗产、文化村落、民族饮食等为基础的区域性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树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效应,可以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合理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并且在相关工厂生产民族文化产品,使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日常用品深入民众生活,增加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用品的体验度,以此加强民众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认同感。与此同时,在旅游经济体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了当地民众的就业,使旅游经济建设真正惠及当地民众,带动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此来促进当地居民和来访的游客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关部门要协调多方力量,在稳振兴,求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促进旅游经济的整体向好发展,可以看到区域性民族文化特色旅游在短期内会给区域性经济带来爆发性增长,但若不重视对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则无法在长远的经济发展中使旅游经济站稳脚跟,那么就需要有关部门合理考察实际情况,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制定全局性的旅游发展战略,利用区域资源优势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王伟.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万青松.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探究[J].山西农经,2020(08):44-45.
  [3]李明倩,赵举兵,丁艳辉.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贵州兴义万峰林景区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0):5-7.
  作者简介:
  刘蕤(1991-  ),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旅游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045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