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层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瓶颈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扶贫开发工作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其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得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如何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最终保证脱贫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关键词:基层扶贫开发;瓶颈;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036-02
  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因而保障基层扶贫开发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脱贫目标显得至关重要。
  一、农村基层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部分扶贫政策落实的制度设计不接地气,执行效果有偏差
  毋庸置疑,中央制定的扶贫政策都是伟大的造福工程,可基层如何落地执行直接影响着扶贫开发成效,好的制度设计安排推进扶贫工作的进度与成效,而不接地气的政策实施往往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整个扶贫开发工作实施过程当中,扶贫资金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攻坚战”,那么扶贫资金就是战场上的“枪支弹药”,也是全面铺开扶贫工作、实施扶贫项目开发的物质保障。资金扶贫是党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举措,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毫无疑问资金扶贫是中央下达的一项好政策,是强大的后盾力量。然而在不少农村基层,在分配扶贫资金时,竟然采用“投票选贫”的做法。在农村,村民们互相之间对家庭收入的了解本就有限,再加上传统地缘氛围浓厚、宗亲家族关联、宗教文化等因素,使得互相提名的可能性很大。这看似是很合理的制度设计安排,可细想是忽略了农村实际,是典型的扶贫政策落实不接地气的表现。
  (二)基层扶贫干部执行力普遍偏低,扶贫成效较差
  “三分靠决策,七分靠执行”,执行力的高低直接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1]。基层干部作为政策执行的第一棒,其执行力高低直接关系着政策效果的好坏,也是体现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
  但是,由于目前执政理念、发展方式的变化以及其他原因,基层干部的执行能力受到来自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日益显现出机械执行、趋利执行、应付执行、低效执行的弊端来。党制定的扶贫政策是出于国家扶贫大局层面来考虑的,不少地方基层干部忽略结合本地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生搬硬套,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以往贫困县的考核以GDP 为考量标准,使得众多基层干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其它因素。“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屡见不鲜,开会和文件几乎趋向流于形式,开会宣告落实,文件代表终结,存在基层干部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并不高的问题,喊口号和被动执行使得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低下,停滞不前。
  (三)部分扶贫对象内生动力不足,思想脱贫尚未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不仅仅是停留在生活层次上,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脱贫”。只有从思想上摒弃腐朽观念,更新观念,才能实现经济与精神上的双脱贫。
  然而,当前的情形其实不尽如人意。自国家大规模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一些基层扶贫干部满怀希望与信心带着各项政策、各类技术、各种项目开展扶贫工作时,贫困村民对象却伸手要各种物质东西,而对产业、技术等反应麻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政府的扶贫资金是“救命良方”,满足于救济现状而不愿做进一步的努力,沉浸在受人以“鱼”的欢愉中,自认为足够安然稳定的生活。
  (四)边扶贫边脱贫边返贫陷入怪圈,脱贫质量不巩固
  返贫是指贫困人口在社会帮扶脱贫之后,由于不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在遭遇外部挫折时重新陷入贫困的现象[2]。在2010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首次正面谈论我国的“返贫”问题:2008年的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而2009年3 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现在距离全国脱贫的关键时间点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在新颁布实施的新十年扶贫纲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也提到“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的内容,可见返贫问题是当前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的重要原因之一[3]。脱贫质量差,脱贫果实流失,“扶贫-脱贫-返贫”的怪圈已经成为阻礙扶贫开发工作的巨大障碍之一,扶贫任务沉重。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贫困对象,这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加快经济发展等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则显得尤为关键,持久脱贫的任务仍然很艰巨繁杂。
  二、针对基层扶贫开发工作问题的应对措施与对策
  (一)促进农村基层扶贫制度设计更接地气,推进扶贫进程
