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丽明

  摘 要:在线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和趋势,据此,对我国高职院校在线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进行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在线课程;问题;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7.076
  1 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都在不断探索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的颁布,更加有力地推动着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打造平台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和资助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不少学校還购买了超星公司开发的“尔雅”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的学习。当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在线课程资源改进课堂教学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和趋势。
  2 在线课程的特点
  基于网络资源的在线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和自主性。在线课程利用互联网和视频、桌面共享、文档共享、网上互动、网上试卷为一体的多功能网络直播平台,学生通过此平台进行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基于网络的在线课程有以下特点。
  2.1 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都不一样,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在线课程方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化选择,方便学生对课堂理解不充分的内容进行多次学习、个性化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
  2.2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在线课程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便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程。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手机,随时地进行课程学习。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课程,十分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3 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好的在线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有音视频、文字、图表、课件、布置和批改作业,师生、生生互动等,形成一个立体的超时空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4 教学管理
  在线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访问次数、学习时长、完成作业与测试情况等等,让教师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同时,题库建成之后,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测试,测试成绩自动生成,教师可以将测试设置成可做很多次但每次领取的是不同的测试内容。这样,有的学生为了求得一个高的分数,会积极主动进行多次测试,直到分数让自己满意为止。这种教学成绩管理方式,通过学生不断做练习的过程,达到学生学习、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高的分数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带来的劳动强度。
  3 高职在线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线课程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笔者从调研结果和个人实践情况来看,在线课程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课程的设计开发吸引力不够强
  和班级面授不同,在线课程需要学生一个人连续投入较长时间独立进行学习,这对高职院校现在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艰苦的事情,缺乏老师面对面的监督,没有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没有同伴的交流和讨论,在这种情景下,学生很容易分心,学习难以坚持。这就需要课程设计富有吸引力,通过生动有趣的各种素材的组合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就目前大部分教师建设的在线课程,由于时间、精力、信息技术、能力等的制约,建设起来的课程还达不到吸引学生的程度,有的甚至就是把教材变成了电子版形式,把PPT搬到线上而已。
  3.2 课程的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各高职院校都鼓励和要求广大教师建设在线课程,每个教师手上大都有一门在线课程在建设,有的甚至有两门课程在线建设,所以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上百门甚至几百门在线课程。虽然,各学校都成立了在线课程管理机构(一般划归教务处管理),但要求教务人员既要负责通识课程的教学运营管理,又要负责校内在线课程的运营管理,工作任务大。另外,管理队伍专业程度不高,对在线课程建设上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在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
  3.3 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服务不够细致
  在线学习情景下,学生和老师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没有面对面情感的交流,所以,有些在线课程的学习策略指导,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和评价,学生信心的激励都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学习主动性不强。
  3.4 课程的适用性不足
  目前的在线课程虽然不少,但对学生来说,适用性依然不足,课程内容较难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被迫选择的课程对他们缺少吸引力,容易造成学习倦怠感,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5 学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
  虽然各学校都在鼓励和倡导教师建设在线课程,也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但是除了学校重点建设的在线课程外,一般校内在建的课程基本没有多少激励措施,也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具体的指导。要做好一门在线课程,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中,教师的获得感和回报会更大。教师对在线课程投入不够具体表现为:与学生互动程度较低,对学生的问题、作业、需求反馈不及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等等。所以,要想教师有建设在线课程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4 提高在线课程质量的建议
  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本还取决于教师,在线课程教学效果如何,也主要取决于在线课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为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培训,提高教授在线课程建设的技术和水平
  在线课程不是把书本的内容搬到网络上,也不是把课堂上用的教案和PPT搬到课程网站里。一门好的在线课程,“能唤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并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享受学习带来的自然的兴奋。”(萨尔曼·可汗)。在线课程是集教学过程、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学习资源于一体的整体课程。如何正确设计和开发一门在线课程,如何使用各种音、视频软件为课程服务,如何利用各种APP辅助课程教学等,都是在线课程需要研究的。总之,在线课程建设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教师有很多新东西需要学习。所以,学校应面向在线课程建设的老师,推出一系列针对在线课程开发、建设、使用的培训研讨项目,提升教师在线课程建设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提高在线课程制作的效果,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也提高课程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加强管理,提高在线课程管理的有效性
  在线课程的管理可分为三个层面:学校层面、系院级层面、授课教师层面。学习层面不仅仅要进行学分管理,还应加强在线课程的开发、建设、技巧的指导,组织培训和研讨,制定激励政策,引导审核和审批在线课程的开发,不仅要鼓励教师建设必修课,也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兴趣和需求,开发和建设选修课在线课程,增加在线课程的适用性和多样性。系院级层面应加强氛围的营造,也可制定自己部门的激励政策,定期检查、评估课程建设和使用情况,了解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督促和提高教师建设在线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层面,教师是在线课程具体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在学校、系院两级的推动下,教师应加强在线课程的使用,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督促学生学习和完成各项作业、测试,对学生的提问及时进行答疑,经常组织群里对不同话题进行讨论,奖励课程学习活跃者,并对不积极学习的学生进行監督和鼓励。课程结束的考核评价做到公开公正合理。
  4.3 加强对教师的激励评价机制建设
  一般来说,重点专业的主要课程或者拟将推出参加评选比赛的课程,学校才会十分重视,并有较大投入。其他课程则得不到合适的关注,更得不到资金投入。教师在在线课程建设中遇到技术问题,也不知道向哪个部门求助。我们都知道,要建好一门在线课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学习软件的应用,视频的录制和编辑,研究教学内容的管理、布局,题库的建设,还要及时和学生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等等。这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还得不到明显效果,引不起学校领导的重视,远不如发表一篇核心文章或做一个课题来得实在。同时,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教师也会显得力不从心。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教师在在线课程建设上,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总之,因在线课程的突出优势,使其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经过这几年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大面积铺开,让每个教师都能得心应手地开发建设和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里面有政策扶持问题,各级领导重视与否问题,也有建设和使用者能力的问题。不管怎样,基于网络资源的在线课程都是未来学习者学习的新模式、新趋势,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雷晓艳.尔雅通识课程在师范类院校的应用现状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16,(10).
  [2]陈志琴.大学在线课程学习行为及改进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11).
  [3]刘潇.基于网络资源的院级在职研究生在线课程管理与设计[J].科技教育,2011,(11).
  [4]吴祥恩,陈晓慧,吴靖.论临场感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6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