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海珠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的重要目标。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分别对应学生价值观、观察力、辨析力、理解力、人生态度。本文阐述了历史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学生的意义,针对初中历史课堂的不足,提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1-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1.047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与品质,在学生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
   一、历史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意义
   (一)唯物史观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去发现科学历史观的发展规律和方法,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这些正确的唯物史观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观察力的训练
   时空观念指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常常在史料的记载中出现历史纪年、阶段特征等,学生对时空观念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敏锐观察力的形成。
   (三)史料证实有助于学生辨析力的培养
   在史料的证实中,学生会对一段史料进行系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态度和方法,呈现史料分类辨析和观点论证有助于学生辨别能力和总结能力的提升。
   (四)历史解释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升
   历史解释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学生一般需要整理、解读材料、探讨因果、分析发展趋势。在历史解释素养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史料的理解能力将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缺乏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的弊端
   (一)部分学校和教师重视主课,轻视历史学科
   在中考的范畴中,因历史学科分值不高,部分教师常常会过度重视学生三门主课的学习而忽视历史学科。在初中课表的安排中,部分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常常是三门主课占据大多数时间,而在历史等学科方面,学生一周往往只能学习两到三次,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压缩原本的课程而赶进度,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常常无心涉及。
   (二)学生缺乏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
   在历史的学习中,历史素养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影响深远[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授课中部分教师往往以自身为核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并且有些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死记硬背,而在下课之后,教师往往也不会注意学生的反馈,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疑点教师往往也会一带而过,并不能帮助学生深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将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初中历史跨度大、节奏快,对学生的历史素养具有一定的硬性要求[2]。在初中生的课业相对较多,学生在多门课程的学习中容易产生疲惫的心理,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历史教师仍然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学生很难真正对历史的学习产生兴趣。
   三、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步骤
   (一)培养历史核心素养,兴趣为先
   无论是在历史学习还是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提升听课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将枯燥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难免会对历史课产生排斥,更不利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历史核心素养对历史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历史学科中学生的学习出现偏差,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将变得十分艰难。因此,教师应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第一目标。
   初中历史可以分成古代史與近代史两大类[3]。在古代史的学习中,学生最能培养的是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在古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前帮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将学生带入所设立的历史情境,针对不同历史人物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行回答,并对比其回答的内容。在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若干小组的形势发表各组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发言,用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的要求。而在近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应当致力于课堂气氛的烘托,在近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辩证分析近代史料,积极营造爱国情怀的氛围。
   (二)发挥历史核心素养的作用,积极鼓励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学习中,一些教师会给学生较多的学习任务,主要是死记硬背一些历史知识,教学方式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把核心素养融入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既能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在现代的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素养的唯一方式,教师应当对学生一视同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教师应当以鼓励的态度面对学生,避免学生信心的缺失。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需要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有自信,才能坚定地将核心素养渗入历史学习中。在教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时,一味地说教同样不利于学生自信的塑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生年龄尚小,对于社会的接触也比较浅,心态不好的学生可能因为教师的教导失去学习的信心,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和评价自己的错误,同时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希望自己不犯错误,教师希望所有学生不犯错误,教师应当针对同样的目标对学生给予理解和包容,在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后,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将更感兴趣,从发现自己错误的角度而言,学生将不时进行自我评价,对价值观的塑造有积极和重要作用。    (三)授课方式的更新,分层教学
   在历史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初中学生的个人经历、成长环境、接触的人或事的不同,造就了学生的性格的不同,学习方法的不同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采取分层教学法,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制订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参照所了解的每个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需要授课的知识点中灵活调整。
   在教学目标中,教师应当明确需要分层组的学生成员,并对学生基本保密,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层的特点制订效果各异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智商与基础部分相差不远,初中的学习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现代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解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模式单一化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仅仅依靠教师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与记忆有关的历史事件。在信息化不断进步的时代,用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并且将跟紧时代步伐。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选用多媒体教材,将课本的内容通过投影的形式转化成图文、史料文字或視频的形式。图片与其他多媒体能刺激初中学生对于投影内容的兴趣,同时以多媒体的形式去展现课本内容时,可以简化晦涩的课文,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
   同时,抽象的课本知识也在无形间转化为具体的、方便记忆的图片形式。在教师的备课中也可以通过教育平台时常更新自己备课的资源。在学生学习的方面,借助多媒体学生不仅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认识世界的来源来辨别虚实。
   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有理有据地进行讲解,学生也能保持自己的兴趣,跳出传统课堂的束缚,在动手与实践能力方面有自己的想法,有利于思维的活化。在课堂的交流中,学生往往通过合作分工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内容,鼓励学生采取集体合作、交流讨论逐步改善自主创新模式,有利于正确的唯物史观的形成。
   (五)完善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现状,我们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问题,去想象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计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就应掌握分寸和火候,时刻注意问题的新颖性,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新颖,首先会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他们充分动脑思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运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在课堂上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去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有时间、有空间去思考问题,就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历史授课中,教师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完善课堂内容,不断与时俱进,将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祺,姚锦祥.关注史料证据价值的试题设计和教学要求——以上海卷“丝绸之路”题为例[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5(10):49.
  [2]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3.
  [3]尤海波.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3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43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