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阶段高校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系统性和时效性。本文顺应时代要求,针对安全教育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加强高校安全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依法治校;高校;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X925 文献标识码:A
  1 现阶段开展高校安全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安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公众教育,它决定了安全教育的范围。大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高校健康发展的保障。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保障高校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意义不仅在高校,更影响到社会。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也是依法治国的需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现代化和祖国复兴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民法典的颁布,将法律的重要地位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高校肩负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更加凸显。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己任,不仅要重视思想、品德、心理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更要普及法律知识,让每一名学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培养高素质人才。
  2 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要求各高校必须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提出了“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总原则,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依据。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高校安全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是学生认可度不高,兴趣不大。二是教学效果差,满意度较低。三是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如何解决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实现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我们开展研究的主要目的。近年来,我们对高校安全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教育模式单一,缺乏时效性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模式比较单一,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没有普及到各个年级,课时安排较少,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人身财产为主开展,只停留在理论和形式上,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缺少贴近实际的训练。而高校并不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开放办学的要求使得大学与社会越来越多地交叉融合,呈现社会性特征,各种因素都影响着高校的安全,新时代更使得安全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比如新形势下境外势力渗透的新手段、各种层出不穷的新的诈骗套路等,高校安全教育却仍然一成不变,出现教育内容和现实需求的脱节、效果较差的现象。尤其在当前疫情影响下,安全形势尤为突出。新形势下,安全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这种脱节滞后状态,及时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2 管理不规范,缺乏系统性
  目前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缺乏总体规划,课程体系设计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安全教育體系,安全教育的“五个有”即有计划、有大纲、有学时、有学分、有教师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从实践上来看,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安全教育课堂+线上教学与线下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没有得有效推进。由于各高校安全教育机构设置问题,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等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现象,导致事故发生时互相推脱,安全教育效果得不到保障。
  3 对策及建议
  随着高校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高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也是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趋势。
  3.1 健全课程体系,增强时效性。
  当今大学安全教育面对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时代命题。高校的安全教育是一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它的内容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要结合时代的新特点,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就要结合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安全教育内容一成不变的现状,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现代化,使用更加丰富的手段使静态知识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一是扩大安全教育的范围。对现有教材、知识内容及时更新。安全教育应该涵盖政治、经济、信息、心理、法制、挫折教育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对最新研究的成果,最新、最实用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整理归纳,补充进教材,应用到课堂教学。要善于利用重大事件或节点,适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比如,新冠疫情形势下,增加防控的知识。民法典颁布后,增加民法典相关知识,还有新型诈骗的方式和应对等,以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实用性。二是安全教育应该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指导和规范大学生行为准则为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位灌输和管理,使学生入耳、入心、入脑,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这对于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推动高校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以预防为主,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突出“防”字,做到重点防范。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去向,确保学生安全,不出纰漏。在教室、宿舍等场所悬挂、张贴警示标语、安全常识、各种制度、守则,做到警钟长鸣。
  3.2 健全管理机制,增强系统性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新形势下,各高校要结合法律法规和当今形势,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学校具体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明确指导思想、总体规划以及长远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拓宽教育途径,构筑由高校、社会、家庭三方组成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建立以学校主导、家庭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强化高校在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二是健全管理机制。要根据新时期特点,制定相关的安全保障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为高校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障提供制度支撑。这是高校发展和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为加强校园安全的长治久安和完善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制依据。高校的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员、全面和全过程育人,形成管理合力,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高校的课堂教学、学生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并不断加强和完善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全面,强调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全员,强调安全教育的参与者;全过程是指安全教育应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期间。学校的各个部门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比如校园环境涉及到的保卫部门、网络安全涉及到的网络管理部门,还有辅导员和教师等,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要将安全教育的管理列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评奖评优以及课堂教学管理中,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位。
  三是完善安全教育平台设计。通过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引入互联网+安全教育服务项目,提高学生安全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目前网络教育发展成为高校安全教育的新阵地,这也是当今高校普及安全教育课程的趋势。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还可以利用手机客户端或者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学习内容,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四是建立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习基地。结合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军事训练、教育实习、预案演练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自救、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磨炼学生意志,强化育人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体验区,让学生学会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应对。通过安全教育基地建设,让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们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安全教育知识能够更好地普及,提高他们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问题的能力,增长知识,磨练意志。
  参考文献
  [1] 于跃.高校安全教育机制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5):166.
  [2] 刘琰珮.新时期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7):217-219.
  [3] 牟综磊,任彦龙.国内高校信息系统安全多维防护实践与研究[J].电子商务,2018(5):28-30.
  [4] 陈兴莲,高磊,张晓博.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公寓安全隐患表现及防范措施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7):52-54,60.
  [5] 冯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机制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0(1):93-96.
  [6] 张豪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9(6):42-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22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