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媒体语境下南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叙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的全面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日益迅猛,呈现出数字化、交互性等特点,并在科技、经济和文化这三方面实现了产业融合。本文将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其内涵及新特征,同时阐明新媒体技术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变革与影响,分析当下南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最后深入探讨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以便更好地驱动城市创新发展,助推城市空间、经济全面转型。
  关键词:新媒体;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02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全民的文化意识和生活品质正在逐步攀升,文化创意产业也已贯穿于经济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2020年是南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地转化的关键之年。围绕“三强两高一前列”目标,截至目前,南通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了90%左右;文化产业增加值比“十二五”期末翻一番,占GDP比重达到了6%以上;财政文化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了2%以上,比“十二五”期间翻一番;高层次文化人才数占全市高层次人才总数的比重达到了3%以上[1]。由此可见,随着经济发展与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战略性产业的扶持,而且也是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
  1 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科技创新、创意思维与文化资源融合,并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新兴产业,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建立起消费环节,并以此增加就业机会。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拥有许多其他经济产业所不具备的重要特征:知识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强;节能环保、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应将自身的发展与城市转型紧密结合起来,并与现代服务业、科技产业等进行跨界融合,更好地驱动城市的创新发展,助推城市空间、经济全面转型。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生机,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个以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领域。首先,文化创意产业在调整、升级传统企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其内容和生产的创新就决定了其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新媒体技术,科技呈现力紧贴产业与经济的融合,从而带动整体文化产业格局的创新[2]。其次,新媒体技术是集政治、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完整性系统,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核心、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能够驱动文化创意行业在其他经济行业中的作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利的创作环境与网络设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在技术手段下完成内容创新,展现多元文化,从而刺激文化产品消费。因此,新媒体技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大部分发展中城市的经济增长新方式,由此也扩大文化影响力,增强软实力,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媒体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特征
  在新媒體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依靠最先进的科技力量,不断创造提升优秀的文化资源,呈现出数字化、交互性、虚拟化的新特征[3]。同时,结合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不仅能够复兴地区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等,更能提高文化衍生商品的附加值。
  2.1 数字化呈现
  数字化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分界线,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的融合亦是数字化呈现的过程。愈发成熟的新媒体技术让传统媒体突破了种种局限,使文化资源数字化,从而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4]。在“十三五”文化发展期间,南通全面实施文化遗产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开展数据采集、调研,建立南通市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珍贵古籍信息数据库,努力建设相对完善的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比如,“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仿真绣”“梅庵派古琴艺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实施以抢救性记录、数字化保护和数据库建设为内容的“记忆工程”。
  2.2 交互性呈现
  交互性是新媒体赋予文化创意产业的另一新特点。交互性的主要内涵在于传播信息时,客体和主体的知识部分之间的传递,此外,还需要一定的审美互动,在表达信息内容时构建一个价值空间,通过观众的参与、视觉化的表现,以此促进人们自由的交流和更深入的理解。交互是设计者在虚拟设计中的最终目标,设计师使用新颖的界面设计来吸引观众参与并完成作品[5]。比如,在南通数字互动展惊艳亮相的明代画家仇英作品之《汉宫春晓图》,通过6台HD投影仪和无缝影像融接技术,将生动的画面投影在长31米、高近3.77米的超大荧幕上,古人装扮、插花、歌舞、下棋、读书、对镜、观画等等,春日晨曦的宫廷琐事场景逐一再现,画中人物仿如“活”了一般,让人叹为观止。比如,为顺应媒体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由南通日报社与上海交大、上海高清公司共同研发的南通报业数字化互动式多媒体发布平台,被确定为江苏省和南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并获得了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再比如,南通首个沉浸式体验馆。南通大生365科技园沉浸式体验馆,运用数字投影、虚拟现实、动态捕捉等前沿技术,让观众与场景互动,宛如置身于童话世界里。所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给人们带来新鲜有趣的艺术体验之后,成功地让消费者跨入了体验产品与读取信息的交互时代。
  3 南通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新挑战
  虽然各个国家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不同,各个城市发展的特色不同,但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结论却基本一致:其一,资本扩张和旅游业爆发式增长刺激了城市的文化设施,如南通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等大规模新建和扩张,以及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断增多。其二,新媒体技术带给出版、音乐等传统文化产业部门变革式影响,但大量网络数字平台随之出现,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6]。   3.1 专业性人才稀缺,复合型人才匮乏
  长久以来,制约南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人才问题。产业所需的创意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经营人才和研究人才这七大环节一直存在严重缺口,完善的产业链尚未建立。尤其是创意和经营人才,是南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两个环节[7]。缺少高端原创人才,直接导致“走出去”的南通本土文化特色的原创精品较少,如编剧、舞美、动漫、文创等;还缺少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导致在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广、衍生产业的发展、品牌的建立、文化价值的挖掘等方面都还很不理想。其次,问题表现在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上,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的不合理:35岁以下的中高级人才比重较小;专业结构上,具备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短缺。
