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晓怡

  【摘要】近年来,针对整本书相关问题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小学整本书阅读实践存在的实际问题,探寻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策略。首先,整本书阅读的急切性和迫切性,还需要一定的氛围。其次,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要从关联语文课本开始,落实文本里的课外阅读教学提示。最后,普及亲子阅读,提高家长参与意识。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阅读指导 阅读兴趣 亲子阅读
  在人的成长中,读书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阅读品味。鼓励不同类型课外阅读活动开展,为学生创造一种人人爱读书的优越环境。”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直播”“手机游戏”等似乎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主流,学生很少有时间来阅读纸质书籍。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引导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养成会读书、爱读书的良好习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为什么要读整本书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教材仅仅能够提供小部分课本,教师只教课文读课文,则很难能够达到既定教学效果。”新教材标准中,即便强调将“自读”“教读”“课外阅读”三者的结合,不过依然要求教师发挥督促的决策。具体来讲,教师可应用‘1+X’模式,也就是每讲解一篇课文,应附加其他课外文章的阅读。
  “如何评价语文课是否成功?一定应该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增强读书的偏好。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为精读精讲,学生阅读兴趣并未增强,也没有达到扩展阅读的效果。这样,包含写作能力在内的语文素养也很难能够得到增强。”从中我们能够得到,温教授非常看重课外阅读。这样,全面推进整本书阅读也符合目前学校教学趋势。
  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诸多从名篇名著中选取,文章篇幅有限、结构不难、主题缺乏多元化特征等,这样如果学生仅仅阅读此类文章,而不是从课内阅读朝着课外阅读方向延伸,则很难提升自身阅读能力水平。部编本教材强调注重整本书阅读,在每一册书内,均专门配备有“快乐读书吧”栏目,旨在能够为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情况下教师均鼓励学生有感情的大声阅读课文,这在小学低学段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激发阅读兴趣的方式。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可选取的阅读方式更加多元化,如综合运用浏览、默读、跳读,等等。这些不同阅读方式,如果小时候不去培养练习,长大后则很难会具有多种阅读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需要氛围
  过年期间,每家每户均会贴春联、放鞭炮等,旨在能够营造出一种祥和的过年气氛,能够使得人们拥有一种相对愉悦的心情来度过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同样,阅读过程中,也要求我们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设想一下,每天晚饭之后,家人均手捧书籍,享受难得的安静的阅读时间;如亲子阅读共读一本书,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彩笔进行标注,有可能刚一开始孩子能力不行,可以家长读,孩子听。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工作或学习进行反思。同时,对孩子的认知进行鼓励和肯定。我想这就是一种高效阅读方式。这是在家中的阅读氛围的营造,那么整个社会呢?我想进入商场之后,人们均能够直奔书柜来寻求想看的书籍;走入公园,很多人坐在长椅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享受这一美好的课外阅读时间;进入图书馆后,阅读者、借阅者随处均能看到……这样的环境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孩子阅读热情。
  三、如何指导整本书阅读
  1.课堂教学给予课外阅读方法
  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也就是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交给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方法。例如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课本中,课文中的过渡句较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很难接触,应用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中,以《白鹅》为例,文章结构鲜明,学生初次阅读中,为学生讲解文章中过渡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感受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那正好课外阅读书目《昆虫记》中有不少过渡句与之相匹配。可以为整本书阅读巧铺垫。
  (1)设陷阱。在教学中,我分别选择《红蚂蚁》《蜣螂》《大孔雀蝶》三篇文章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三篇文章中,其中过渡句均非常明显,不过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
  (2)抓典型。挑選出以过渡句串联主要内容的三位不同学生。
  (3)问秘诀。对三位同学的表现予以表扬,让三位学生介绍自身的分析思路和经验。
