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平面软件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存在差距,为了改变现状、缩短这一差距,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平面软件课程也要做出改革,才能真正使课程和企业要求对接,使学生学习和工作“零距离”。文章主要以应用型本科视觉传达专业软件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教师培训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课程;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目标。然而现状是:高校应届毕业找工作困难,抱怨学过的知识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需要重新培养,这就是学校和用人单位不能实现“无缝对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推动将产教融合与学校深化改革相结合,切实的把办学重心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上来,转到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上来。面对这样的形势,在企业人才需要目标指引下,对软件教学进行改革,形成一套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实现校企双赢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参与课程设置
  课程是一切教育互动的核心,课程改革首先从课程设置入手。软件课程中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能够掌握哪些技能、需要具备怎么样的能力等。企业能就课程设置提供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并为课程设置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提供咨询。多年来工作在一线的教师缺乏对项目课程的准确认识,没有突破学科课程的束缚,要改变现状打破“闭门造车”的状态,走进企业、邀请企业专家进行探讨,建立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合作。具体要以实际需求为本,校企共同制订教学大纲;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构建技术应用能力为最终目的的理论教学和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双轨并进的课程体系。
  二、调整教学方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强调的“应用”,并不是指简单地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或是“以学代工”,而是要将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专家请到课堂,并让学生能走入一线岗位,实现“学—做—学”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与企业要求真正的“零距离”。因为只是靠课堂上的讲授那只能是纸上谈兵,课堂教学并不能真实反映一线工作的实际状况,缺少了企業的依托,多数高院校无法形成以突出应用、突出技术的办学特色。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改变教学方法,在不能时时进入企业一线学习的实际情况下,可以将企业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在实现案例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学到了技能,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实施教学计划。软件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明晰整个工作任务的流程,完全按照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保持工作状态。主要把握几点:一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二是有目的的培养学习者个性的发展;三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四是强调反馈、分析和思考、;五是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1.组织团队,任务剖析。让学生组织团队,学会对任务进行剖析,开展市场调查、资料搜集,进行可行性分析,完成前期工作。
  2.确定流程,合理分工。经过第一步任务剖析,讨论确定整个工作流程,按照任务进行合理的分工,包括出方案、版面设计、制作、评价反馈等。这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控制过程,高效运作。整体把握整个任务流程,每个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的部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提交碰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4.自我反思。对于反馈意见,进行思考并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进行自我反思。
  四、考核、评价
  期末考核邀请校企合作企业的专家全程参与,让团队成员制作演示稿,分析、讲解团队的整个工作流程和最后的成果展示,汇报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考查学生独立性、责任心和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社会性学习情况,以此作为成绩评定的标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应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矛盾。以实践性问题作为促进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两者整合的中介或载体,从问题中引伸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再用实践去印证理论,从而有效的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整合,对促进学习者技术实践能力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五、教师培训
  教师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力量,也是课程改革的直接执行者。目前,高校在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进程中趋于缓慢,这里面隐含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较弱等方面。
  1.建设满足“产学融合、校企合作”要求的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建立高校教师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建立企业“双师”培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对从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从而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素质。二是通过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培训计划,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学习锻炼,将最新的技能要求和行业标准带回课堂。三是要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培养专业和学科带头人,造就在行业和区域领域技术应用及科研方面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聘请企业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校讲课或开设讲座,也可聘请其它院校退休的资深专家、教授帮、带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
  2.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做科研相当于是对教师本身的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缺少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就不完整,因此科研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产学研结合如果缺乏科研的引领,安于现状,没有创新点提出,很容易被社会淘汰,会限制高校企合作朝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以视觉传达专业平面软件课程作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改革研究的实例,希望从课程改革入手,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让学生、学校、企业“共赢”,从而突出应用型本科突出应用、突出技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艳.试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迷.2018(11):207
  [2]罗莎.基于校企合作平台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7(1):217-218.
  [3]张红军,张波.校企合作培养软件人才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7(1):116-117.
  [4]陈伟,左艳.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性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2):115-116+142
  作者简介:黄丹(1984—),女,广西崇左人,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