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健康积极的思想状态是学习的重要保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各种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本校在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文章以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为基础,重点介绍了研究实践的过程及对实践成果的分析探讨,以期为中职学生心理和行为做出有效指导。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健康 实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疾患,而且应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其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在目前中职学校生源中,学生因平均年龄较小、心智发育不均衡、对事物认识不充分、遇事易冲动等原因,校园欺负案件、自杀、失去学习兴趣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的开展。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尤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应局限于知识的理论化,更重要的是将教育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开展教育体验的交流,现以本校为例,对问题进行探讨、实践和总结。
  1问题起源
  1.1生源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格局也呈现以高等学校为主的新局面,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空间则不断缩减。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了维持生源数量,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被迫不断扩大,招生标准不断降低,扩大招生的副作用使得当今职业学校学生生源构成上多为中考落榜生或问题学生,学生素质普遍下降,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正常人际沟通能力,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缺乏法律常识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传统教育体制漏洞
  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看重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成绩论英雄成败,大多轻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这种现象在以技术传授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尤为普遍。学校虽然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处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教育人员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偏低,对学生品德修养也不够重视,没有在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教育疏导作用,因此当大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症状如抑郁时,并没有求助学校,再加上他们认知的局限性,不能够对这些情感有正确的理解和分析,为了应对来自周围的压力而刻意选择隐瞒,这就为日后更严重的问题留下隐患。
  1.3来自社会的压力
  中职生大多处于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所受到的压力并不完全相同,但面临当代青少年共同的心理问题,包括对未来的迷茫,同龄人之间的攀比,情感的需求等因素。这时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关注,尤其缺少父母和同龄人的爱与支持,当他们遭受来自于社会的怠慢,忽视,孤立,不公甚至虐待时,世界观和价值观往往会产生扭曲,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并且他们继承于父母家族和来自于个人性格中的不利因素使其相较于同龄人更加脆弱和易受伤害,这些消极因素将影响青少年正常生理心理发育,既不利于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对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过一系列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已经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中职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必要的技能知识,还要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培育具有正常三观的技术人才。同时认识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较大,面对的学生群体比较复杂,本次实践的目的是建立专门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的教育体制。
  新的教育体制中教师是“教”学生“学习”,是指导、帮助学生,是为学生创设和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自我,即创造适宜的内部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选择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学习、联系生活、目标检测等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增加吸引力,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爱学、会学,在学习中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面对心理问题。
  2.1学生自主教育
  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密切结合时,学习的效率就会有质的提升。
  此教育方式首先教师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的目的、任务与要求,使学生对教学的目的、任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理解的愿望就越强烈,效果就越突出。
  以一次主题班会为例,学生自主教育的过程:
  【情境引入】黑板上九张图片分别展示了我们学生最容易焦虑的九种原因,请大家每人在纸上写下三条最让你们感到焦虑的原因,交到我这里来。
  【统计】
  【设疑】大家猜测一下最让我们感到焦虑的是什么?
  【讨论】
  【提问】为什么最让我们焦虑的是孤独感?
  【回答】感觉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就像汪洋中的一条小船,不知要驶向哪里!
  【引入课题】如何克服孤独感,获得他人的理解?
  【出示课题】学会沟通,克服孤独
  【投影】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孤独感的基本特征
  孤独感的危害
  导致孤独感的原因
  克服孤独感的方法
  【引导分析】当大家感到孤独时,具体会怎么想呢?
  【回答】周围的人相处不融洽、没有人可以求助依靠、不能分享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和别人的交往没有意义、没人真的了解、理解你,与他人隔绝了。   【提问】大家觉得这种情况心理健康么?
  【回答】不健康,因为会让自己感到很痛苦。
  【归纳结论】孤独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果长时间沉缅于此而不能自拔,不仅自己苦恼,也容易产生对世态嫉愤、对生活冷漠、对他人消极的心理感受。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和疏离,而隔膜和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子严厉的、苛刻的评价,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分析、讨论】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自己身边有人还会感到孤独?
  【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归纳总结。
  【小组展示】环境因素;自我保护因素;情绪因素;人际交往因素等。
  【学生自主归纳】
  【分析、讨论】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克服这些因素。
  【师生共同归纳】克服孤独感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增强自主与自立的意识。
  第二,克服不自信和害羞,要多與外界交流,尽快地建立适度的交往圈和友谊圈,主动增加人际交往,包括联系旧同学、结交新朋友,在课外活动、参加实践学习等集体活动中让自己心情舒畅。
  第三,改善自己的周围环境,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善于给自己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如听听音乐、练练钢笔字等从事一些自己的业余爱好。
  【拓展】游戏环节-击鼓传花 说出自己遇到过的最尴尬的一件事。(这一环节最受同学欢迎,当学生能勇敢的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也是其身心最放松的时候。
  评价:这种学生自我主持的班会形式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解读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通过探讨同龄人身边发生的心理问题,给自己敲响警钟,当自己真正遇到类似心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理智的解决。
  2.2学校统一教育
  2.2.1组织专家讲座
  学校聘请心理教育专家举办座谈会,以年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加深学习效果。
  2.2.2开展心理测评
  学校在全校范围内为学生发放心理健康知识手册和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积极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效防止严重问题的产生。
  2.2.3开展多种兴趣活动
  学校逐一以班级、校级为单位,组织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校统一教育的目的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创设和谐友好的心理“软环境”,为此,校方要进一步改善校园文化设施,使学生们感受到更具人性化的校园,同时还要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学习区域、生活区域进行更好的构建,打造一个积极向上、有活力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
  2.3教职工专业培训
  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必须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学为人师,行为是范”。为此,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以身立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整个教育环节的中流砥柱,首先要树立自己在学生面前的形象,中职学校对教职工进行培训心理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师团队的水平。
  2.4专家一对一教育
  在中职学校中,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积极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一对一专业疏导,为每一个问题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让他们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塑造完整人格,防患于未然。
  3实践的成效
  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本次实践运用多种策略,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唤醒了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促进了学生心理生理的和谐发展。
  本次发放学生问卷645份,收回645份,其中有效问卷639份,百分率为99.1%。邀请心理学专家5位。
  在对本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调查问卷中发现:92%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用”;80%的学生对自主课堂表示“支持”;50%的学生最喜欢“心理健康绘画比赛”;70%的学生对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期待”;9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良好或以上”。98%的学生在自主课堂上都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 74%的学生主动参与了至少1场“心理健康”比赛;92%的学生对课堂上自己的学习满意或比较满意;100%的同学认真参与了专家讲座,并积极参与总结;90%的学生表示掌握了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仅有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没有用。
  在实践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目标精心展开的,学生的参与程度高,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班会上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再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对心理问题的根源进行剖析,得出的结论对解决实际问题更为有效;课余与专家沟通解惑全面认识自己,排除负面情绪,成熟的积极阳光。本次实践,校园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不错的反响,对教师进行培训,对学生的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学生关注度的环节,增强学生认同感,更多地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章浩.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51):38.
  [2]余敏,李锋,李衍栋.浅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53-54.
  [3]王珺,马红艳.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8,(22):4-5.
  作者简介:苏永,女,1971.1.12,籍贯河南,焦作卫生医药学校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1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