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微媒体社交网络日渐充斥着青年人的生活,逐渐形成一种新型文化——微文化。大学生是“微文化”传播的最活跃用户群体,在日常交往和适应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热衷于通过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微文化”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微文化 大学生 价值观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微文化”集合了精神价值和思想价值观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传播个体既是传承者也是创造者。一方面,微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从微媒体上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思辨能力的同时促进身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特殊的个性心理,其判断能力较差以及文化信息的良莠不齐,微文化也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对处于“微时代”中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新时代网络文化视域下“微文化”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的探究,在充分熟知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对目前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三观的现实状况,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和现实研究,并就其存在问题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展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以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研究现状
  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且无一例外对微文化的意义、影响等进行了宏观研究,微观分析不到10篇,他们对策研究较为传统。本研究针对微文化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形式、功能和对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填补微文化对大学生三观影响专题研究领域的空白做贡献。在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影响对策上,目前许多学者仅限于围绕政府与学生自身来展开研究。而本研究则立足于微媒体与微文化产品制造商两个方面来展开探讨,提出整合传统媒体与微媒体,提高微文化产品制造商道德修养从而进行微文化产品的创新的建议,初步解决了本研究的论题。
  三、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
  针对此次课题,我们在本校随机抽样200人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以下现象:对于“微媒体”这个概念,近六成的大学生熟知,并在生活中充当者信息接收者这一角色。虽然他们每天花费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但不同的微媒体平台使用频率却存在明显差异,像QQ、微信普及率达到100%,但斗鱼等直播平台只有30%。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近50%的大学生会在各大微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感觉微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会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使用各大微媒体时会用思辨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但在享受微媒体带来的及时、多样的信息之余,由于其中信息数量之大、内容之繁杂,便很难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值观的形成。
  如何规范现有的微媒体平台,促进微文化的有效传播,在调查中87%的大学生表态,大学生应当首先对自己提出要求。其次,社会也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其他团体也应当为充分发挥微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点,使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做出努力。
  (二)天印南工程采访
  通过对“天印南工程”负责人员的咨询采访以及后台数据显示,本校学生对于校园重大活动关注度很高,在及时了解到校园资讯的同时参与到其中去,能够很好地增进大家对于校园的理解度,更深刻地感知校园。 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想对该平台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时,可以通过后台发表自己对活动的意见、想法,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便于大众间的信息交流。
  但正是由于它的受众性广,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公众号平台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大家都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交流沟通,大量不良信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其本身又缺乏对信息的准确判断,极易受到所传递的文不良观念的干扰,引起人格扭曲。
  由于新媒体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和极易被复制的特点,有害信息在网上滋生蔓延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传统媒介。网络舆论极易成为整个大学生信息舆论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同时,有些时候为了使推文的内容变得更易被在校大学生所接受,只一味强调趣味性,而忽视了实用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主要由宣传意识比较强的同学当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辅助管理员管理和维护好微信公众平台。届时管理员安排工作人员审核宣传文稿并把消息推送至广大用户。不断剔除公众号中不受大众欢迎的内容和信息,让正确的信息、知识和价值观得以传播。
  (三)高校教师采访
  1.学习成长
  微媒体加强学生与社会信息、同学、世界等多方联系和分享,学生可以快速咨询老师问题并得到及时的回复,就像建立了一个专业的成长平台。大学生借助微平台可以随时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微平台中的信息数量庞大, 大学生只需要利用移动客户端,就能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 使核心价值观资源使用率提高。另一方面,传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主要依赖于新闻、杂志、报纸和教师的讲授, 教育资源总量较少, 更新速度较慢, 时效性较低。微文化的信息资源获取途径广泛, 可以对碎片化信息进行整理, 大学生只需要在检索栏输入关键词, 就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微文化传播方式较多, 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相应的内容。除此之外, 微文化信息传播没有局限性,学生借助微平台可以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数据信息, 提高了学生知识储备,培养了学习自主性。
  总的来说在“微文化”的影响下,大家的学习观甚至就业观都得到了一定的教育和改善,利用微媒体,不断地充电,丰富自己。
  2.价值观的建立
  在微文化生态背景下, 高校可以借助网络构建微平台, 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播核心价值观, 不仅可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例如, 某高校在微平台构建中, 主要从构建官方微博和建立微信公众号方面进行。高校组织各学院优秀教师在微博中进行政策的积极讨论, 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并且教师的言论可以对学生思想起到引导作用,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增强学生与大学的沟通习惯,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 使大学生思想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存在问题
  目前微文化带来了很多优势,但如何将这些优势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与此同时, “微文化”传播的监督和管理中也存在着不良的“微内容”。对于信息传播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利用软件技术进行为内容的过滤和筛选,构建校园“微文化”建设,才能最终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
  ①提高自身修养,学会甄别,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②对于某些敏感性信息,不要随意发表自己的感想,切勿盲目追风;③端正心态,认真对待媒体,禁止发表消极言论。
  (二)高校微媒体传播平台
  ①增强用户粘性,可以对内容分类分层筛选,特色化,专业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吸引度;②保持原创性,对需要转载的内容进行专业化处理,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③自媒体运营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④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利用软件技术进行为内容的过滤和筛选,减少不良“微内容”的传播。
  参考文献:
  [1]赵莉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高教学刊,2017.
  [2]马云霞,张军成.“微文化”对高校育人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张明平.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
  [4]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風险与价值引领[J].中国青年研究,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2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