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动损伤问题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爱国 颜 军

  摘要 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高,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运动损伤的发生和康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运动损伤的理论模型、运动损伤变量的操作定义以及研究影响运动损伤发生和恢复的心理因素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中揭示出现有的运动损伤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不同运动损伤变量指标操作定义的优缺点以及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影响运动损伤发生和恢复的心理因素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研究。
  关键词 运动损伤,心理学,理论模型,操作定义,发展。
  分类号 B849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参与人数的增多,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也日益增高。澳大利亚研究者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竞技领域中大约有51%的运动员有过损伤经历或正在经历受伤[1]。根据调查发现,在美国,1997~1999年间每年有7百万人在竞技运动、身体锻炼以娱乐活动中受伤,也就是每1000人中有25.9人受伤[2];以往对运动损伤的研究大多是从生理、医学、训练等学科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在运动损伤不仅仅是医学、训练学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心理学所关心的问题。
  
  1 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模型发展
  
  早期有关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关系的研究,大多是有教练和治疗受伤运动员医学工作者所开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关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及其潜在的机制被深入的研究,并逐渐的发展形成了几种应激理论模型。了解这几种运动损伤的应激理论模型对于全面理解运动损伤,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和康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 Adersen和Williams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Adersen和Williams(1988)参照应激-疾病的模型[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4]。在这个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运动员对潜在的应激环境的认知。如果运动员感到不能应付环境的要求时,他的应激应答就被激发了。与之相应的生理和注意力变化会导致肌肉紧张,视野变小,这样也就增大了受伤的危险性,从而可能产生运动损伤。认知、生理和注意力之间是相互影响。所以,就像认知可以影响注意力和生理反应那样,注意力变化也可以反馈地作用于认知。根据这个模型,运动员对潜在运动环境的应激反应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而且,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的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运动员的人格、应激源史、应对资源以及干预措施等。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该理论模型过分强调运动损伤与各心理因素之间线性的关系,而忽略了各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方面[5]。
  
  1.2 Williams和Adersen修改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针对应激-运动损伤模型存在的不足,Williams和Adersen(1998)又对应激-运动损伤模型进行了修改[6](见图1)。新模型在重视通过受伤和未受伤的运动员进行简单的比较,来寻找影响运动员受伤的某些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了各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运动损伤的共同影响。
   
  资料来源:Williams JM,Andersen MB. Psychosocial antecedents of sport injury: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stress and injury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8,10(1): 5~25
  
  新的应激-运动损伤理论模型认识到影响运动损伤各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影响因素在单独影响运动损伤的过程中,它们之间也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可以推论,研究运动损伤中考察某一单独的因素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结果显著相关,其原因可能有二个方面:第一,该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直接相关;第二,该心理因素不直接与运动损伤相关,可能是由于和其它心理因素相互作用后,而造成与运动损伤相关的结果。许多学者针对新的应激―运动损伤理论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许多研究发现应对技巧、竞赛特质焦虑、生活事件以及比赛中的角色之间发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7~9]。最近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人格变量对急性运动损伤产生影响的途径有两条:第一,通过影响运动员对运动应激情景的认知评估所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影响到运动损伤的发生,即所谓“直接影响”;第二,通过影响运动员对应激经历、应对资源的认知评估而影响到个体对运动应激的反应,从而对运动损伤的发生产生影响,即起到中介变量的“交互影响”[10]。但是,新的应激―运动损伤理论模型仍然存在对干预措施认识不足的缺点[11]。
  
  1.3 Astrid Junge的交互理论模型
  针对Adersen和Williams(1988)应激-运动损伤模型的不足,Astrid Junge(2000)在总结最新研究的基础上,修改了Adersen和Williams的应激-损伤模型,也提出了一个交互理论模型[12](图2)。他认为一个运动员是否发生损伤,是由运动员对所处环境的应激反应决定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社会应激(特别是生活事件)、应对资源以及情绪的状态[13~15],并且认为这些心理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而是产生交互作用共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其实,我们也应该看到,Astrid Junge运动损伤的交互理论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去掉了具有研究的争议的人格因素,所提出的干预仅仅是针对应对资源以及情绪的状态,而忽略了对运动员应激反应这个关键因素的干预。而心理应激是否会导致运动员的受伤,取决于运动员处理自己面临的危险局面的能力与环境的要求及其产生的后果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果环境导致一种想象中的失衡(威胁),运动员的肌肉将会紧张,注意力也变得不正常的狭窄,容易造成损伤的发生。因此,对应激反应的干预应该作为预防运动损伤的重点,可采用提高运动成绩和降低应激反应强度的唤醒控制技能和认知干预。
  
