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洁丹 张雪莲 黄良宗 刘昊 盖作启

  摘 要:全国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注重将教育发展规律与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举措。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状,提出注重链条式启发教育、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探索校企-校外科研所协同育人机制、成立创业学院搭建实践训练平台、优化师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等途径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期能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产学研;创业学院;管理制度
   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创新型的国家建设以及实现科技兴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2001年我国提出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全国掀起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浪潮。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初始起步阶段。
  我国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课内与课外衔接性不强、校内与校外配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等现象。同时,师资队伍创新创业能力储备不足、双创课程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和训练平台不足等也是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欠佳的主要原因。全国高校如何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并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优势探讨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刻理解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高等院校转变教学理念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高校作为在有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关注理念设计、制度设计和平台设计三个关键环节:理念是先导,制度是保障,平台是支撑[1]。创新创业教育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和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基础上,再搭配完整的服务体系以及全社会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要素,才能形成全方位、科学性、合理性和具有延续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全要素”。
  (一)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链条式启蒙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高等院校将学术发展与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相互推动的必然结果,更是体现学校的社会服务的角色功能,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要关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逐渐式和积累式的递进关系,也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三层面的共同参与。
  国外成功的创业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引进。比如,美国高校本着“创新创业是永无止境的,需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的思想,从小学直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都在强化创新创业理念[2]。欧美国家将创业教育融入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教育的人才培养各个阶段,主要通过跨学科和学科交叉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相互整合[3]。日本学术界建成独具本国特色的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体系,强调全民创新意识从小培养[4]。创新精神驱动创新教育发展需要全名族的努力,注重连续性、持续性和连贯性的链条式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注入创新创业的灵魂,为学生大学毕业创新创业做熏陶和铺垫。
  (二)科学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依托[5]。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融入体系、协同推进”的基本思路,设置依次递进、校内校外有效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学校教务处需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通过行业—企业—国际优秀资源推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专业课教育的有效融合。①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②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在线优质资源:在线开放课程、中国大学慕课资源、ICC云平臺等开设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着力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③院系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校内外资源,不断挖掘和更新专业课程的创新教育教学资源。打造将专业知识与创业有关的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等知识模块,实施专业主辅修和模块化课程学习制度,促成学生形成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复合。④整合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以及科研院所理论资源,强化科学的课程架构及理论体系;整合产学研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的重要经验和实践资源优势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借鉴。同时,促进优质的创新创业优秀资源库共享交流平台,实现校内、院内优质教学资源“全流通”。
  (三)探索校企-校科研所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建设
  为保证产学研合作的可行性、可持续性以及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地区政府、学校专家、企业高管、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多联盟育人机制。成立不同背景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教学与实践、科研与生产对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需针对学科专业邀请企业领域以及研究机构专家根据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能力需求,充分论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能力等,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能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接具体专业建设时必须建立二级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让具有行业兼职背景的专业建设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相关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具体框架细节,逐步强化专业建设的内涵、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的融合,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拓展实践教学的宽度和广度。
  (四)成立创业学院为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趋势。整合国内高校成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校内资源、政府和产业间及社会资源的调配与统筹。成立能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就业平台、比赛平台的创业学院,搭建由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二级学院四级创新创业的协助管理和指导机构,形成长期高效联动有效工作机制。①搭建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平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逐层升级(校级、省级、国家级),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提升学生创业水平和开发创新思维能力。②配备专业导师和企业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同时,成立创办创新创业协会、俱乐部、模拟创新创业沙龙、邀请企业导师或成功校友参与讲座论坛,构建全程指导、有效衔接、保障到位的帮扶体系。③积极推动校企产学协同育人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创业实践平台、创业产业园、产业学院实践基地、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产学研中心、创客中心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环境和机会。④搭建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如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等,并依托学校建立的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孵化器等,将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外产业发展广泛有效衔接。   (五)优化师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
  学校可以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贡献值修订相应管理制度。①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允许学生通过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创业、撰写论文等活动,取得一定成果和获得奖励均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采用学分积累、转换和弹性学制,对满足条件的学生允许其调专业、提前毕业或暂修学等方式支持学生创新创业。②建立和细化学籍管理制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专利发明、专业类的科技创新、学科技能比赛、挑战杯竞赛、创业实践比赛等项目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及学分管理加以规范指导。如学生双创成果的评定以及学分,有些省级以上院校专业类的比赛可考虑校际学分互认。修订校内外创新创业类比赛的管理制度,建立校级、省级以及国家的比赛遴选规则。将学生的发明专利、双创获得的成绩与专业课程学分挂钩和转化,并作为学生评优推优的参考条件,激发提升学生双创的实绩。③修订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评以及职称评审条件,将指导学生双创工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评体系,推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投入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制订教师的科技创新管理办法,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
  二、结语
  我国在探讨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需要根据省份差异、学校类型以及定位和省市经济差异的不同,遵循“因校而异”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原则。高校之间建立教育资源、师资资源、服务平台资源、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共享和互助。政府部门提供创业服务中心,优惠政策、信息咨询、简化审批手续、贷款优惠等技术服务咨询。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由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主体创业联盟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面等努力才能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效。
  参考文献:
  [1]胡金焱.創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中国高教研究,2018(07):7-11.
  [2]徐晓洁.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31(05):103-108.
  [3]徐小洲,倪好,吴静超.创业教育国际发展趋势与我国创业教育观念转型[J].中国高教研究,2017(04):92-97.
  [4]戴静.论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2):13-14.
  [5]胡英芹,刘晗.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区域实践探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教论坛,2018(10):43-49.
  基金项目:2020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改项目(重点项目);2019年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9年第二批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项目编号:201902051013);2019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线开放课程项目;2018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
  作者简介:廖洁丹(1979—),女,汉族,广东潮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3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