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启“绿色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格禁烧 实现“零火点”
   走进九台区龙嘉街道龙家堡村,秸秆禁烧的宣传条幅、刀旗随处可见,在禁烧治理上也到户到人,时时巡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置问题。首先制定网格化管理办法,所有的乡村社干部包保到户,实行昼夜巡逻。
   九台区从2016年开始实施秸秆禁烧,全区自上而下层层设立领导机构,签订了禁烧责任状,把禁烧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地块。这样建立起来的“区督查、镇负责、村管片、组包户、户联防”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对全区2384个网格实行严防死守,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秸秆禁烧工作。
   九台区组织农业技术部门进行秸秆模式推广,结合农民的土地使用实际,根据保护性耕作应用推广情况,以及农民在应用过程中的认可程度,选取大面积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区,采取政府统一实施的方式,集中开展了秸秆深松还田、堆沤还田以及宽窄行耕作等模式的秸秆还田示范推广项目,最大限度地实现秸秆无害化利用。2017年,九台区秸秆还田量达到41万吨,占秸秆产量的31%。
   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量大,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能改良土壤。秸秆制肥,以肥养田,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粮食增产。
   变身燃料 提高利用率
   秸秆禁烧,不仅要“堵”,更重要的就是“疏”——让农民的秸秆有出口,才能真正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九台区不仅让广大农民了解了秸秆的多种用途,还鼓励收贮利用企业就近就地将秸秆粉碎压制固化成型,发展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产业,替代煤炭等燃料,推进秸秆固化燃料规模化利用。
   秋收后,玉米秸秆就堆放在地里,等待秸秆加工企业来将秸秆打包回收。其中有大约两吨的秸秆会在地里直接压缩成块,供农民运回家用做整个冬季的取暖。农田里的剩余秸秆也有人专门处理,企业全部直接压缩打捆回收,加工成饲料、电热厂燃料。
   如今,得到实惠的不仅是龙家堡村,九台区在龙家堡等10个村安装炉具5091户(套),柴草不进屯,压缩的秸秆块耐烧、清洁,实现了生物质燃料取暖做饭的新革命。
   循环农业 开启绿色模式
   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如今变成了“香饽饽”。九台区隆达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内,秸秆正在粉碎膨化,打碎的秸秆散发出清新的味道。碎秸秆通过传送带送到压缩机内,压缩成型后自动打包。
   隆达兴养殖合作社有肉牛500多頭,每年使用饲料1.2万吨,余下饲料全部外销,主要销往海拉尔、通辽等地。养殖场还新建了1.5公顷的鱼池、饲养蛋鸡5000只。在养殖场,通过秸秆膨化饲料过腹增值饲养牛,牛粪经发酵饲养蚯蚓,蚯蚓喂鱼、鸡。过去不起眼的秸秆,如今让隆兴达养殖场走上了一条生态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6年5月,九台区政府与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定了投资10亿元战略协议,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周围、长吉北线、高速公路两侧的黑林子、甘家等10个村,建设10个综合利用产业园,每个园区加工能力在1000公顷以上。目前,已完成的10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投产达效。
   走进长春长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九台分公司基地,大型秸秆处理设备正在对收集好的秸秆进行处理。这些秸秆将被加工成燃料、饲料等。基地一年可收集10万吨秸秆,每年加工的秸秆燃料供给农民和发电厂使用。据介绍,秸秆加工为生物质燃料后,每吨平均价格可达400元~500元。
   另外,九台区始终坚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利用,2017年,九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被列为全国20个样板县之一。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有效减轻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来源:吉林日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2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