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利用2015年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在对产业结构关联特征进行感应度、影响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静态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对产业关联特征进行细化分解,将其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次减弱。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充分挖掘产业自身潜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发挥产业关联机制的作用,促进产业高效融合发展也是有效举措。
  关键词:产业关联静态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乘数效应反馈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通过计算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能够有效反映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依存程度,即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结构分解技术纳入投入产出分析范式,能够将产业关联特性进一步细化分解,是对传统产业关联分析的新拓展。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感应度、影响力等产业关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静态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测算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等产业关联特征,并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以此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参考依据。
  二、基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产业关联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反映产业关联特征的重要指标。其中,感应度系数是反映某一产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需求变动敏感程度的指标;影响力系数是反映某一产业部门自身需求变动对其他部门波及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1)(2)如下:
  在2015年我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所列的17个产业部门中,感应度和影响力都较高(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1)的产业部门有5个,分别是采矿业(129,100)、化学工
  影响力系数大Ⅱ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081,111)、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076,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61,118)、其他制造业(084,116)、建筑业(039,116)Ⅰ采矿业(129,100)、化学工业(166,121)、金属产品制造业(133,129)、机械设备制造业(163,125)、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1,113)
  [GP]影响力系数小Ⅲ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094,096)、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096,068)、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94,078)、金融业(096,060)、其他服务业(065,078)Ⅳ农林牧渔业(110,071)、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1,089)
  感應度系数小感应度系数大[BG)F]
  注:表中数据2015年我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数据整理计算,表中产业名称后括号内两个数据(a,b),前者a表示感应度系数,后者b表示影响力系数。[KH*4/5D]业(166,121)、金属产品制造业(133,129)、机械设备制造业(163,125)、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11,113);感应度较高、影响力较低(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1)的产业部门有2个,分别是农林牧渔业(110,071)、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1,089);感应度较低、影响力较高(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1)的产业部门有5个,分别是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081,111)、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076,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61,118)、其他制造业(084,116)、建筑业(039,116);感应度和影响力都较低(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1)的产业部门有5个,分别是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094,096)、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096,068)、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94,078)、金融业(096,060)、其他服务业(065,078)。综合来看,产业关联度高(感应度系数>1,影响力系数>1)的5个产业部门都属于第二产业,相对而言,第三产业的产业部门普遍产业关联度较低。
  三、基于静态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产业关联分析
  静态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同样是在列昂惕夫逆矩阵基础上,将产业关联特征进一步细化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等指标,从而精细化测度产业关联状态和水平。本文借鉴Miller and Blair(2009)研究成果,运用结构分解技术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拓展,将列昂惕夫逆矩阵分解为公式(3)形式。
  据此,产业i的最终产出可看作是三部分之和,其中,第一部分是11-aii,称其为乘数效应,其含义是产业需求变动引致产业自身产出水平的变化,是产业自生能力的体现,用Mi代表;第二部分是b[TX-]ii-11-aii,称其为反馈效应,其含义是产业需求变动对其他产业产生的影响又回馈给产业自身,所形成的对产业产出量的影响,用Fi代表;第三部分是∑nj,j≠ib[TX-]ij,称其为溢出效应I,其含义是产业因其他产业需求变动而引致形成的产出变化,是产业感应能力的体现,用S1i代表。产业间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对应溢出效应I,可定义溢出效应II,即还可定义∑ni,j≠ib[TX-]ij,其含义是产业需求变动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是该产业影响能力的体现,用S2i代表。从上述含义可见,利用乘数效应、反馈效应、溢出效应I,能够反映产业的成长能力;运用溢出效应I、溢出效应II,能够反映产业的关联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2015年我国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数据,对我国产业部门的增长效应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结构分解计算结果(见表2),2015年我国17个产业部门的乘数效应总和为22404,反馈效应总和为1216,溢出效应总和为28767,其含义是:当17个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增加1亿元时,利用产业自生机制(乘数效应)将形成产出增量22404亿元,利用产业反馈机制(反馈效应)将形成产出增量1216亿元,利用产业关联机制(溢出效应I)将形成产出增量28767亿元,产出增量累计52387亿元。乘数效应贡献占比为428%,反馈效应为23%,溢出效应为549%,可见,产业关联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自生能力次之,反馈能力最弱。从对三次产业间各种效应的比较来看,在乘数效应上,第二产业最强,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弱(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在反馈效应上,第一产业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溢出效应I(感应能力)上,第一产业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而在溢出效应II(影响能力)上,第二产业最强,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各种效应水平基本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第三产业则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此,第二产业对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强支撑作用,而第三产业成长仍需要外部力量的拉动。   
