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金持有水平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现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贯穿企业生存发展始终。由于信息不对称、税收等各类外部因素的存在,持有现金可以为企业提供日常生产经营的必要支出从而避免一定的外部筹资成本,也可以满足企业对外投资需求。但是,过量持有现金可能导致现金闲置或者是经理人的自利行为。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对现金管理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现金持有水平;公司治理;现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9-0087-02
   一、现金持有的必要性
   现金持有不仅影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而且还关系到筹资、投资以及股利政策等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企业一旦现金持有水平过低,可能会失去有利的投资机会,更糟糕的是出现资不抵债、“套牢”,进而引发企业破产倒闭的财务危机。获取现金也需要相关筹资成本,对现金的利用还要考虑到现金的机会成本。
   对企业股东和债权人而言,现金持有影响到他们的股息收益水平和投入资产的安全性;对企业董监高而言,他们对于现金持有政策的落实,一方面可以体现出现金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更传递出企业资本结构以及公司治理水平;对市场监管者而言,对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越发了解,越可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保证市场的有效合理配置。伴随着新兴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金越来越向上市公司集中,加强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认识,可以更加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二、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企业规模和成长性
   在公司规模方面,大企業相对小企业来说,企业管理愈发透明,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较小。股东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会更偏好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而经理人则受制于股东的意愿,现金持有处于较低水平。此外,用债权筹集资金具有税盾效应,于大企业而言,公司的管理水平较高,面临的经营性困境和财务危机的几率不大,经营状况较平稳,国民信赖度较高,企业出于成本的角度考虑,没有必要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即使出现危机或者有更大盈利的项目,企业也可以通过债务融资去获取现金,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小企业,企业的信用没有大企业强,一旦行业市场出现动荡或者运营项目失利,若现金持有水平不够极可能现金断流,偿债能力失去保障。此外,经理人会出于自身的业绩考虑,自动规避收益不确定性的高风险行为,转而将企业资金投向稳健的短期收益率高的项目以维持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
   成长性也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企业增长机会越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因为在成长性较强的企业,一般相对来说是规模还不大的企业,企业面临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需求大。当企业筹集不到所需资金或拒绝高成本外部融资时,只能选择放弃更优的投资机会。并且,高成长性企业面临财务危机的几率更大,一旦资金断流,企业的成长性会快速下降。为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经营困境,企业有必要持有大量现金来增强财务柔性。而且外部投资者可能对经理人看好的投资项目产生分歧,经理人为避免这一状况发生,可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其偏好的投资项目去持有大量现金。
   (二)公司治理
   1.外部治理因素
   (1)法律环境。企业所在地的法律制度对债权人的保护程度决定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债权人希望企业可以如期还债,所以保护程度越高,企业基于自身考虑会留有相当规模的现金水平以应对风险。然而,在投资者保护制度相对完善的地区,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这是由于企业所在地的法律制度对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影响企业的代理成本,法律保护程度强,股东对企业持有的现金有更大话语权,经理人的自利行为减弱,这就会促使经理人选择股东偏好的投资决策项目或者是将多余现金以现金股利的形式发放出来,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降低。相反,对投资者保护程度低的地区,经理人会基于偏好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企业持有大量的现金,可能会使因市场变动或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降低,代理人也不用担心因为缺乏偿债资金而使公司面临危机进而破产。
   (2)宏观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受到国家相对强势的宏观政策的影响。国家每一个一五计划都会对某个行业进行重点扶持,给予税收或土地等政策的优惠,带有较为明显的产业导向色彩。据上文所言,现金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成长性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所以,对国家政策有所偏向的行业,其成长性较强,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企业处于行业优势,面临更多优异投资机会,企业要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打败竞争对手,就要取得更优的投资机会,而这需要企业持有大量现金。同时,这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偿债压力,避免出现财务危机。
   2.内部治理因素
