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主要以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社会体制发展现状为依据,首先解析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其次从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产生抑制影响、资产减值准备促使企业盈余管理实现创新与提升、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的具体时间进行具体要求、资产减值准备对与盈余管理中的公允价值使用进行一定的制约几个方面深入说明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探讨合理合规开展盈余管理工作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或公司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资产减值 盈余管理 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5;F832.51 文献标志码:A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对于我国现有的诸多公司而言,资产的盈余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资产盈余管理主要分布在会计学术领域中,且资产减值的使用与盈余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且合理开展公司盈余管理工作是各公司首要解决的一项问题。
  一、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概述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资产减值主要指工作经营期间因资产的回收资金和财务实际账目的资金数据不相符合导致公司出现资产损失现象。依据我国现阶段的相关法律条款,资产减值涉及固定资产、特殊损失的资产及无形资产等。立足于会计学层面,资产减值主要是因计量方式不同造成公司往日的投资资金和目前公司在经营中净值资产存在差异,进而形成计量不同的结果 [1]。若资产出现减值现象,说明公司现阶段能够使用的净值资金低于公司往日投入的市场成本。此外,我国现有的资产减值涉及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都需要建立在资产减值的基础上加以实现,且存在不可逆转的特征。
  对于盈余管理,其主要是指在以遵循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为前提,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实现财务有效管理的一个过程,目标是使公司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1]。资产的盈余管理,分为三个特点。其一,盈余管理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公司与企业实际公布的财务数据信息,且相关管理人员就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其二,企业开展的盈余管理工作,受管理目标与管理动机的影响,管理效果会存在不同[2]。其三,企业在资产的盈余管理工作中,容易出現实际公布的财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进一步影响企业投资者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降低管理者对投资者的判断效率。
  二、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第一,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产生抑制影响。资产减值准备工作对约束盈余管理工作起到制约作用,在准备资产减值期间,重点目标是减少企业或者公司的非利益资产,进一步帮助企业或公司获得实际的利润[3]。同时,资产减值能够促使企业或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更加真实,防止部分公司依据漏洞获取虚假的利润。资产减值的基本要求中,长时间的资产减值造成的资金损失在确定之后不可以转回,由此减少了企业公司以资产减值准备方式完成盈余管理的部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或公司资产减值的使用提供了依据。由此,如果企业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科学地对企业内部利润进行平衡处理,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数据的精准性[2]。
  第二,资产减值准备促使企业盈余管理实现创新与提升。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对公司盈余管理工作及利润平衡目标会产生一定影响,然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的产生会促使企业对资产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同时为资产减值工作创造了独立的空间。资产减值准备中,针对减值迹象的判断,即存在可操作性,公司或者企业在辩证资产减值时往往会进行主观判断,针对性减值问题的不全面总结,容易造成企业或者公司盈余管理的操作性缺乏客观,加之支持减值的资料其合理性存在判断难度,增添了操作难度,需要公司或企业进行一系列合理判断。综上,鉴于资产减值准备工作的难度及挑战,促使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统筹工作时要不断创新与提升,力求合理、合规地筹划措施。
  第三,资产减值准备对涉及的期间进行具体要求。现今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各企业需要定期或者以年为单位对资产进行检查与核实,预计企业现有资产会发生折损的数值,制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划。由于定期和预计并没有指明具体的时间,也没有相应的概念规定,很容易造成因会计判断出现的差异与企业实际会计计提比例产生资金差距,不能有效帮助会计专业人员掌握企业资金的实际运转情况,无法保证会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会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所以,新准则对现有的准则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即企业需要在会计结算之后多次检查资产的有效性,明确资产是否会出现减值现象。以此,企业可依据调整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判断,进而帮助投资者准确了解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盈余管理情况[3]。
  第四,资产减值准备对与盈余管理中的公允价值使用进行一定的制约。公允价值主要是依据人为的力量进行判断,因我国现阶段市场中涉及的会计工作人员自身对职业的判断能力存在差异,甚至没有深入了解公允价值的含义,所以企业或公司中工作人员擅自整理经营利润的做法时常出现,更容易出现擅自掌控盈余管理工作的行为,因此公允价值需要被深入控制与管理。同时,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费用处理及现金流量数值的计算进行更为具体的规定,公允价值和活跃市场之间互为促进关系,因使用公允价值,所以在资产减值准备确定之后,便不会再转回使用。而资产今后的使用数值,也会被列入在未来企业盈余管理的范畴之内,进而要求相关人员计算出折现率,确定企业运营期间的实际盈余管理资金[4]。
  此外,因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和现金流量的具体使用进行一系列规定,折现率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一个主要因素,以致于资产减值准备会出现弹性过大的现象,无法达到企业获取盈利的标准。大多数企业与公司在金额的可回收工作中,经常以市场的价格或者评估的价格进行销售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归纳在可回收金额范围中,在实际工作中计算的结果便会有所不同。宏观角度上,我国现阶段资产数据信息与市场资产价格体系仍未建立,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比较频繁,而会计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有限,容易出现操作性的失误,因此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中可回收金额的实际计算方式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合理合规开展盈余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财务政策和财务估算方式的变更