  (4)赛眼力。其实,在《昆虫记》中,文章还存在诸多类似的过渡句。在此基础上,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鼓励学生将文章中的过渡句寻找出来,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针对整本书与课文的联系,除了能够根据一篇课文实现对一本书的关联,也能够根据一个单元来对一本图书进行关联。比如,蒋军晶在课堂教学中,便参照语文课本单元主题,将能够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整合的书目全部列出。比如,以小学六年级“初识鲁迅”单元中,关联作品主要包括《丰子恺漫画鲁迅小说集》《朝花夕拾》等。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物小说在童书森林里,是一道迷人而独特的风景。沈石溪当然是此类小说的杰出代表。喜爱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动物小说以动物为主角,以曲折的情节,感人的故事吸引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满足其阅读快感。而且动物小说描写人性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相互尊重,那种美好的境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期的少年儿童,起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的,动物小说概莫能外。也正好契合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对于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操,增强学生整体道德素养水平,引导学生快乐成长,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的观点。   (1)概括故事情节,设置悬念。例如,沈石溪的《导盲犬迪克》一共32章,结构安排上颇见匠心。一章以第二人称“你”的口吻,叙述迪克眼里的见闻感受;一章以阿炯的视角铺排情节,推进故事。两种叙事角度穿插交错,游刃有余,看出作家深厚的写作功底。
  故事内容:迪克是一条生下来就奇丑无比的猎狗,从小就被主人遗弃,但在野外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不仅没有饿死,反而练就了一身捕食本领。一个偶然的机会,迪克巧遇盲少年阿炯,被靠拉胡琴卖艺为生的阿炯收养,成为他的眼睛——导盲犬。
  阿炯和迪克经历重重艰难,从偏僻的乡村来到繁华的昆明。阿炯日思夜想,寻找亲身母亲。而阿炯的妈妈因种种原因,不能与儿子相认。后来阿炯能够有机会上舞台表演二胡独奏,渐渐声名鹊起,迪克却身陷囹圄,还几乎被宰掉,成为别人的美餐。那最终阿炯找到他的亲身母亲了吗?迪克和阿炯能相遇吗?
  这最终结局如何?这一问,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于是,课下孩子们纷纷找来《导盲犬迪克》一睹为快。整体来讲,为了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需要教师设置悬念,增强学生对书籍阅读的渴望。
  每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和题材选择,造就了儿童文学百花园姹紫嫣红的喜人局面。因此,广泛涉猎不同作家的作品,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汲取丰沛的文学营养,逐步让自己的语言表达成熟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弊,是开展整本书阅读最终实现高效的途径之一,也是指向输入的阅读能力转化为指向输出的写作能力的捷徑之一。
  (2)创设情境,激起阅读期待。在前面部分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感情的为学生进行朗读,其中如果学生听得正津津有味时,突然停止读书,下次再为学生继续讲解。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转变传统阅读方式,也就是从原有的“要你读”逐渐朝着“我要读”的思路转变。比如,在和学生共同阅读《宝葫芦的秘密》一文中,引导学生对此书有一个初步感知基础上,我专门为学生朗读前三章内容。相应的,学生便会对故事人物以及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如果我再次走入教室,部分学生便拿着书给我看了,争先恐后地与我交流观点和心得。所以,某种层面上,孩子的阅读兴趣便主要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激发。
  借助整本书阅读训练,掌握不经训练便很难拥有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自主读书水平;并且能够体会判断图书品质高下的主要标准,提高对图书内容优劣的辨别能力,增强学生阅读鉴赏水平,提升学生阅读品味。整本书阅读在这一层次下,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绞尽脑汁地想”,并且能够学习作者创作思路,用于自身今后写作、表达等环节中。
  四、普及亲子阅读,提高家长参与意识
  阅读工作开展中,除了需要借助学校推进力量之外,还应该引导家长参与其中。相应的,家长如何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发挥作用呢?低年级时期,孩子识字量不多,可以举办“故事爸妈”进校园。其中,孩子根据期待需要聆听的读本,确定父母一方来进行故事讲解。从家长层面,也应该结合学生要求,加强重视并进行精心准备。相应的,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每天均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新奇的多元化的阅读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整体阅读水平。
  整体来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整本书阅读也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领域,统编语文教材已经设计了与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今后教学工作开展中,应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取积极的阅读指导方式,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整体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统编语文教材编排实际,按照阅读材料的差异,对整本书策略教学开展详细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应颖,蒋军晶.“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2]余党绪,叶开.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8):15.
  [3]李怀源.由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谈小学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9,(4):3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73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