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村改居社区特点及其治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村改居社区是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集体拆迁安置的产物,对其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发展的效果,也与社会和谐发展有很大关系。以拆迁安置而形成的村改居社区的特点及社区治理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认为,村改居社区居民与普通城市社区比较具有成员同质性强,治理难度大的特点,做好这类社区治理要从治理理念入手,变事后治理为事前治理,并有针对地开展居民城市社区意识教育工作。
  关键词: 村改居社区;特点;治理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09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很多新兴开发区(例如西咸新区、雄安新区)在设立时,都对原农村地区居民及其住宅进行统一规划,在城郊结合处出现了许多新设置的拆迁安置型社区——村改居社区,这些社区介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城乡结合社区类型,对其治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区开发的进程以及社会和谐发展。
  这种新建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过渡转变的过渡形式,这类社区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共性,其社区成员由拆迁安置农民构成,但组织形式上采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新社区改变了农村居民原来的散落居住形式和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居住和交往空间、生产方式的改变,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如何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快速适应新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顺利完成城市化的转变,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如何提供更适合的社区治理方式是当地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村改居社区的特点
  村改居社区往往是政府因为城市建设征地需要或者地区发展规划需要,整体性将原有农民搬迁到新社区安家落户而形成。它既不同于城市社区,也不同于农村社区,村改居社区具有城市社区的外在形态,但同时具有农村社区的意识形态。
  村改居社区最大的特点是社区形成的被动性。村改居社区是发展规划的产物,社区居民都是因规划需要而被动地进入社区的,这与很多城市居民社区成员的自愿入住性有很大的区别。
  另外,村改居社区还具有社区成员的同质性、社区公共意识不强、社区公共需要具有农村经济色彩等特点。
   2.1 村改居社区居民构成具有同质性
  不同于普通城市社区,村改居社区中的居民基本来源于拆迁失地农民,这些居民因政府规划安置至此,甚至是整村集体搬迁,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生产背景,生活习惯大致相同;居民长期生活在农村,受乡土文化熏陶,虽然身体入了新社区,但是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市社区居民的“标准”差异仍然较大,社区内的居民乡土情结依然浓重,传统文化意识较强。
  社区居民原先是农民身份,以农业经济为主,住进新社区后,当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解体,原有的社交网络被打破,原有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巨大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感、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村改居社区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但他们原有的居住地归属感也被消除,很多社区居民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适应城镇化的生活,身份和思想的冲突与认同会在很长时间内使社区居民感觉被边缘化。居民仍然认为自己是某某村的人,而不是某某社区的人,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不强是村改居社区居民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客观地说,村改居社区居民的城市社区意识仍处于初级形成阶段,缺乏在公共事务中的主人翁意识,依附心理依然浓厚。他们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较低,参与的被动性强。
   2.2 村改居社区治理难度大
  首先,大多数村改居社区在成立初期,为了便于开展社区管理工作,往往继续聘用拆迁前的原有农村干部为社区管理人员;有些社区在建立之初,甚至还会保留原有的农村基层建制,在社区内形成双重管理体系。聘用原有农村干部的好处是原村干部往往有较高的威望,人际关系熟悉,对社区居民的情况比较了解,工作开展便利。但是由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公共事务的差异性,很多原有村干部对城市社区的工作内容、管理方式还不适应,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区公共事务的开展,甚至引起社区居民的不满。
  村改居社区居民基本来源于农业人口,有传统的生活和生产习惯,对城市社区模式缺乏基本的理解和认同,需要一个慢慢的适应过程,这无形中会增加社区治理的难度。
  其次,为了提供好的社区服务,新建村改居社区一般都会设置社区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场馆等硬件基础设施,建立社区服务体系,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然而村改居社区居民在入住新社区以后,但并不是所有居民都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很多社区居民仍然保留有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这就需要社区提供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处所与条件,提供存放农具和农产品的空间,加之原有的农村生活习惯对公共设施的需要也与城市生活有所不同。但大多新建社区都参照城市社区进行建设,对村改居社区在这方面的特殊需要都缺乏考虑。
  村改居社区是以安置拆迁农民为主的社区,是由传统村落转变而成,村落社会向城市社区的转变还没有全面完成。村改居社区有既不同于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特征,也不同于城市社区的空间环境需求。人为的生活空间转移给这类特殊的社区治理带来了重重难题。
   3 通过改变居民社区满意度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村改居社区的治理是一个难题,改变社区治理理念,培育和增强居民对新社区的满意度、认同感是比较可行的提升村改居社區治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
   3.1 改变理念,变事后治理为事前治理