  图2 运动损伤的交互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Astrid Jung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Sports Injuri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Orthopedic Society for Sports Medicine, 2000,28(5): 10~15
  
  迄今为止存在的3个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理论模型,对于全面理解运动损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上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现有的理论模型都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足: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模型着重关注某单一心理因素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而对各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方面研究较少;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模型没有考虑不同的年龄个体的自我概念、社会影响、情感反应、动机和自我调节的手段等对运动损伤发生、心理反应以及恢复的相关心理影响因素的影响;另外,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模型对运动损伤的干预和预防关注广度和深度不够。这些都应引起国内外的研究者的思考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2 运动损伤变量指标的思考
  
  在对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之间关系的研究中,运动损伤作为结果变量,选择能反映其状况的指标,即对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量化的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指标客观、准确和敏感,获取的数据才能更准确客观地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一般都是对一定时段内的急性运动损伤进行了登记,这个时间段大多数研究选定为一个赛季,时间长短为3个月、9个月、1年不等。选取指标的操作定义多见于两大类:对运动损伤频次进行定义和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定义。
  
  2.1 关于运动损伤频次指标的操作定义
  在Adersen和Williams的理论模型[6]中,当运动员面临潜在的应激运动场景时,正是心理诸变量的变化导致了运动员应激反应在强度上的变化,继而这种变化就导致了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易感性。因此,如果对运动员损伤的频次能有一个较为精确、客观而有效的操作定义,那么,研究就有可能揭示出心理变量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效应。在实际研究中,对于损伤频次进行量化描述或定义有两种:
  2.1.1 直接对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员损伤频次进行统计
  这种选取指标的方法简单实用,通过对相同单位时间段内损伤频次的统计,均化了样本间天气、季节、训练或比赛场地的状况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但它没有考虑到训练和比赛时间总量对运动员损伤频次的影响。很显然,对于运动员来说,比赛和训练时间愈多,其面临潜在损伤运动场景的机会就愈多,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损伤发生的次数也就越多。而实际研究中,当样本涉及到不同运动项目或者是同一种项目的不同水平的运动员时,他们在相同的单位时间段内,其训练和比赛的总时间是有可能不同的。
  其中有的研究[16]在进行统计处理时,还依据损伤频次对运动损伤进行了分级,即在单位时间段内,损伤发生1次为1级,损伤发生2 次为2级,损伤发生3次及3次以上为3 级。但这样的分级有何依据?是否具有因变量指标的敏感性?报道中未提及,这似乎是一种经验分法。因此,在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关系的研究中,依据损伤频次对损伤进行分级的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在设立有关标准时,要考虑指标敏感性的问题。
  2.1.2 单位时间段内每1000小时训练和比赛的运动员损伤频次统计
  针对直接对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频次进行统计存在的问题,有人提出了以运动员在单位时间段内每1000小时训练和比赛的损伤频次作为损伤变量的指标,这样就能较好地控制由于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间总量的不同而造成的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17,18]。
  
