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玥

  摘要:文章根据《资本论》从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工资、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剩余价值,基本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10-01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一、剩余价值产生条件理论
  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转化为商品,在这个流通中,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 G-W―G是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最后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多余起初投入的货币,这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因此,资本的总公式为G-W-G、。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剩余价值的形式上,必然有某种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况发生在流通的背后;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关系的总和,商品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等价物交换应该是起点。货币所有者要把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必须在商品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工人。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人把劳动力的使用价值预付给资本家。
  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个人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作为外在强制力,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在工作日已定的情况下,剩余劳动的延长必要是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创新。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在性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当竞争使劳动力普遍提高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发生变换,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价值下降。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是,没有绝对的自然障碍会妨碍一个人把维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劳动从自身上解脱下来并转嫁给别人,而它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三、工资理论
  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成。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所有劳动具有商品性质,不能作为商品出售。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具有必然性,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表现为一般的商品买卖关系;其次,工人提供给资本家的“使用价值”,实际上不是他的劳动力,而是劳动力的职能,即一定的有用劳动,而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是普通意识无法领会的;从资本的角度看,他无疑希望用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他关心的只是劳动力的价格和劳动力执行职能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工资直接表现劳动力的日价值、周价值等的转化形式,就是计时工资的形式。在实行计时工资的情况下,劳动由劳动的直接的持续时间来计量;在实行计件工作的情况下,计件工资不直接表现价值关系,工人耗费的劳动由他们生产的产品的件数来计量。实行了计件工资,工人的个人利益就会使他尽可能紧张地发挥自己的劳动力,而这又使资本家容易提高劳动强度的正常程度。同样,延长工作日也是工人的个人利益之所在,因为这样可以提高他的日工资或周工资。所以,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四、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即资本积累理论
  在直接生产过程这个范围来研究再生产,把再生产当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因素。积累的第一个条件式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出售商品所去的的货币再转化为资本。生产的条件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条件,再生产表现为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作为自行增值的价值来生产的手段,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价值的周期增加额或处在过程中的资本的周期果实。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二者都成了货币额,并且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新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之所以能转化为资本,只是因为剩余产品已经包含了新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资本积累即使可以提高工资率,也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资本积累是资本关系的扩大和工人阶级的增加,劳动是资本的从属不会改变。资本积累绝对劳动供求和工资率,不存在所谓“自然人口规律”。
  五、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剩余价值转化理论也是分配理论和竞争理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商品价值中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剩余价值首先是商品价值超过商品成本价格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同时由所使用的全部资本的价值增加额。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如果我们把利润叫做p,那么,W=c+v+m=k+m这个公式,就变成W=k+p,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在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由于有机构成不同、周转速度不同,利引起利润率的差别。平均利润由固定预付资本在一定期间内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形成,所以由不同资本的周转时间的差别引起的差别,也就消失了。平均利润率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每个特殊部门因而有特殊利润率的资本的相对论,或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生活总资本中所吸收的相应份额。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171~649页,2004(1)。
  [2]吴碧芸:《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商业文化・财金视点,200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3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