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低段科学探究式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通过科学实验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文重点阐述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低段科学教学,结合小学一年级科学中《比较与测量》这个单元的内容,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思维能力 科学知识
  在小学低段,孩子们对于科学知识的认知还处于非常懵懂的阶段,生活中浅显的科学知识也不能完全掌握。小学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并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明白小学低段科学课程的特点,科学课程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引导探究,启发学生多思考
  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引导式教学,教师应在教学环节充当一名合格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不要一味地教学生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说,现代化教学不再只是看重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是更多的关心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和思考。
  例如在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的《在观察中比较》这课中,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学会比较的不同长度物体,并排序,增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教师应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通过探究问题逐步吸收科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给学生们四只不同大小的模型恐龙,让学生比较模型恐龙的大小并排序。在比较过程中可以存在多种比较方法,学生们需要自行记录比较结果。这时我就会在学生比较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比较方法的统一,同时还会适当提出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都有几种比较结果呢?”,“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恐龙按体型大小排列出来呢?”“你觉得这样比较才能更准确,更快吧?”“为什么比较方法不一样,但是得出结果却是一样的呢?”,诸多问题,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多思考、多探究,最后从开展活动结果探讨中来研究科学的奥妙之处。
  二、实践探索,训练学生创交流与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探索科学的主要途径。所有科学成果都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来检验,小学低段科学亦是如此。就目前小学科学实验材料而言,许多实验无法让学生参与进去,缺乏可操作性,学生不能通过实验锻炼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打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應该充分利用好学校教学资源,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材料,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制实验器材。教师还应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特点不同,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不同的思维角度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思维。
  著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紧密相连,将儿童动手能力作为评价早期智力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在小学低段科学探究教学环节中,应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运用实验教学来将“教学”的中心转变成以“探究”为中心的自主活动。比如在活动探索《起点和终点》这课中,学生每人叠一个纸跳蛙,老师教会他们纸蛙跳远的方法,然后进行跳纸蛙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掌握比较的方法,揭示游戏的主题,注重比较的起点和终点。通过实践活动,能够增添科学课堂的趣味性,不仅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还能在游戏中训练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不断反思自己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三、巧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生活紧密联系,尤其是在生活中,科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并积极探索生活中身边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在《植物》这个单元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们对于周围植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植物是什么”只有一个模糊的了解。这时,我们就应该结合生活情境,探索生活中的植物,让学生们举出自己常见的植物有哪些。我通常会提问“同学们,你们身边的植物是不是“活的”呢?”然后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记录周边植物一个月内的生长情况。学生们在记录中会发现植物会越长越高,叶子会越来越大。最后展开探讨,你们从那些方面可以证明植物是“活的”?有的孩子就会说:“我认为植物是活的,因为我身边的植物都会慢慢长大,它们会开花结果,它们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还有孩子说“我认为植物不是“活的”,因为它们都不会动”。通过生活情境的探究,学生们对科学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并且通过科学生活情景化,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自己观察植物的生长历程来证明植物是不是活的,得出结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探索科学的本质。小学低段科学课程更是如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启发学生多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巧用生活情景化,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科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培养的过程,教师需要明白科学课程的优势,结合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素质教育,从而在小学低段科学探究教学中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宏庆.浅谈以人为本模式下的小学学科学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9,(33):179.
  [2]周平红,张屹,杨乔柔,白清玉,陈蓓蕾,刘峥.智慧教室中小学生协同知识建构课堂话语分析——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1):20-28.
  [3]夏业云.小学科学课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策略——《测量》教学案例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6,(11):75-78.
  作者简介
  马媛媛(1985.08—),女,四川成都人,本科,成都美视国际学校,研究方向:小学低段科学学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6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