   (1)经理人持股比例。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经理人与股东是不同的利益主体,纷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经理人在开始管理公司时持股比例较低,但随着持股比例增加,经理人会慢慢站在股东角度行事,二者利益会逐渐趋同,经理人会降低持有现金的水平来减少代理成本。当经理人持股比例达到某个点,对企业拥有一定控制权,其极有可能直接按自己意愿处事,持有大量现金来创建自己的企业帝国。若经理人持股比例到达顶点时,其也成了公司的大股东,此时经理人会从股东的立场出发减少现金持有水平,把现金投向长期收益率高的项目。
   (2)股权集中度。经理人与股东之间存在代理问题,而企业解决代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对经理人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使经理人从事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在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普通股东持股动机可能仅仅是通过抛售赚取差价,对监督经理人的行为严重缺乏积极性,经理人则会因为缺少监管,基于自利行为而持有大量现金。相反,在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大股东所获利益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他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会更有效监督经理人,在降低无效投资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抑制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若大股东的权力过大,拥有企业大半控制权时,可能与经理人共谋,滋生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增加私人利益,也就是霸占公司财产,而“积累大量现金”就是一个方法。    (3)董事会规模与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也是监督经理人自利行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若董事会规模庞大,成员众多,各司其职,董事会会议精简有力,上行下效,整个企业组织合理运作,对经理人的监管作用增强,会降低经理人的现金持有水平。相反,若董事会规模较小,人员不足,做出决策的能力下降,董事会屡次开会,决策滞后,治理效率下降,监管缺乏效率。经理人会因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到位而无所束缚,按照自己偏好持有大量现金。
   三、企业现金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一)提高现金利用率
   企业提高现金利用率首先要做好现金预算管理,对资金需求进行滚动预测,对加工成本费用、购买固定资产、人工费用等进行合理精准预测。其次,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资金进行管理,摒弃传统的人工管理,加强公司与银行的对接工作,确保资金合理利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缩短应收款项收款时间,增加应付款项付款时间。同时要降库存,及时更新或更换机器设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严格信用标准。最后合理运用债务杠杆,适当提高借款比例增加现金,同时可以增加流动性较強的投资以备不时之需。
   (二)加强现金的集中管理
   上市公司实行分权管理,部门的分割层次过大,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少常常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失真,不能及时有效地对现金进行监督管理,但这样的分权管理已经不适应对现金的要求,所以对现金实行集中管理已经势在必行。首先,对现金进行初步估计,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权益比重,确保现金最合理的持有规模。第二,设置专门资金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对现金的准确计量实现现金保值增值。第三,拓宽现金运作渠道,提升零散资金的合理使用效率。
   (三)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经理人有企业控制权,可以支配企业的资源,对公司发展创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与股东权益维持高水平相关。工资、福利等物质奖励不仅是首要前提,而且要和公司高管、职工的工资水平拉开距离,其目的不言而喻。货币性奖励是必须的,精神奖励也不可缺少,比如劳模、优秀经理人等称号,有时这些精神奖励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物质奖励的弊端。此外,股权激励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让经理人在公司的成长壮大中得到应得的利益。但是也要防止过犹不及,既要增加代理人的积极性,使其对企业的工作更有激情,也要防止代理人的野心膨胀,对企业造成伤害。
   四、结论
   两权分离后,企业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经理人个人价值最大化是经理人与股东的一个博弈行为。企业的规模和成长性、公司内源治理和外源治理都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重要因素,且条件不同,对现金的需要量也不相同。但归根结底,还是二者的博弈行为。笔者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提出提高现金利用率,加强对现金的集中管理以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希望可以对企业的现金管理产生益处。
  参考文献:
  [1] 蔡卫星,曾 诚,胡志颖.企业集团、货币政策与现金持有[J].金融研究,2015(2):114-130.
  [2] 贺 琛,罗 琦,余 晴.制度环境、管理层权力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5(8):163-166.
  [3] 陆正飞,韩非池.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经济效应?——基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重角度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3(6):43-60.
  [4] 卢卫青,王新红.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1(9):75-76+82.
  [5] 徐新华,王怡鸿.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2(8):160-163.
  [责任编辑:金永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0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