  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优秀的扶贫政策落地的制度设计安排离不开进村入户的观察与调研,离不开群众的利益诉求与真实需要。做好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设计,需要做到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清情况,了解其生活、生产条件等基本情况,从而对症下药。此外,贫困户最清楚自身需求,应适当让他们参与进来,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始终坚持把广大贫困户的愿望和需求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贫苦户的参与不仅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扶贫制度,还有利于选择更有力度与成效的扶贫手段,保证扶贫制度能够得以顺利执行。
  (二)提升基层扶贫干部执行力,端正扶贫姿态
  干部的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也是靠群众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4],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牢记为人民服务,扎根基层,决不能因个人利益损害整体利益,损害大局。二是以提高能力素质为重点,在运用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的能力。综合运用一切地方资源,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基层扶贫的各项工作。三是以营造工作氛围为关键,为干事提供工作平台与环境。强化基层扶贫干部的权力,大胆放心的把任务工作安排下去,上级干部不应干预过问太多,充分调动基层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基层工作是辛苦的,还应当对基层的扶贫干部有适当的补贴,敢于放利有益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摆正扶贫立场
  物质扶贫是一时的,思想扶贫才是一世的,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错误思想特别关键。政府大多往好的方面宣传,贫困户也半信半疑。只有打破贫困户对政府的疑虑,才能调动他们积极配合扶贫工作。坚持从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贫困户的脱贫信念,有以下两个方法:
  一是开展典型案例挖掘与宣传。加强基层干部与扶贫对象的联系,密切关注贫困户的动态和现状,将他们的帮扶计划,阶段性成果的脱贫之路记录下来,从中挖掘脱贫成功的受广大群众认可的典型案例。并积极主动对这些案例宣传,例如可印发宣传册、将先进案例事迹张贴公告栏或者宣传栏等,可再扩大宣传力度,适时地对成功脱贫致富的扶贫对象进行表彰,这样借此来从精神层面刺激与鼓励其他贫困户,坚定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念。
  二是举办典型脱贫户宣讲会。从典型案例中筛选一些影响较大、受广大群众认可的典型农户代表,举办典型脱贫户先进事迹宣讲会。在宣讲会之前,做足前期宣传工作,吸引群众前来观看。通过典型脱贫户的现身说法,讲述其脱贫的经历与主要经验,而不再是单纯以政府的角度对外宣传,更能增强成功脱贫案例的可信度与说服力。这样不仅可以让各个贫困户认识到自己贫困的主要原因,同时可以增强和坚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与信念,而且可以让各个贫困户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脱贫方法,从而明确自己的脱贫之路,并付诸于有力的行动。
  (四)稳定增收,促进持久脱贫,巩固扶贫果实
  扶贫开发工作最大的意义是削减贫困,脱贫果实的持久性是权衡扶贫结果的重要标准。巩固脱贫成果是扶贫工作的延伸,稳定增收则是避免返贫路上的关键一环。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建立长效发展机制。从全国范围内看,产业扶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一个能够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扶贫手段。为了保证持续增收,各地基层政府和扶贫干部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地方脱贫致富,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可采用拓展跨域合作的方式。例如,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客家小吃产业精准扶贫计划,客家小吃培训中心坚持“走出去”的发展理念,与“醉南拳”等餐饮品牌合作;福州醉南拳餐饮以客家美食与小吃品牌为主打方向,创新“与餐饮公司合作”联动机制,助推小吃链的形成,撬动宁化“客家小吃”产业发展。目前,宁化客家小吃店已遍布全国,为宁化县扶贫开发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语
  基层扶贫开发工作充满着希望,但同时扶贫道路上也布满了荆棘。随着扶贫开发事业的持续推进,问题的暴露将会越来越明显,越会阻碍扶贫工作的进程与成效取得。基层扶贫工作是基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了解基層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的困难,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仅帮助推进基层扶贫工作,还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基层智慧与方案。脱贫攻坚,不仅仅是贫困户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事情,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小康社会一定会出现在我们艰辛的劳动中。
  参考文献:
  [1]  左炎辉.新形势下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2):171-173.
  [2]  庞柏林.我国扶贫开发中返贫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9,(1):110-111.
  [3]  范和生.返贫预警机制构建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57-63.
  [4]  范定生.如何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J].领导科学,2009,(12):16-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47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