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物“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首先介绍“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模式的界定、设置的原则和实施程序;然后结合高中生物教学,通过整合资源、准确导学、布置任务、引导合作、总结提升,完成教学预设、任务完成、巩固拓展之教学目标,务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高中生物;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90-02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重视以生为本,关心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综合型人才。因此,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要重视“生成”。课堂上,可以有知识的生成、方法的生成甚至技能的生成。这样重视生成的课堂需要学生的切实参与,需要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进行充分的体验、领悟和思考。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创设不同的情境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可极大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界定
  (一)定义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采用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取信息,应用知识,在“做”中学、“用”中学,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任务设置的原则
  在“任务型”教学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如何设置“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任务设置得好,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准确地命中知识及能力的目标。笔者认为设置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设置要依纲靠本
  “依纲靠本”指的是必须紧靠教材和课程标准,完全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任务设计。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知识目标的达成,所以一定要重视教材的提炼和使用。而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指导着教师控制教学的度和量。因此,在设置任务时,要以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不能随意发掘和拓展。
  2.任务设置要有梯度性
  任务的设置须符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从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出发,以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为支撑,循序渐进、有层次、前后衔接和逐步深化,形成一定的梯度,使学生能“顺势爬坡,成功登顶”。设置任务不能跨度太大,否则会让学生不知所措,使课堂无法产生精彩生成。
  3.任务设置要适度
  “适度”是指教师布置的任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话充分地表明了这一观点:“为了激励人们向前迈进,应使所给的问题具有一点的难度,但也不要难到高不可攀,因为望而生畏的难题必将挫伤人们继续前进的积极性。”简而言之,我们设置的任务必须使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
  (三)任务的形式
  “任务”主要有“听”“说”“读”“写”“做”五种形式。“听”就是听教师的讲授和同学的表达;“说”包括朗读、自我表达的叙述等;“读”除了指文字的阅读外还包括图像的解读;“写”即运用文字表达;而“做”主要指习题的训练,当然还有某些工作的完成,如绘图、制作等。一般的任务都会包含这些形式当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譬如要求学生互相评价时,就同时需要“听”和“说”。包含形式越多的任务自然越复杂,完成的难度也就越高。
  三、高中生物“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生物教学中构建“任务型”教学模式有以下4个环节:(1)整合资源,预设教学;(2)准确导学,布置任务;(3)引导合作,完成任务;(4)总结提升,巩固拓展。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免疫调节》一节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整合资源,预设教学
  “整合资源”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厘清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教材提供的各种素材进行再处理,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增添、删减或改良,务求资源集中,形成有机整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水平。
  例如,《免疫调节》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統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教参建议的教学时长为2课时。第1课时完成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教学任务,该部分教材提供的素材有“问题探讨”、免疫系统组成概念图、人体内的免疫器官图、关于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的资料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示意图、“想象空间”等。对学生而言,素材越多,越会造成困扰,所以教师设计教学时可忽略“问题探讨”“想象空间”这部分内容,只保留最能说明免疫系统组成及其防卫功能的部分内容,并增加能展现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和相应训练。
  整合资源后进入教学预设阶段,也就是教学设计。关于《免疫调节》的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Ⅰ.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任务1:回忆旧知识,说出免疫调节的类型,引入新知识。 Ⅱ.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 任务2:识别教材图2-14,归纳免疫系统的组成,并指出免疫细胞核免疫活性物质存在的部位。 Ⅲ.阐述人体的三道防线。 任务3:在教材图2-14中表示出人体三道防线的大概位置。 Ⅳ.分析资料,引出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任务4:分析资料和坐标图,讨论问题,说出答案和结论。 Ⅴ.学习体液免疫过程和细胞免疫过程,教师讲解帮助理解。   任务5:阅读课文,将教材图2-15转化成概念图的形式。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免疫过程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识记,能相互口述体液免疫的过程。
  任务6:说出机体启动细胞免疫的原因。在教材图2-15和体液免疫概念图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画出细胞免疫过程的概念图,并能相互口述过程。
  (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概念图的活动,具体操作步骤为:小组讨论、展示成果、反馈评价、 不断修正、得出结果) Ⅵ.教师小结,点拨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知识网络;给出习题进行巩固训练。 任务7:听授,画出本节的知识网络图,完成习题练习。
  ]
  (二)准确导学,布置任务
  学生在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都较差的情况下,对教师导学的依赖性会相应增强。教师不能让这样的依赖继续发展下去,但也不可能一下子让学生不依靠教师,完全独立,这样只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困难增加,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越过障碍,如解释知识的前提、存疑的概念等,帮助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另外,布置任务的时候指令一定要清晰,做什么、怎样做、要求达到什么程度等,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最好能以文字的方式展现,提高学生按要求做事的意识。如任务5可采取分步式布置的方法:①将教材图2-15转换成概念图的形式写出来;②与小组成员对照答案,讨论最佳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结果;③小组间互评,得出最佳结果;④派代表口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他同学补充。全过程都是学生完成前一步的要求后再提出下一步的要求。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单一、具体,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三)引导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交流和拓展,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生生对话在很多时候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及促进及时释疑,能弥补大班教学中对个体关注不够的不足,所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能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做好引导和调控的工作,务求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现交流的机会。如任务6中要求模仿体液免疫概念图构建细胞免疫概念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较容易从课文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知道从T细胞一环开始改变。只要将任务细化,即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按要求达成学习目标。我们来看关于《免疫调节》学习目标达成的过程:任务1——明确免疫调节在人体稳态维持中的地位与神经;任务2——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任务3——学习人体三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任务4——明确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任务5——学习体液免疫过程;任务6——学习细胞免疫过程。
  这样,单一而具体的任务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完成每一个任务,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有所作为、有所收获。从上述任务的设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阶梯式推进教学的好处,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有相应的收获,若6个任务皆能较好地完成,那么就能达成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更方便教师调整教学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总结提升,巩固拓展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任务型”教学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次要的。其实不然,教师的引导、点拨和总结在学生活动多的课堂上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教师有效到位的引导,教学才能逐层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活动多了,教师讲授展示的时间明显减少。讲得越少,总结越要精当,解释越要讲在关键处。通过这样画龙点睛式地讲,打通学生知识或能力上的“任督二脉”,使其能力得到提升,這样才是真正有质量的教学。而巩固和拓展常常可以通过习题训练来进行。
  总的来说,“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完成短小的学习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学生能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在不断地积累中产生成就感,能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对于解决教师积极教而学生消极学的问题,效果显著。
  [   参   考   文   献   ]
  [1]  蒋沂蒙.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案例7的商榷[J].中学生物教学,2018(11):45-46.
  [2]  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课改深化的标志[J].人民教育,2016(19):27.
  (责任编辑 黄春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5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