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黄梅戏的教育文化传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媛 付粉杰

  摘 要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文化传承意义。本文简介了黄梅戏基本情况,探求了黄梅戏传承的意义特别是对人的影响。并在分析其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为思考保护和传承黄梅戏的对策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 黄梅戏 教育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1简介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更好地传承黄梅戏文化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的民间小调――黄梅采茶调,清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灾民来到安庆怀宁,后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戏曲形式。1952年11月参加上海观摩演出,这个一度被称作“黄梅调”的安徽地方小戏以它幽默诙谐、朴实率真、追求真善的个性魅力逐步向全国拓展并得到认可,开始被人们称作“黄梅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流行音乐大行其道,戏曲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这对黄梅戏的传承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2黄梅戏传承的意义
  2.1主要社会、历史价值
  2.1.1传承传统文化
  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很多,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内容涉及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生活琐事等,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1.2娱乐群众
  黄梅戏唱腔优美柔和,使人们在欣赏、表演黄梅戏时感受愉悦和放松的心情,不失为人们业余生活的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
  2.1.3教化功能
  黄梅戏是皖、鄂、赣周边地区的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的一种地方艺术表现形式,其内容大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处境,歌颂了现实生活中美好的情感。有关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及文化空间状态都能从黄梅戏的剧目中反映出来,这对人们起着一定的教化作用。
  2.1.4学术价值
  黄梅戏文化及其音乐是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长江流域文化同时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部分。黄梅戏文化在文化人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极大地学术研究价值。黄梅戏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古皖文化和吴楚文化的特征,有助于研究与传承古代文化。同时黄梅戏文化的音乐与当地的道教音乐有着相辅相成、相互吸收的关系,对研究道教文化也有很大的帮助。
  2.1.5增长经济
  作为安庆乃至安徽的历史文化品牌,黄梅戏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黄梅戏演出、黄梅戏音像制品的发行以及其带动的旅游业都具有巨大的商机。
  2.2对人的影响
  2.2.1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黄梅戏的唱词多运用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演唱黄梅戏的过程中,需要背、记唱词,与他人交流,有利于发展人的语言能力和记忆力;在表演中,需要表演者察言观色,根据唱词内容和场地变化对表演进行安排,锻炼人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黄梅戏的剧本大多是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改编,有利于发展人的想象力,在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又培养了注意力。可见黄梅戏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2对人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黄梅戏音乐优美舒缓、舞蹈简洁柔美,具有南方人的柔美等特点,而语言活泼风趣,不显沉闷,有利于形成柔美而又活泼的地域性格。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或是对人的影响,都具有重要作用。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传承黄梅戏文化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3黄梅戏的教育传承
  3.1传承方式
  黄梅戏的传承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社会传承。主要有各地创办的黄梅戏剧团、会馆、戏班的演出;黄梅戏艺术节的创办;中国安庆黄梅戏博物馆及社会媒体传播等。二是学校传承。第三种是个人传承。主要靠民间艺人的口耳相传。
  3.2传承现状及问题
  3.2.1宣传不到位、缺乏保护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众对黄梅戏了解较少,其爱好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青少年对黄梅戏关注度并不高;黄梅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伟大的、艰巨的且长久的工程,这一保护工作是个人、群体难以通过自身来保护和传承的,只有通过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和经济投入以及相关的法律规章的引导下,才能取得比较不错的效果。
  3.2.2队伍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近年来,黄梅戏老艺术家纷纷退休,青年演员还未成长起来,导致人才断层,缺乏从事黄梅戏研究、表演、创作方面的专业人才。再加上经济利益难以保障,人才流失严重,愿意学习黄梅戏的人也越来越少,极大地限制了黄梅戏的发展。
  3.2.3经费投入不足
  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黄梅戏的保护和发展寸步难行。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能投入到黄梅戏产业的财政经费有限,不利于黄梅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要想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黄梅戏文化,必须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政府应加大对黄梅戏的关注,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措施及财政保障,为保护和传承黄梅戏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专门的黄梅戏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黄梅戏专业人才。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求新求变,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黄梅戏文化想长久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走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陆洪非.黄梅戏源流[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1-26.
  [2] 政协安庆市文史资料工作组,安庆市图书馆资料室编.安庆史话[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79:10.
  [3] 陈高朋.黄梅戏的保护与传承――以安庆地区剧团会社为例[D].昆明:云南民族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5727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