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将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与ADL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与ADL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ESCA评分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LVEF、房室传导阻滞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关键词】 心内科护理;协同护理模式;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WHR201910065
  心内科患者的病情通常较重,尤其是危重室内心功能显著下降患者。一般患者自身的情绪与生活均是诱发患者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本次研究了80例心内科患者,分析了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心内科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就诊。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在44~71岁,平均年龄(53.49±3.61)岁;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在46~72岁,平均年龄(54.58±4.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1)护患协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树立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时刻注意保持好自身的行为举止,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方式,积极给予患者问候与关心,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温暖与尊重,以此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2)医患协同护理:通常情况下,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程度更高。因此,在医生进行查房的过程中,可以让医生与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的特点与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与依从性;3)协同护理措施: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与受教育水平,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与依从性;②自救知识宣教: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向患者普及心脏病病发时的自救知识,如频发室上速患者,可以指导患者采用压迫眼球的方式来刺激迷走神经;心绞痛患者,可以让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③行为干预:告知患者正确的生活方式,让患者能够采取正确的饮食方式、睡眠方式。让患者养成规律的大小便习惯,避免大便用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增加。
  1.3 评定标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护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情况[2]。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80例心内科患者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ADL评分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均采用(±s)进行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患者护理前后ESCA评分与ADL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与ADL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ESCA评分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症状的恢复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LVEF、房室传导阻滞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心内科是治疗患者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科室,因此大部分心内科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严重,若没有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则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3]。现阶段,在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临床中。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协同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于护理过程中护患与医患之间的配合,通过护患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4];通过医患之间的配合,能够促使医师参与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中,通过医生的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程度,以此来增加患者的自护能力;而通过各项协同护理措施,则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救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患者能够采取正确的生活与饮食方式,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5]。在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与ADL评分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ESCA评分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在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中,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LVEF、房室传导阻滞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心内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丽佳,曾秋月.协同护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18(10):122-125.
  [2] 刘增霞,曹睿,姜琦.协同护理模式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8,23(02):102-104.
  [3] 李碧桃.协同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2018,07(02):109.
  [4] 梁丽芬.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1(08):1439-1441.
  [5] 肖群,刘睿,郎红娟,等.协同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23(06):58-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9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