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科学乐园──提高小学科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肖春娣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对其有充分的认识,重视学生科学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并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实效性小学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世纪。新课程的改革突出了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目前,教育部已决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大力提倡科学教育,大力普及科学教育。
  目前,福州市部分小学的科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但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稀缺。每所学校的科学教育发展水平受教师教学水平和校领导重视程度的制约很大,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而大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的紧张,不设专职的科学教师,科学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状态”。很多科学教师觉得科学课难上,因为没有配套的教学工具箱和学具材料袋,教师把精力主要花在语数英科目上,科学课所花的时间很少,没有时间制作教具。不少兼职的科学教师还很困惑,甚至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教师的一桶水如何倒给学生一杯水呢?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更谈不上具备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这些已成为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呢?
  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
  上好小学科学课,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科学课是研究小学生身边事物,贴近小学生生活,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专家认为学生学好了科学,再用学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其他的任何科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呼吁所有的科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是老师们教不来,而是教师要从思想上深刻地意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没有教师的“乐教”,何谈学生的“乐学”呢?
  科学教师一定要热爱科学,爱上科学课,潜心钻研教材,孜孜以求,知识渊博,做好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仅是探究活动的引领者,更是探究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因为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积极地查找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教师自己要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上好科学课。教师还要抓住各种机遇,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竞赛,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2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教师要精心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了解科学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例如,给学生介绍中国科技的新成就,中国科技的腾飞,科学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等,让学生认识到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重要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由于科学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少,学生如果不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很多课外的观察与实验,如《关心天气》、《看月亮》、《植物的繁殖》、《养蚕》以及小制作、写科技小论文等作业,就不可能自觉、主动地去完成,更不用说主动去探究科学知识。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科学的重要一环,只有学生爱科学,才能让学生对科学知识学得更扎实。
  3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准备
  科学课与其他学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时要准备大量的实验器材和相关资料。让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参与教学准备,是一个很好的参与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使他们迫切希望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学习《压缩空气》一课时,让学生课前去了解并收集针筒、打气筒、气垫用品以及制作空气枪的材料;学习《神奇的机械》,则让学生收集各种机械;学习《岩石与矿物》,则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等,学生的兴趣特别高,他们积极地互相讨论、交流获取材料的信息,自由分工合作。课堂上展示各小组准备的材料,兴致高涨。事实证明:每当教师要求他们去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验材料时,他们都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探究欲望努力去完成的。对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准备的课,他们也会特别关注。
  4教学方式多样化
  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教室外也是学科学的天地。把课堂移到学校操场,学生活动兴致很高。教师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学习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如教学《太阳和影子》、《我的大树》、《土壤与生命》等课时,可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比如在《我的大树》教学中,我不是追求学生对大树的知识究竟知道得多少,而是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内容和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学习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交流汇报。学生在活动中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用测量的方式知道大树的粗、细、高、矮等有关信息;用文字、图画、采集标本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向大家描述大树。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对自己观察的大树有了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
  因此,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
  5重视科学实验探究
  科学实验,充满神奇与奥秘,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科学殿堂。例如我们来制造彩虹,折形状,做小孔成像,造雨、造霜、造雾……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做这样的科学实验。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充分调动。在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雀跃,全身心享受着探究的喜悦。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 须躬行”,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
  6注重激励评价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发掘学生的长处和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会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科学的学习探究中,学生的自信心很多方面来源于教师的鼓励,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表现好的学生除了语言上多表扬之外,还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认真收集资料的,积极制作学具的,善于质疑提问题的,认真操作实验的……只要某一方面好,可以给他贴一颗五角星,进行“科学之星”的评比。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树立学生自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爱上科学课的有效方法。
  走进科学乐园,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科学课的重要性,巧用身边的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爱上科学课,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为他们后继的科学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3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