  居民能否快速适应新社区并融入社区,配合社区管理人员的工作,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满意水平有直接关联。一般来说,拆迁安置社区的形成会经历三个阶段,即:拆迁补偿协议达成阶段、旧居住地拆和除新社区建设阶段、新社区入住与适应阶段。拆迁补偿协议的达成工作是村改居社区形成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居民对新社区的预期和认可程度,如果居民对这一时期的工作不满意,往往也会对将入住的新社区产生心理抵触。同样,新社区建设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会影响居民的心理预期。为了消除居民在入住前对新建村改居社区的负面印象,政府及相关社区建设和治理机构应该从拆迁居民的角度思考问题,应当尽可能考虑拆迁居民的长远利益,制定符合实际的拆迁政策,给居民一个持续向好的未来生活预期,在新社区设计方面听取居民的需求建议,在施工阶段组织居民代表参观,这都有助于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如果条件允许,在新社区的规划、搬迁方案的设计、新社区的居民居住安排等方面,都应尽量多考虑社区居民原有的生活圈子,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状况,尽可能保留居民的社交生态圈。
  另外,基于村改居社区的居民生产生活的特殊性,村改居社区在设计建设时就应该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内社区居民的生产工作和社会生活需要,适当预留相应的空间(例如放农具的地方,放生活杂物的地方,人际交往的空间)等等。
  改变传统就社区言社区治理的理念,在村改居社区建设之前就为未来的社区管理工作进行考量,变事后治理为事前治理,既会减少许多的社区事务数量,降低很多治理工作难度,给未来社区治理工作带来便利,也会提升居民对新社区的满意度。
   3.2 积极引导居民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由于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在形态和运转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帮助居民适应新生活,树立城市社区意识,是村改居社区管理服务部门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因此,居民入住拆迁安置社区之后,社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宣传,主动向居民介绍新入住的社区与原来农村社区在管理运转方面的区别,引导和帮助居民了解认识新社区,适应城市社区的运行模式,进而融入社区。在社区管理方面,则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发动居民参与维护社区稳定与发展的工作,促进居民融入社区环境。社区居民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活动是推动其心理适应和重建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
   3.3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和城市社区生活意识的养成是村改居社区能够顺利实现城市化转变的关键。居民对社区的满意度与他们日常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息息相关。改善社区公共设施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社区满意度。
  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很多农村老人在入住村改居社区后就不再外出工作,建立适宜的老年人照护体系,既能改善社区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也会间接提升其它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可与满意度。
  (1)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建设与管理部门应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以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治安环境,社区交通环境,医疗和教育设施,社区便民利民设施等等,例如菜市场、便利店、公共卫生间、体育健身地点和设施、社区活动广场等。社区应在完善社区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优化社区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增强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提升其社区意识。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空间,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内容拉近邻里关系。完善的文化设施和良好的文化娱乐活动会提升居民的精神生活满意度,进一步影响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整体感受。文化娱乐活动既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提升社区亲和力和居民的社区满意度。
  在完善文化娱乐活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社区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培育文化娱乐组织。通过组建各类歌舞文艺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等,结合当地的民风习俗,从居民的精神需求出发,开展符合居民兴趣爱好的文化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社会文化组织,特别是居民参与其中的文化组织,还有助于加强社区管理机构与居民之间的交往互动,促进居民社区认同感的形成。
   3.4 引入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重构居民社会支持网络
  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对于村改居社区居民尽快适应城市社区生活模式,融入社区,加快心理适应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村改居社区居民入住社区前后的社会支持网络各有特点,进入新的安置社区以后,原有的以血缘、地缘或业缘关系为纽带的具有农村社区特色的社会支持网络发生断裂,需要居民突破传统的生活空间,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引入专业社会服务组织或者社会工作组织,协助居民完成心理转变,重构社会支持网络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另外,这些社会组织还能够运用其专业特长向社区居民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与疏导工作,促进居民体会到新生活的温暖,快速適应新的社区生活。
   参考文献
  [1] 赵婕,张卫.拆迁安置型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影响因素调研——以南京市B社区为例[J].新西部,2015,(14).
  [2]熊远来,周广庆,拆迁安置居民社区归属感研究——以临安市锦城街道文昌阁社区为例[J].人类工效学,2016,(01).
  [3]漆利.拆迁安置社区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8).
  [4]于显洋,李佳婧.城镇化过程中的集中安置与居民生活适应研究——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问卷调查[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2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