  3.2 园区建设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到2018年的数量已激增到2506个,这意味着全国各地开始纷纷重视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短时间内形成集群效应和竞争优势。然而,与全国上下“造园”热潮相伴的是有园无实、空壳化和僵尸化的发展现状,企业入住率低、忠诚度低,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目前旧厂房改造与历史文化街区在南通的文化创意产业诸多形态中所占比重最大。本该以创意设计、产业孵化、研发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园区,主要还是依靠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在支撑整个园区的经济运转,吸引的相关文科创企业在区域内并未实现良好的集聚效应。
  3.3 文化创意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南通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竞争实力与上海、苏州、无锡这些周边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的。就当前南通旅游产业而言,旅游产业行政化的背景下,经营管理、营销方式过于僵硬化,以南通最具代表性的5A级旅游产品——环濠河博物馆群为例,其中南通博物苑、珠算博物馆、城市博物馆、蓝印花布博物馆等类型雷同,缺乏科技创新和观众互动,与当前人们追求参与文化体验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供需不匹配,导致客源市场不旺盛。与此同时,通过走访南通的各大博物馆文创商店不难发现:目前,南通大多数文创产品都停留在初级的旅游纪念小商品阶段,做工不精细,缺乏实用功能,品种单一、缺乏个性,南通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不突出,难以打动消费者,同质化现象严重,迎合不了现代人个性化的追求。因此,南通文化创意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创新度、品牌塑造等方面都有待提升。这些因素迫切要求南通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创意开发,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8]。
  4 新媒体语境下南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可以调整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文化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与平台,在这个平台空间中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可以驱动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他经济产业的作用,在不同创意人群的开发中构建资源交互平台。
  第一,文化是创意的源泉和根基,科技是实现创意的一个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增强文化的表现力、扩大文化的传播力、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例如,通过新媒体技术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数据采集、设计再现,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保存的同时,更以新的载体展示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另外,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更是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模式与运行机制,拓展数字文化覆盖面,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数字文化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在“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旅游文化品牌、博物馆这类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逐步推广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传感技术等,设计更加人性化,为人与信息之间搭建桥梁提供互动,真正实现人们所希望的主导性和参与性。与此同时,政府还需扩大发展数字媒体产业的资金比例,不断加大无形资产的投入。比如,支持优势软件企业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科技支撑,以先进技术支撑和提升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传播和营销能力,寻求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南通“十三五”期间鼓励发展数字影视、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等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重点打造全球动漫产业运营平台“动漫网”、赛格动漫产业基地、紫琅软件科技集团等骨干企业、基地和平台。其次,引进和培育一批与南通市工业制造、现代家纺、建筑装饰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意设计企业,重点打造南通家纺创意设计集聚区、全球最大的家纺花型版权互联网交易平台“瓦栏网”、南通创意设计中心、美丽中国——空间建筑设计产业基地等骨干园区、基地和平台。
  第二,在南通文化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始终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保障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在尊重原创与市场推广的基础上,完整呈现南通特色文化品牌的独特优势。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当中应积极结合新媒体技术开辟新的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例如,紧跟新媒体发展大趋势的故宫博物院,在文创产品开发上始终保持积极探索,并引起了全国各地文博领域的广泛效仿,运用微信这一主流社交互动平台,将自己的品牌价值传播给广大受众,还通过联合传播的方式提高了品牌流量,促使流量变现。
  第三,5G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移动媒体、家庭宽带和数字电视在内的内容消费,通过全新沉浸式和交互式新技术提升体验,释放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新媒体的巨大潜力,且新媒体和电视产业的传播特性也高度吻合,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第四,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可以依托南通“江海英才计划”和“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将数字文化人才列入文化人才引进需求名录,积极吸引或柔性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来南通就业、创业[9]。鼓励南通本土高等院校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学科建设,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新媒体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深化高校、企业和社会专家之间的联系,共同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
  5 结语
  建立在南通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厚的物产、浓厚的人文历史优势之上,精准把握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实现“文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不断促进南通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南通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DB/OL].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http://www.haimen.gov.cn/ntsrmzf/zhengce/
  content/d25413d5-8784-419e-95bc-686fc2c934d7.html,2016-12-23.
  [2] 于劍昀.新媒体技术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科技传播,2020(4):150-151.
  [3] 王南.新媒体时境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产业经济,2016(3):137-138.
  [4] 莫玉音.新媒体发展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究[J].战略决策研究,2011(1):78-82.
  [5] 孙晶华.新媒体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维互动[J].出版广角,2018(21):83-85.
  [6] 意娜.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以纽约市为例[J].中原文化研究,2019(2):67-73.
  [7] 张洋洋.南通通州对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43-49.
  [8] 王郁英.南通民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开发及产业升级转型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4):25-26.
  [9] 季纯.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55-58.
  作者简介:韩叙(1987—),女,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2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