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经管人才培养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经济发展需要应用创新型经管类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创新型的核心内涵。地方经济要求本土高校对经管类人才培养要依托环境输送人才,定位清晰,突出服务地方的功能,同时要克服困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经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大力改革和创新,为地方培养了应用创新型专业化的经管类人才,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宗旨。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创新型经管人才职业经理人
  
  一、应用创新型经管类人才的内涵
  应用创新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兼备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应用创新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则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以熟悉所学专业业务规程、较强的实践能力来体现应用性,以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来体现创新性,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竞争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体的,在基本素质要求上,要具备标准“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礼仪规范,需拥有较高的合作沟通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专业素质上,具备宽口径、前沿性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知识,以夯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为支撑,实践为体现”的双向能力培养;在应用创新素质上,这类人才可以有意识地、能动地将所掌握的经济管理理论迁移到实际业务中加以运用、改进和创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和突破创新的能力,社会适应性强,从业竞争力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能力的核心内涵。
  二、地方经济对本土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认清形势,强化地方人才培养和输送
  从发展速度看,粤东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整体情况与珠三角地区差距显著。多年来粤东四市GDP占比广东省均在7%以下,仅为珠三角的8%左右,广东省经济发展失衡的局面迫切需要大力改善。从地方企业形式看,粤东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企业数量众多,仅潮州市陶瓷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016万家,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719%,比全省水平高出181个百分点,目前形成了陶瓷、食品、电子、不锈钢、塑料、服装等为主的八大产业体系,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89%。从政策层面看,广东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东西两翼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扎实有序推动粤东西北新区起步区建设”。2017年《海峡西岸城市群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公布,以期实现汕头、揭阳、潮州三城的“半小时通勤圈”与粤东汕尾地区“一小时经济圈”。粤东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正处于传统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一带一路”背景和广东省平衡粤东西北发展战略下,粤东已具备较为完备的产业基础,具有较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多年来已经成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这为粤东地区经济飞跃提供了契机,更是要求地方高校要积极培养专业对口、专兼结合、面向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应用创新型经管人才。
  (二)定位清晰,突出服务地方作用和功能
  专业服务定位上,要求地方高校需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功能,逐步形成地方适用型专业集群。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依据要瞄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瞄准地方产业集聚的特点,对接企业行业的规格需求,才能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合理改造传统专业,才能制定專业建设标准、设计专业建设特色,培养地方需要的人才。一是既要考虑社会需求,也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推进专业的调整与优化,走“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体化”建设之路。大力发展与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联系紧密的应用型专业,形成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格局。二是要实施地方需求型专业特色发展战略,借助地方资源,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打上地方烙印,强化学生对地方企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三是实施示范引领,以办学条件较好的专业为抓手,鼓励引导各专业大胆创新,在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办学自身特色,积累专业创新发展经验,形成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比较优势。
  (三)突破困境,创新地方人才培养模式
  粤东地区偏隅一方,存在人才引进相对困难、土地等自然资源紧张、地方文化等非制度因素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等问题。但同时因粤东处在海峡西岸对接台湾的最佳位置,与福建的厦门等地接近,又与“珠三角”同属一省、政策对接无障碍而具备特有的后发优势。可见在地方人才培养上,粤东高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对经管类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要求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勇于创新,在培养体系构建、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等方面不断优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好用能干、品行兼优、热爱地方,能切实发挥效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院校经管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经过多年探索,韩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服务面向定位为主要培养适应广东省特别是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成为粤东地区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高地。学院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改革与探索的教学体系、考核评价方式、协同育人等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将传承潮商文化、富有社会责任感及鲜明地域烙印的应用复合型、中高级专业化职业经理人定位为人才培养目标,并进行了系列改革与探索。
  (一)加强对接地方需求的本科专业建设
  系统化制定本专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建立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的专业调整机制。一是处理好传统专业和新专业的关系,在优化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对新专业的建设审慎确定生长点,对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专业如审计学积极申办、大力扶持,加快发展。二是根据社会需求及学院实际,科学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大力发展重点学科和优势专业,构建以金融经济、贸易经济、财务管理、会计、审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主导的经济管理专业集群,逐步提升优势专业集中度,对专业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学院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努力推进地方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第一,以潮尚文化和创业学等课程为代表,建立可以彰显潮汕文化、潮尚文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逐步认同、建立和传承潮商吃苦耐劳、拼搏进取、诚信重义、感恩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第二,在凸显职业经理人的课程设置上,突出专业课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和课程教学方式。专业课以校外实训基地、校内试验示范中心虚拟实训、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校外讲堂、企业专业沙龙以及实地考察、课程调研、社会调研等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比整个专业课学分三分之一左右。第三,制定基于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探索对学生职业能力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培养岗位适应性强的学生。在评价标准上,将“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分别占比20%、20%、50%和10%,每项一级指标再设二级、三级指标,并标出各自的权重系数和评价标准。经过大学4年的学习和培养,学生需达各个指标要求,获取相应职业能力。第四,为每个专业制定和设计基本的职业发展路径,使学生明晰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第五,所有专业均设职业技能鉴定项目,计入学分。学生需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获取学分,取得毕业资格,实现毕业证、职业证“双证书毕业”制度。
  (三)建设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具的教师团队
  学院不断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通过内引外培,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占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同时,为强化学生与社会对接能力,学院聘用企业导师十余人,针对学生见习和实习环节进行社会需要职业能力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指导。企业导师同时承担部分课程和讲座任务,通过这些形式将企业运营与管理实际带入学生课堂。
  (四)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多样化改革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加强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别鼓励翻转课堂的设计和实施。突出“学习通”、MODDLE网络课程等现代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在考核方式上强调应用能力的考核和多样化考核,使调研报告、团队作品、企划文案、课程论文、创业文案、网络在线考核等成为考核方式的常态。
  (五)多维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校内,以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训中心实践教学等的第一课堂为主体,以专业技能节等第二课堂为助力,强化学生职業认同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学院与地方企业深入合作,对每个专业进行实习基地建设,使企业称为学院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并在各专业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学生广泛参与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项目建设和研究中,协助老师或者独立完成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提升自己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学院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形成对学生创业思维锻炼和基本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实践教学一体化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经过实践,学院2018届毕业生双证书率和就业率均实现“双百”,就业专业对口率高达915%。未来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会更加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强化互联网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进一步深耕细作,使得培养过程更加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且在评价监控体系上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确保体系的有效监督,实现对教学效果持续改善,为地方培养创新应用型职业经理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西川新经济下创新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
  [2]程春梅,邸彦彪,张晓芬本科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独孤昌慧,刘恒“互联网+”下的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3)
  [4]于子冬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策略[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2)
  〔本文系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创新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粤高教函[2016]236号)研究成果〕
  (李迎旭,韩山师范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8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