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萍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则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如何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综合地应用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因此,任务型教学具备以下特点:1)强调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进而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2)强调真实情境,任务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3)强调学生主体,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4)强调教师主导,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具有结构性特点,由教学目标,信息传递,活动方式,师生角色和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Wills就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五项原则,即“提供有价值的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所选任务应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中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和“应循环地适当突出注意语言形式”。
  目前,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研究发现,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任务后评价单调,任务过于繁多或过于简单。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课堂活动只有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来学习,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任务型活动也如此。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如苏教版Unit 8 Natural Disasters 的 Reading 部分第一篇文章可以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教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5.12”汶川地震的图片和视频。
  2.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对此次大地震的感想(尤其强调要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
  3. 派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出对生命无价的感悟。
  4.教师把精彩的观点和语言记录在黑板上。
  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紧密结合的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原先的英语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二、任务活动中倡导互助与合作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苏教版Unit 5,可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Task Is mone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our life?
  Group work:
  1. 学生自愿组合正方和反方。
  2. 小组成员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 小组成员分工:提供材料,记录,辩论(由口语表达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承担)。
  4. 小组内操练模拟演讲。
  5. 正式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其他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小组内成员也能从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高效。
  三、任务实施过程中体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的差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会使一些后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会阻碍优生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倾听,反应,劝说,探究,通报,解释,交谈,询问等,以及语言活动本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小组研究,讨论,辩论,演讲,表演等,所以任务型活动所具备的“多样性”恰好弥补了原本繁荣“单一性”,同时还能帮助体现“层次性”。确切地说,该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变中有稳,稳中求变”。
  四、重视任务活动后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活动的评价往往是一句“”就打发过去了,其实,认真评价任务会给教学带来好多好处。教师可尝试从学生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教师对任务的评价手段不应该只局限于口头,可通过书面形式予以评价,如张贴学生的书面成果。与此同时,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同样重要,自评可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个清楚的认识,互评能激励学生相互促进和竞争。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理念。目前,任务型教学模式还处于学习,实践和探索阶段,语言专家们对它有不同的见解,英语教师们在开展任务型教学中也有不同的做法,但只要我们突出“做中学”的核心力量,吸收和容纳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注重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灵活细致地开展任务型教学,这门教学艺术会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英语教学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9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