  2.2 关于损伤程度指标的操作定义
  在Adersen 和Williams的理论模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是受运动员肌肉的紧张程度、关节的活动度、神经反应时、视野等一系列生理因素影响的。而当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处在不同水平时,其神经反应的敏捷性、肌肉紧张的程度、关节活动的灵活性是不同的,因此当运动损伤发生时,损伤的严重程度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因而运动损伤的程度也常常是研究者选取的因变量指标之一。对运动损伤程度指标的选取其操作定义通常有3种:
  2.2.1 运动员缺席比赛或训练天数
  这样一来,运动员缺席比赛的天数就可作为评价运动损伤程度的量化指标。这方面国外研究用得较多的是《国家运动员损伤与疾病报告系统》(National Athletic Injury/Illness Reporting System)标准[19],它对运动损伤程度的分级是按照运动员缺席比赛天数来区分的。在此诊断系统中,损伤程度被分为轻度(缺席1~7天的训练或比赛)、中度(缺席8~21 天的训练或比赛)、重度(缺席比赛或训练的天数超过21天以上)。
  尽管这样一个操作定义对运动损伤程度的界定非常清晰,可操作性也非常强,已有的研究成果也较肯定,但它在客观性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尽管缺席训练和比赛天数与损伤的程度有关,但导致运动员缺席训练和比赛可能还与别的因素有关,如教练员的控制措施等等,这就有可能使得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因此,除缺席天数外,还需要综合采用更为客观的评价手段,如医学评价或诊断来评估损伤程度。采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就能较好地控制一些潜在的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精确、客观。采用缺席天数评价的另一个问题是它缺乏较高的敏感性,也就是说,运动员可能体验到了损伤或者接受了治疗但却可能不需要离开赛场或训练场,例如一个运动员拉伤了大腿肌肉,可能只需要训练前或训练后的治疗,但却不必缺席比赛或训练。
  2.2.2 “科罗拉多损伤报告系统”(Colordao Injury Reporting System)[20]。
  McCullagh及其同事们设计的这个报告系统对损伤程度的评估是从医学诊断的角度来描述的,即运动损伤被定义为:运动员机体受到损害,影响了训练和比赛的生理状况。在他们的研究中,由有资格的随队医生记录运动员受过治疗的损伤或疾病。损伤分为轻度(需要治疗,但不须改变训练或比赛)、中度(需要接受治疗,须改变训练或比赛)、重度(需要治疗,一段时间不能比赛)。重度损伤里再细分为3个损伤程度级别:1度损伤(缺席1~7天训练或比赛);2度损伤(缺席1~4周训练或比赛);3度损伤(缺席4周以上的训练或比赛)。
  2.2.3 运动员在每1000小时训练和比赛里缺席比赛和训练的天数
  即使是采用了上述的两种操作定义,在实际研究中仍然还是存在指标精确性的问题,如有的运动员可能会在一个赛季中发生多次严重损伤,而有的运动员则只发生一次,如果把他们都归为一个重伤组来进行研究,很显然这就忽略了两个运动员间损伤变量的差异。因此,部分研究者还是一直赞成使用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缺席比赛或训练的总天数这样一个指标来描述运动损伤的严重程度。但这其中有一个因素还需要考虑,即运动员在一个赛季中参与比赛和训练的总时间量。运动员参与比赛和训练的时间愈多,损伤可能性就愈大,则缺席比赛和训练的天数就有可能愈多。因此,有研究者采用了运动员在每1000小时训练和比赛里缺席比赛和训练的天数作为描述运动损伤程度的指标[21]。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学者研究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大多研究者采用回顾调查的方式获取运动损伤变量,结果是有或无,很少对受伤的程度[22],受伤的频次[23,24]区分。这种简单的选取有或无的结果变量可能会扩大或掩盖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国内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比较精确、客观的运动损伤变量的操作定义。
  
  3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影响运动损伤发生和恢复的心理因素
  
  运动损伤的心理研究越来越深入、细致、精确,而且研究的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预防运动员损伤和更快返回运动场的干预方法;但是在目前运动损伤的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中,有一方面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年龄。Dean等人比较运动造成前十字韧带损伤的少年和成年,发现他们之间对于痛疼的感知、焦虑水平以及对损伤的认知存在显著的不同[25]。Britton等人研究不同年龄膝关节损伤也发现,年龄在心理因素和损伤后坚持恢复的关系中扮演调节角色[26]。

  目前运动损伤研究对象基本上是成年运动员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而从发展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参加运动的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有不同的自我概念、情感反应、动机和自我调节的手段等,所以当考虑到运动损伤发生、心理反应以及康复的相关心理影响因素时,应当考虑到不同的个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运动损伤发生、心理反应以及恢复的相关心理因素,各个年龄阶段个体之间有相似的地方,更有区别,所以研究者应针对整个人生跨度的具体阶段,努力描绘和解释该阶段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改变,近而有针对性的探讨影响不同阶段的运动损伤发生、心理反应和康复的心理因素[27,28]。具有发展观的运动心理学家应着重用不同理论、不同实验设计、不同研究方法来获得运动损伤中与年龄有关的认知、自我概念和行为的不同,这样就能描绘和解释不同年龄的心理发展过程,特别是有关心理构建,为运动员和参与锻炼者提供适于年龄阶段的、有效的运动损伤发生和康复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方法。
  
