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十九大报告和紧随其后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要加快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实地调查,透过现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为振兴安徽的乡村,大力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9-0019-0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文化振兴应该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市场的培育,既可为现代职业农民提供精神动力,又可助推乡村振兴的“落地、开花、结果”。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农村的风土民情就是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根脉,也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农村文化,凝聚着乡土之美、人文之美,在民族心理及文化传承上有着独特的内涵,具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说,安徽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农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振兴,不单是物质的振兴,精神也要振兴,农民的精神文化既是农村文化的主宰,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只有不断创新机制,强化政府主导的制度性供给,力促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安徽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安徽农村文化市场有了长足发展,安徽是农业人口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更算不上文化强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村文化市场培育不足。这里既有先天不足,更有后天短板。目前理论界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研究较少,实地调研的更是寥寥无几。课题组通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发现:不少地方的农村文化市场“死气沉沉”,农村文化设施供给不足且破败不堪,急需补短板,保护弘扬农村特色文化,激发农村文化市场的生机和活力,以推动安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
  一、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现状
  农村文化是农民与自然互动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所有物质和精神产品总和。根据不同的划分,农村文化又分为农村物质文化和农村非物质文化。农村物质文化是指为满足农民生存、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文化,包括农村自然景观、水利等建筑设施和生产工具等。农村非物质文化是指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包括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及宗教信仰、道德及价值观念等。近年来,安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育农村文化市场。比如,《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1号),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市场,推进乡风文明,安徽实施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等八大工程。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不少地方农村文化市场培育与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建设要求、与农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农村人口增长且文化需求旺盛,但乡镇文化(馆)站的供给不足。2018年3月安徽统计局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 254.8万人,增加5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 909.1万人,占比46.5%。农村人口在稳步增长且文化需求旺盛,全省只有公共图书馆123个,博物馆是171个(含民营),乡镇文化(馆)站的建设数量供给不足。据调查,截至2017年初,安徽全省有1 559个的文化(馆)站。其中,文化馆(省级、市级、县级)有121个单位,文化站1 438个。其中,乡镇文化站只有1 290个在运营,部分乡镇文化站供给资金不足,运营时短时续。
  2.相对城市而言,农民的收入及文化市场消费能力均较低。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已稳步提高,但是与城镇相比,农民的人均收入及文化购买力依然较低。2017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 640元,而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75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人均消费支出11 106元,其中,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8.4%,交通和通信增长5.5%,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3.3%,医疗保健增长8%。我们发现,农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差距,而受收入影响最大的是文化购买力较低。
  3.现有的农村文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不全、种类单一。安徽农村的文化市场培育应该包括农民的教育、娱乐、体育等诸多方面。据我们调查,在皖北、皖西南贫困地区农村,受农村文化市场的硬件设施供给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城乡迁徙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農村地区的文化消费需求量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不全、供给种类单一,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等新传播媒介增多,安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能接收到更多的文化新品,但是这些新产品大多缺少农村文化市场的“本色基调”和乡土气息,不能真实反映农村文化的新气象。
