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保海

  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在赞可夫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要重要得多。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问与学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注重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在如何提问上下工夫、动脑筋。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恰当,前后联系,则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得以促进;相反,如果问题设计不合理,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甚至会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懒惰。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提出诸如文章是何种体裁、作者是谁等等,就属于无效提问。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科学的呢?由于文章不同,教学对象各不相同,对此我们自然无法给出统一答案,但只要是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具艺术性与欣赏性就是有效的。在此,笔者就对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作以阐释。
  一、变换角度,增加问题的新颖性
  在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沿着固定的方向展开思考,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如果我们能够打破常规,变换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新奇、新颖,进而对学习内容兴趣盎然。如《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一直被人们解读为典型的贪图享乐、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我们可以变化角度来想:她又何尝不是恪守信誉、吃苦耐劳、自尊自强的代表呢?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从这一角度来解读玛蒂尔,无疑会成为学生辩证地认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导火索。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抓住主旨,增强问题的针对性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文章的欣赏与写作。每一堂课都离不开课文,而每篇课文都有主旨。如果我们所提问题直指学习目标和要求,则会使学生准确地抓住学习和重点和难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人在阅读过程中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肯定会忽略掉某些东西。如果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文章的主旨展开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一直围绕主题进行信息加工,使得信息加工更为有效,对篇幅较长的文章更是如此。如《<呐喊>自序》不仅篇幅长,而且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在学习时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之前先通过图表分析了鲁迅先生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而后重点研讨文章的第七到第十自然段,重点分析作者在梦想破灭之后的心情与反思。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较好地理解到,鲁迅先生一次次的痛苦抉择都不是以自己的荣誉与地位为目的的了,头脑之中逐渐形成对他的崇拜与敬仰,教学难点不攻而破。
  三、变换方式,让问题具有矛盾性
  语文教学前辈钱梦龙老师将矛盾视为判断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的标志,认为“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因此,要想增强语文教学问题的艺术性,不妨从相反的方面作出假设供学生讨论。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我们不妨这样提问:“文章是按时间顺序依次写好呢,还是用插叙的方法写好呢?为什么?”如此提问,学生就会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从而理解作者构思之精巧。
  再如,在《祝福》一文的教学中,我曾这样发问:“有人认为《祝福》并非一篇好文章,因为作者始终是从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的,没有任何表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问题一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学生赞同,也有学生反对,还纷纷从文章之中寻找依据,互相讨论。
  四、变换心理位置,使问题具有激发性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激发性”不同于前面的“矛盾性”。矛盾性其实质是从学生思维的对立面引导其争议和讨论,而无需变换问题的提出方式;而激发性则是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推导,让其对已学或未学知识产生争议。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抓住林黛玉的个性形象,总结其性格特征;然后让其欣赏视频片断,使其发现电视剧中的人物与名著中人物的差别,而后提问让其思考差别产生的原因,进而思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到底是文学作品好还是影视作品好?”这样一来,既会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之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达效果。
  五、注意语言准确性,确保问题的确定性
  所谓“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在表述问题时,语言要准确,尽可能控制提问的范围;二是尽可能地将提问对象锁定为思维发展水平相同的学生,切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维差异,搞一刀切。如在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开始教学之前,有的教师就喜欢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篇文章是如何描写中国石拱桥的。”如此问题,既未指明学生看什么、读哪里、学什么,又没考虑学生的思维差异,学生读课文、听课都显得不得要领、迷迷糊糊。
  参考文献:
  [1]王艳萍,张葆真.略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枣庄师专学报,1998(2).
  [2]黄维启.试问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文理导航:中旬,2011(6).
  (责编 张亚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6393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