  针对我国现有的财务会计规定,会计准则的使用方式具备自由选择性,所以部分企业或者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往往会优先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管理方式。因为公司或者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信息不会完全匹配,且公司或者企业外部的数据使用者不会准确掌握管理层的会计使用理念,另外公司或者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往往会结合自身的利益对公司财务制度和估计方式进行优化,进而保证企业顺利经营。比如,针对企业存留的货物在发出期间能够采用不同的计量手段,经常使用的手段便是先进先出理念及个别计价理念,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需求选择计量手段。但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计算手段也可以通过直线法或者加速法进行实现,进而出现财务会计机制造成盈余管理计算的差异,这便要求企业或者公司在思考资产减值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资产减值准备,要考虑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处理工作及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准备工作,结合会计机制,把无形资产准备任务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任务进行结合,把无形资产的减值与摊销项目的会计处理进行区分,并在企业长期投资价值能够得到恢复的情况下,优先记录投资收益,再将计提之后的剩余部分列入到资本公积准备项目中[5]。
  除此之外,企业或者公司需要对互不相容的职务进行分离。在资产实际使用期间,相关人员要把资产的使用情况汇报给财务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单位以此作为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制定资产减值准备工作计划。同时,将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交给企业或者公司的财务单位管理,估算出的减值资金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财务工作总结,由此有效地开展企业盈余管理工作。
  (二)整合价格与信息市场
  依据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先进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公布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工作信息,促使企业或者公司实施的資产减值计划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进一步保证资产减值之后的市场资产价格与公允价值相符合。由此不仅可以降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及不同工作人员在开展资产减值工作期间出现错误的几率,还可以防止企业或者公司内资产减值准备工作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确保企业或者公司盈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明确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
  在新会计准则中缺少现金产出单元这一概念,而是增添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定义,即使确定资产与资产组组合的理论被标注,同时体现出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的一致性,且不可以随意更改。然而因企业实际生产运行的管理方式存在不固定性,所以在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期间,相应的划分标准比较片面,无形中增加了会计准则的执行难度,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以资产组与资产组组合为依据,针对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要求,时常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统计与检查,同时合理整合控制盈余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实际经营效率。
  (四)对无形资产进行估测并确认折现率
  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要想有效提高企业综合效益,需要对无形资产进行估测,且确认折现率,由此整理出盈余管理工作方案,有助于企业实现综合经济最大化。对于无形资产的估测,因科学技术的更换与资本市场价格降低,导致资产出现贬值现象,这时对资产评估与实际计算又会给会计工作人员增加一定的难度,导致估值与实际价值出现差异,因此相关人员要将资产记录在总帐薄中。此外,依据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计量最初被列入无形资产的范围内,即便是将账目进行单独细致地计算,然而在企业合并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进行资产减值工作,进而增加商誉的估值,提高盈余管理效率。
  针对确认折现率,企业需要选择能够及时反馈现阶段市场货币准确时间的价值与相关资产风险税前利率当作折现率,其作为企业盈余管理工作投资资产所必须的报酬率。因风险是无法预计的,因此风险需要专业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判断,往往结果也具有不可确定性。企业在估测无形资产并确认折现率之后,即可进一步开展盈余管理工作,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开展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企业与公司相关负责人需要了解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如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产生抑制影响、资产减值准备促进企业盈余管理的创新与提升、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的具体时间进行具体要求、资产减值准备对与盈余管理中的公允价值使用进行一定的制约,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烨.浅谈基于资产减值政策的盈余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68.
  [2]王庆庆,邢瑞欣.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对盈余管理的作用——以W房地产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为例[J].河北企业,2017(9):17- 18.
  [3]段远刚,陈波.资产减值损失、审计收费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2017(2):20- 21.
  [4]樊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调整与盈余管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6):71- 75.
  [5]墨沈微, 池玉莲, 张富豪.家族企业传承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以HX为例[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32- 3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31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