  4.部分农村文化市场的消费需求存在低端不合理性,也有地域性特征。积极的文化消费产品能够对消费者的价值观产生正面的影响,但是在安徽少数农村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制约,农村居民在文化产品消费偏好上存在地域性特征。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偏低,在消费文化产品时缺少对优秀文化产品的分辨能力和兴趣,而偏向选择那些在消费内容上能够给感官上带来刺激和享乐的文化活动。这些都导致在农村中积极的文化消费产品需求偏好低,消极低端的文化消费产品需求偏好高。
  5.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高但有线电视入户率低,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完备。农村广播的综合覆盖率很高,但是有线电视入户率偏低,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完备。与城镇相比,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培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而且软件、硬件齐缺。如城镇随处可见的棋牌室、活动中心等娱乐场所,在农村则是“凤毛麟角”。文化市场硬件的缺失导致很多大型文化活动无法开展,农村居民的简单的娱乐活动也因为缺少场所而无疾而终。   二、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我们近四个月的实地和抽样调查发现,各地农村文化市场的建设已明显加快,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四缺”:一缺健全的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机制,二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资金供给,三缺“接地气”的农村文化人才和项目扶持,四缺科学的乡村文化场馆规划设计。农村文化市场培育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府主管部门认识不到位,缺少健全的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机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缺少健全、有约束力的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机制。多数地方基层组织普遍重“经济”轻“文化”;重“面子”轻“里子”;重建设、轻管护;重眼前、轻规划;尤其是部分乡镇领导只注重眼前利益,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缺乏正确认识。一说起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头头是道,但就是只刮风、不下雨,存在着“忙时不要、做时次要、说时重要”的言行不一现象,导致不少文化场馆的建设被农民戏称是“装门面”。部分经济落后的村及乡镇文化站设施很简陋、“缺胳膊少腿”且经费严重不足;个别镇缺少农民参与的文化项目就生搬硬套,甚至造假,造一个“假大空”的文化小镇。
  2.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建设资金供给“先天不足”“后天缺氧”。安徽是中部欠发达省份,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资金供给“先天不足”又“后天缺氧”。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与经济的支撑,安徽农村人口众多且情况复杂,有地理、历史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安徽的贫困县较多,农村文化市场培育建设基础薄弱。部分地市就是“吃饭财政”,县(区)、乡财政更是“捉襟见肘”,部分农村农村基层组织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力去挖掘、培育农村文化。另外,除了政府投入农村文化的资金匮乏外,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也缺少城市资本、社会各界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
  3.各地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不均衡、利用率低、收益少。安徽属于多山地、丘陵的省份,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重视程度的不同,皖东中、皖西、皖南、皖北各地的风土民情不一,农村的传统文化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地市的农村文化市场发展也是极不均衡。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凡是在交通便利、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齐备的城郊或是试点乡镇、经济较发达的农村,供给文化市场建设的各路资金就较为充足,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状况就较好,文化市场的利用率高,收益也高;反之那些偏远山区、“老少边穷”地区、经济落后且公共基础设施较薄弱的乡镇,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状况就较差,文化市场利用率也就很低,收益則寥寥无几。如果再加上当地的基层组织领导本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又缺少经费支持和乡土文化人才的培养、传承,即使建设了农村文化站,也只能是形同虚设。
  4.政府对传统村落、农耕文化的传承不力、欠缺规划,大量精品正在消失。调查发现,随着“强农”“惠农”和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农耕文化传承观念却未同步增长,甚至有所“退步”。比如,有些农民自身毫无文化保护、传承、消费理念,还错误地认为收集文化遗存、整理文化资料、阅读、欣赏、消费文化产品是一种浪费。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还局限在看戏、看电影、舞龙、听歌等与节假日和重要农事有关的活动。部分地区的农村文化活动愚昧、低俗,甚至沾染黄、赌、毒恶俗,存在封建迷信及赌博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安徽的乡村振兴。
  5.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人才“青黄不接”。随着安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青壮年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而农村文化传承只能靠“38、61、99”来发展延续,很明显农村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即使是有农村文化传承人或文化精英固守自己的精神寄托,但凭借一己之力在农村坚守,是很难长久延续的。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不断投入,就得不到名师指点、专业培训,人才迟早也会“孔雀东南飞”。目前,安徽多地的农村文化站缺少专业人才,多数村级文化站没有文化专职管理员,只是个别人在农闲时问一问,一到农忙就无人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站的应有作用,也严重制约了现代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在落实乡村振兴中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举足轻重,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脉。