  4 小结和今后的研究
  
  (1)现有的几种运动损伤的应激理论模型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运动损伤,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和康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当然这几种理论模型本身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各心理因素交互作用考虑不足,对损伤者的个体特征(年龄等)忽视,对损伤的干预范围研究还有待扩展等。这些都是研究者在今后研究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2)在心理因素与运动损伤的关系的研究中,运动损伤作为结果变量,对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量化的操作定义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选取指标的操作定义多见于两大类:对运动损伤频次进行定义和对运动损伤程度进行定义。这两种操作定义在运动损伤研究领域被有选择的使用,各有优缺点,还未形成一普遍接受的定义,相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将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3)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有不同的自我概念、情感反应、动机和自我调节的手段等,研究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家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影响运动运动损伤发生、心理反应以及康复的心理因素,这一点在运动心理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Stevenson M R, Hamer P, Finch CF. et al. Sport, age, and sex specific incidence of sorts injuries in Wester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2000, 34(3): 188~194
  [2] Conn J M, Annest J L, Gilchrist J. Sports and recreation related injury episodes in the U.S.population, 1997-99.Injury Prevention. 2003, 9(2): 17~123
  [3] Smith R E. A cognitive affective approach to stress management for athletics. In: C H Nade, K M Newell ed. Psychology of motor behavior and sport.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1983. 54~72
  [4] Andersen M B, Willams J M. A model of stress and athletic injury: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988,10: 294~306
  [5] Taimela S, Osterman L. Motor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with reference to soccer injuries.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Physical Fitness, 1990, 30(2): 194~201
  [6] Williams J M, Andersen M B. '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sport injury: review and critique of the stress and injury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8, 10 (1): 5~25
  [7] Petrie T A. Coping skills,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and playing status: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life stress-injur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993, 15(3): 261~274
  [8] 邓荣华,颜军,李宁川等. 关于运动损伤应付模式与效果估价的思考. 体育与科学,2000, 21(9): 29~31
  [9] Rider S P, Hicks R A. Stress, coping, and injuries in male and female high school basketball players.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1995, 81(2): 499~503
  [10] 戴群,吉承恕,李宗浩. 人格特征队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0(2): 11~13
  [11] Aimee J G, Marybeth H, Milledge, et al. The effect of life events on incidence of injury in high school football player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1, 36(2): 150~155
  [12] Astrid Jung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sports injuries: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merican Orthopedic Society for Sports Medicine, 2000,28(5): 10-15
  [13] Hanson S J, McCullagh P, Tonymon P.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life stress, and coping resources to athletic injury.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992,14(2): 262~272.
  [14] Kolt G S, Kirkby R J. Injury, anxiety, and mood in competitive gymnasts. Perceptual Motor Skills 1994, 78(3): 955~962

  [15] Petrie T A. Coping skills, competitive trait anxiety, and playing status: Moderating effects on the life stress-injury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1993, 15(3): 261~274
  [16] Hanson S J, McCullagh P, Tonymon P.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life stress and coping resource to athletic injury.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92, 14(4): 262~272
  [17] Goddington R, Troxell J.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football injury rates: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Human Stress, 1980, 6: 3~5
  [18] Mechelen M V,Twisk J,Molendijk A, et al. Subject-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sports injuries:a 1-yr prospective study in young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96, 28(9): 1171~1179
  [19] Smith A M, Stuart M J, Wiese-Bjornstal D M, et al. Predictors of injury in ice hockey players.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and Medicine, 1997, 25(4): 500~507
  [20] Blackwell B,McCullagh P. The relationship of athletic injury to life stress,competitive anxiety and coping resources. Athletic Training, 1990, 25(1): 23~27
  [21] Ford I W, Eklund R C, Gordon D J. The exam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moder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tress and injury time-loss among athletes of a high standard.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00, 18(5): 301~312
  [22] 谢清. 男生支撑跳跃项目中运动损伤与个性关系的研究. 体育学刊, 1999, 3: 40~41
  [23] 颜军. 体操专项大学生中运动损伤者个性特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 21(1): 37~41
  [24] 史海现. 体育专业学生严重损伤与气质类型关系特征初步研究. 湖北体育科技, 2004, 23(4): 480~482
  [25] Dean A T, William D S, Gerald R, et al. Comparing postoperative pain experiences of the adolescent and adult athlete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surgery.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3, 38(2): 154~157
  [26] Britton W B,Allen E C,Judy V R,et al.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predictors of adherence to rehabilita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3, 38(2): 158~162
  [27] Joni L C R. Psychology/Counseling: A Universal Competency in Athletic Training.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0, 35 (4): 458~465
  [28] Britton W B. Development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port-Injury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2003, 38(2): 152~153
  
  Sports Injuries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Chen Aiguo, Yan Ju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Sports injuries came in increasing numbers,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origin and rehabilitation of sports injuries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articl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models of sports injuries, the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of sports injuries and the perspective in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port-injury rehabilitation. The weak points of theory model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of sports injuries and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study on sports injuries are demonstrated, furthermore, the orienta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are suggested.
  Key words: sports injuries, theory model, operational definitio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613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