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现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院校管理类专业来说,与工科类学生相比缺乏显著的专业技能优势,目前其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以点带面,将工商管理专业培养人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到其他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然后提出构建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一、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职院校也是根据这个目标进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虽然愿望很美好,但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层次却有很大差距,这里当然有学生自身的素质原因,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层次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质量也会有很大差距。高职院校憧憬好,而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结构乏味单调、理论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也是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一)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实战经历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实战的经验也十分重要。在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会有短期实习的安排。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实习的态度一般都是敷衍了事,找了实习工作单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认真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更有甚者,通过一些自己的关系,找到工商企业给自己的实习证明盖一份企业公章,照几张虚假照片,再编造一份假的实习日记,在老师这儿就可以蒙混过关。的确,这样也可以获得学分,殊不知,在欺骗老师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浪费了这大好的实习机会。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实战经验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的现象。
   (二)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力度欠缺
   高职院校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取其他院校有益的发展经验,并将之运用到自己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之中。然而,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只有少部分院校之间会有沟通和交流的经历,并把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作为培养方案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更多的高职院校没有与其他院校沟通和交流的经验,甚至同城之间高校的交流都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也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滞后。
   (三)课程设置合理度欠缺
   课程的设置也是相当有学问的,除了教育部要求必须设立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与经济管理学院一般要开设的课程如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外,其他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之后确定。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不断修改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经世致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术根据当今社会和经济学发展情况,开设一些更实用的课程,例如,工程项目融资、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等,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毕业之后的求职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
   (一)明确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院校本学的定位,将管理类专业定位为培养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专业性强、能够提升社会发生的人才培养基地。另外,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需求为依据,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二)不断优化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设置必修课以及选修课体系,其中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选修课则由多个和管理系统知识相关的专业模块组成。设置公共基础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管理学内容;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管理学科领域中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主干课设计在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而设置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这对于促进职业化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职业化培养为基本导向,建立以专业课程实践、实训以及实习相结合的实践培养体系。在课程实践方面,应该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体的教学阶段所占比例不少于30%,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堂实践的时间;在学校实训方面,应该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采用模拟实验、调研考证、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习方面,通过建立有效校外实习基地,或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有效的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创业实践活动。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大量的教学信息动态化、直观化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另外,在教学考核評价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采用开卷、闭卷考试、论文、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管理类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需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个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让学生在有利的环境中成长,回报社会,也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牛晓萌.基于素质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基金项目:课题编号:lnccjy201836 项目名称:四制协同下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我校保险专业为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89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