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优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管理类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更好地对接社会企业,从而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此,高校与企业之间必须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明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综合人才;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管理类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学校完成教育目标,企业得到人才支持,可谓实现双赢。本文先分析了管理类专业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模式 管理类专业 教学 优化
  一、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1.创造良好环境以支持管理类专业课程改革
  应用了校企合作模式之后,高校管理類教学就能准确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前提下,制定并具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该方案,管理类专业课程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扭转以往单一按照教材、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而教学的传统现状,缩小人才在高校输送和企业接纳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有效对接。另外,在了解了企业运营方案之后,能够发现其中有利于教学的内容,然后将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部分而纳入教学过程。从高校视角转变为企业视角,更能树立精英人才标准,打破人才培养的千篇一律状况,真正满足企业所需。
  2.推进管理类专业教学内容的转化
  高校课程教学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实现多领域融合,如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相结合;教学的体系和学科建设的相结合;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相结合。[1]应用校企合作模式,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能够通过企业提供的软硬件条件和相关资料,在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中,更加形象具化地吸收接纳,从而进一步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管理类专业来说,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完整的经验运用传达,应用了校企合作模式之后,相当于拥有了传达的途径,不仅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而且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率也能得到普遍提升。
  3.优化管理类专业课程建设
  应用校企合作模式之后,管理类专业采取了新的考核体系,以此更好地呈现实践教学成果,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掌握教育和培养方向,另一方面则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校企合作对高校设置课程会产生重要影响,引导高校基于经济通过合理方式与企业管理建立联系,并将企业文化精神和管理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另外,对于学生而言,企业明确所需人才的标准之后,学生就能据此调整自我,结合自身比较适合的企业管理方向,有针对性地专项学习和强化。企业课程的适当加入,也是优化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有效手段之一,打造传统教学与现代企业教学的双层嵌套模式,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课程学习感受,既强化的传统教学效果,又能够持续加强学生对动态发展的企业的了解。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管理类专业教学优化策略
  1.构建校企合作积极环境
  该合作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是高校和企业,目前比较推崇的形式是中国校企合作委员会。其主要由高校的教师、管理层以及合作企业负责与高校对接的相关人员组成,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管理校企合作所有事宜。当然,委员会只是一种形式,除此之外均以学校和企业为双主体,以促进管理类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并顺利就业的合作方式,都可适当单独或综合构建。面向社会的企业,对社会所需人才准确定位,进而将其传达给高校,便于高校调整专业与课程,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优化教学课程改革,构建课程教学项目等。
  另外,企业也可以选取管理类知识和能力较强的优秀工作人员,到高校通过讲座、模拟演练等方式,为管理类专业学生传授经验;或是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为其讲解企业的文化精神、业务知识、发展状况等,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运作概况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宣传企业。
  2.共同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高校与企业各具优势,前者能够开展较高水平的理论研究,而后者则具备成熟的实践条件和经验,两者的联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联合,恰恰符合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所以,建议双方合作构建实验教学基地。利用这个基地,企业可根据自身运行情况设置管理模拟实践项目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利用在高校日常学习中掌握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有利于同时强化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除了能够获得来源于现实的教学案例,丰富和活化传统课堂教学之外,也能在引导学生处理企业管理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实战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从而更准确定位企业人才需求。对于企业来说,则能够共享高校的先进实验设备和研究队伍,由此为所需研究项目配备了专业的软硬件条件,更能在学生参与管理实践过程中发现优秀人才,提早为企业空缺岗位物色后备人选。另外,高校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直接用于企业的管理类活动当中,减少企业进行技术研究所需费用。[2]
  3.建立健全定向培养管理类人才体系
  经济社会日趋复杂,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如何才能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关键决定因素之一就是高素质与强能力兼具的专业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才往往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利益[3]。考虑到企业正常招聘和试用周期较长,且最终不一定能够留下长期发展的优秀人才,因此建议企业与高校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和定向输送相关协议,以强调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企业科学发展为目标来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符合企业所需的相应技能。如此一来,毕业后的学生,不仅具备了管理类知识,而且熟悉合作企业的运行状况,基于此,企业可自行从合作高校挑选所需岗位人才,而高校也可将合作企业的空缺岗位信息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自主选择。这样,不仅高校完成了人才培养任务,而且满足了企业人才所需,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可谓一举三得。
  结语
  对于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而言,引入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切实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学生、高校与企业的共赢。为此,高校应在考察、筛选社会企业的基础上,多与合适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便于学生进行就业实践,创造优秀人生。
  参考文献
  [1]曾宪宁.校企合作模式下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路径[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43-46.
  [2]陆晓峰.经济管理教学中校企合作模式的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445.
  [3]张蓓.校企合作模式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路径选择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4(22):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