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办学的首要任务,而实现“应用型”一词要求的关键则在于专业教学,只有兼顾到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高,才能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全方位对接,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为此,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角度,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做出分析,希望培养出更加符合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被称为平面设计,其存在专业覆盖面大,涉及领域广的特点,因此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面较为广泛,比如广告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都可以纳入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范畴。为响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诸多高校先后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并试图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但从实际的办学成效来看,部分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专业知识不过硬、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而且直接制约到了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一、丰富学科内涵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严格按照“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的基本教育规律,来实现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规范化路径。因为高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将直接参加工作,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专业技能训练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将人才培养的各项措施立足于技术体系的要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外,除了要教授学生核心的專业课程外,高校还应该不断丰富学科的内涵,以发散的方式来设计更多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来选择课程,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参与专业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高校还需要立足于行业发展的趋势来强化校企间的联系,比如创建精品课程、开展师带徒教学模式、践行工学结合等,这些新型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对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有效补充,并为后续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打好基础。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应该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环节,积极落实“大平台、小模块”的总体框架,在实现对专业教学做强、做细、做精的同时,来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解和重组,以打造出符合行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核心课程。比如,对不同学年的学生分阶段实施专业教学和实践课程,并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总体比例,确保学生可以在实践环节不断印证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外,专业老师可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行业信息,并且创建出UI界面设计、栏目包装、影视广告等新兴课程内容,或者可在招生时与用人单位签署定向培养的相关协议,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无疑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而学生则可以根据毕业后的行业发展来重新选择就业。
  三、提高教学成效
  如果说高校和行业发展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大环境,那么专业老师的教学方式则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最终效果。所以,专业老师要深刻意识到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积极构建时效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并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来提高专业教学的开展成效。比如,创建“教、学、练、做”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传授和岗位实践的交叉配合,以打造出符合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的教学体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项专业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方案都需要人的参与,因此人成为了影响最终教学成果的关键因素。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师资队伍无疑成为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所以,高校要致力于对专业老师的引进和培养,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高校要面向社会广泛招聘设计行业的专业人才,除了要着重考察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学历之外,还需要将人才的岗位实践、就业创业经验纳入到考核的范畴,以挑选出更加符合专业建设要求的高端人才。另外,高校可通过提高薪酬待遇、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发放安置补贴等方式来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通过给人才提供更加优越的成才空间,使其可以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创建自由的学术氛围,允许专业老师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上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并且鼓励青年骨干老师在名校攻读硕博学位,并选派优秀专业老师参加学术交流和企业实训,以打造出一支教学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岗位实践丰富的师资队伍。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硬件设施是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基础,所以高校应该加大在学科建设、专业团队建设、实验室、科研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以为后续的专业办学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比如,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团队建设方面,高校可以为广大师生的艺术创作提供空间,以促进专业教学和岗位实践的有效融合。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积极组建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让专业教学可以与行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对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总之,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既是高校肩负人才培养职能的具体表现,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对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有望.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50.
  [2]于丽燕.数字化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8.
  [3]张雨.基于转型背景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6(87):160.
  作者简介:
  邓幸(1983-),女,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成都文理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