  从各行业来看(见表3),当我国17个产业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增加1亿元时,化学工业产出增量最高,达到5119亿元;建筑业产出增量最低,仅1201亿元。在同等强度的需求刺激下,产出增量超3亿元行业有7个,其中第一产业1个、第二产业5个、第三产业1个。可见,第二产业产业关联水平普遍高于第一、三产业。在乘数效应上,有7个行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都属于第二产业,表明这些行业自生能力相对较强;第三产业行业的自生能力普遍较低。反馈效应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反馈效应值最大的行业为机械设备制造业,效应值为0143,占总效应(三种效应之和)的比重为28%;而反馈效应占总效应比重最高的产业是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但占比仅为46%,其产业效应值为0133。总体而言,反馈效应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微弱。溢出效应I高出社会平均水平的行业有10个,其中第一产业1个、第二产业5个、第三产业4个。溢出效应II值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产业有9个,都属于第二产业。
  根据不同效应的取值情况对各产业进行简单分类(见表4)。其中,由于各行业反馈效应都较小,相对其他效应的影响偏弱,因此,分类中没有考虑反馈效应的影响。
  第一产业属于“低乘数效应—高溢出效应I—低溢出效应II”的产业类型,即表明第一产业对其他產业需求变化反映敏感,具有较强的产业感应能力,但产业自生能力和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能力却都较弱。因此,第一产业发展要注重提升产业自生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优化内部产业结构,并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在第二产业中,各行业间产业关联水平的差异较大。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等3个行业属于第二类,产业成长性较差,但产业对外溢出效应较强,即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这类产业必须从健全产业自身发展机制入手,提升产业竞争力。采矿业属于第四类,产业具有强关联的产业特征,但自生能力较差。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等2个行业属于第五类,产业自生能力较强,但关联性弱。其他制造业属于第六类,产业自生能力较强,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产业感应能力比较差。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4个行业属于第七类,产业成长性强,关联性强,是具有“承上启下”特征的“中场产业”,是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主导性产业,发展这些产业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各行业的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II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第三产业的自生能力较弱,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较弱。其中,运输仓储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4个行业属于第三类,其他服务业属于第一类。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动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仍不够强。从产业关联特征来看,这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在产业自身基础尚未夯实之前,一味强化通过外部环境和力量拉动产业发展,其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对于第三产业,要完善自生机制,提升自生发展能力;同时要通过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产业功能升级,建立和强化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发挥产业关联效应。
  四、简短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我国产业体系中,产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水平都较高,产业的成长性也较强,具有主导产业的显著特征。
  第二,从产业关联情况看,我国产业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作用依次递减,表明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机制是产业关联机制,产业自生机制也具有重要影响,而产业反馈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第三,第一产业反馈效应和对其他产业感应能力较强,但是自生能力和影响能力较弱;第二产业的行业基本都具有某一方面的显著优势,甚至三种效应都相对较高,例如炼焦燃气及石油加工业等对下游产业具有带动能力,食品饮料制造及烟草制品业具有较强的自身发展能力,化学工业成长性和产业关联性都较高;第三产业具有低成长、弱关联特征的行业较多,自身成长能力和产业关联水平有待提升。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认为,从产业关联视角看,仍需对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等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产业的辐射带动和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当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产业基本属于传统产业范围,其中化学工业等产业发展面临的来自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严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依靠创新的机制、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工艺、创新的管理、创新的路径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提升产业适应宏观形势的能力。传统产业与绿色发展要求并不矛盾,只是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方法路径等障碍没有打通。一旦瓶颈被突破,这些产业的优势就能够充分彰显,对经济发展持续发挥作用。当前,第一产业乃至整个“三农”发展将面临重大变局,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新的机遇已经来临,新的方向和路径基本明晰,但历史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尤为严峻和紧迫,以产业振兴带动整个乡村振兴是未来发展必由之路。近年来,服务业发展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但客观的看,服务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高度协同的局面没有形成,生活性服务业的形态、内容、质量都有待新的探索和提升。服务业发展,服务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是关键,亟待依靠市场经济规律健全服务业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支柱性服务产业,培养龙头型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完善产业关联机制,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不同产业间的发展水平和发展仍具有较大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当务之急是提升产业自身发展能力、优化产业关联水平。同时,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的宏观层面,更应从中微观层面根据不同产业的关联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细化的产业支持政策。产业结构关联特征分析是一项复杂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没有涉及或没有完全展开的研究课题,值得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Ronald EMiller,Peter DBlairInput-Output Analysis: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M].Second E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2]贾晓峰江苏最终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动变化定量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5(06).
  [3]金春鹏江苏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7(02).
  [4]金春鹏江苏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7(02).
  [5]刘伟,蔡志洲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改善国民经济中间消耗[J].经济研究,2008(12).
  [6]王岳平,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2007(02).
  (金春鹏,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46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