农村文化培育得好与不好,直接影响着安徽的乡村振兴。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力促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机制的“制度性供给”。离开农村文化市场培育,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且不说农村的医疗、教育文化等生活性设施保障供给不达标,就单说自来水、电、气、路、网络等一些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政府供给也是困难重重。因此,要力促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机制的“制度性供给”。做到:一要改革文化市场培育供给的城乡二元分割,强化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制度性供给,责任到人;二要加大文化资源向皖西、皖北等贫困农村倾斜,把农村文化培育与脱贫攻坚“挂钩”;三要鼓励支持各类文化市场建设在农村“落地生根”,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四要健全城乡文化融合、帮扶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力促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2.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健全文化培育的规划、监管制度,责、权、利分明。安徽四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离不开政府主导。当前安徽农村文化市场培育是“政府分级负责制”,有些县乡,作为直接提供农村文化市场的主体,缺少文化市场的规划、监管,存在资金供给“错位”和“缺位”,比如在落后的皖西、皖北农村,一些重大的文化市场建设本来应由政府或政府与农民分担,却由农民集资兴建。为此,一要强化各级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健全文化培育的规划、监管制度。政府应逐步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直接供给者”向文化市场的“监管者”和“保障者”转变。二要引入激励机制,努力构建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民间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差异化供给机制,解决政府在农村文化市场培育中的主体单一、资金不足等问题。三要健全农民文化市场的诉求表达与回应机制。四要以农民满意度为标准绩效评估。   3.因地制宜,有效供给,培育、保护和传承安徽特色的乡土文化。要解决好“培育什么”“谁来培育”“怎么培育”问题。“培育什么”即要培育有质量内涵的农村文化。传播好人好事新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有效需求,有效供给,不搞重复建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要因地制宜,依据省情在生态观光、文旅、特色小镇上下功夫。“谁来培育”,关键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政府的投入增速趋缓,我们可以发挥民间资本的优势,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文化市场建设。“怎么培育”,关键是深化城乡文化体制改革。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行农村文化市场培育的“负面清单”制度,让企业能够看单点菜,努力让文化信息“多跑路”。一是根据安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政府文化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老少边穷”的落后农村,以公共文化市场培育为重点,做到精准、高效。二是各级财政资金投放重点要逐步退出三农的竞争性领域,转向农村文化市场供给。三是规范涉农企业把资金用到农村文化市场建设上,让农民既能富“口袋”,又能富“脑袋”,增强“获得感”。
  4.留住乡村的文脉、人才,积极培育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佳作。我们发现,进城打工多年,但依旧“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即使在城市定居了,回到农村老家还总有莫名的亲切感,這就是农村文化的魅力和凝聚力,它能勾起回忆,引起情感共鸣。不管农村老家物质条件怎样,但就觉得回到家更亲一些。因为家乡的文化习惯、风俗民情相同、相似,能使漂泊在外的游子找到心灵归属感。也就是说,农村的风俗习惯、乡土文化是农民的心灵“港湾”。因此,我们建议:一要留住乡村的文脉、人才,通过挖掘、传承、创新,让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要促进农村文化的创新,不断地培育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佳作。三要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的激励机制,我们不单要留住人才,稳住人才,还要积极引进城乡和社会各界的文化人才。
  5.满足农民教育、医疗等诸多文化需求,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全面落实农村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应由县级统筹全面纳入省级年度财政预算,为今后纳入全国统筹创造条件。二是力争到2018年底,在全省(有条件的地区可率先)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城乡“同地同工同酬”。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补助制度,有条件的城市可率先实现农民工子女免费高中教育,并纳入城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三是提高安徽新农合的补助标准,逐步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衔接,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包括农民工)一体化的医保制度。要对农村卫生院进修人员给予费用减免和补助,逐步提高乡镇医生护士工资、津贴,以实现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同地同工同酬”。四是加强农村生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管。可把城市公共设施卫生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社区、乡镇,参照市政模式,筹措村级组织公共卫生经费,设立村级环卫、治安队伍专人负责。加快农村“三大革命”的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安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集中处理、生态环保以及治安、联防的长效保障机制。五是鼓励社会各界“能工巧匠”、乡贤们参与安徽农村的文化市场培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4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