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失焦现象及其治理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些年,后真相时代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后真相时代下,新闻舆论呈现出一大重要特点:舆情的多元化发展。这也带来了舆论极易失焦的后果,使网络舆论引导成为新的难题。因此,从后真相、舆论失焦的概念出发,结合近几年的热点事件,阐释后真相时代下舆论非理性、舆论主体多次转移、网络刻板印象固化等特点,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媒体、受众、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最后分别从政府规范、媒体职责、受众媒介素养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更好地规范舆论环境,促其良性发展。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舆论失焦;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6-0176-02
  新媒体赋予普通网民自由发声的空间,技术赋权使得公众从以往的模糊之众转变为人类舞台表演的实在个体,社会万千个体和传播网络中无数节点力量被调动激活。在后真相的趋势下,对关键事实的探讨,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众情绪的发泄、自媒体的流量先行以及舆论焦点的多极演变[1]。在此背景下,网络舆论环境呈现鱼龙混杂的局面,干扰媒体正常的议程设置,因此加强舆论与舆论引导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特征
  “后真相”的本质含义是:传播主体将情感化、带有偏见和指向性的表达传递给受众,而非对新闻客观事实的呈现和挖掘,偏离事件的原本真相,造成舆论理性的缺失。“后真相”在不断解构新闻传播行业一些基本原则,挑战人们对新闻本来固有的认知。同时,它还重构着人们看待新闻传播的视角,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许多不可把控的变量[2]。
  (一)民间舆论场崛起
  在新媒体出现前一直是传统媒体为大众进行议程设置,进而引导舆论,掌握着大众舆论的特权。如今这些都被打破,微博、微信朋友圈给予每个人自我展示与传播的舞台,人们可以自由地对事件进行传播与评价,其形成的舆论力量已远超传统主流媒体。纵观诸多舆情事件,大都遵循着“网络引爆话题→传统媒体跟进报道→政府做出应对”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二)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增大
  网络舆论具有突发性,长则几天,短则几小时,上传到网上的事件就会引发广泛讨论,形成舆论。同时,网络舆论具有自发性。在网络社会,人们发布信息表现为分散化、碎片化、公开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检验信息源真实性,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形成甚至与主流媒体相反的见解。在此环境下,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大,舆论引导难度加大。
  二、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失焦现象
  舆论失焦是指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在发表舆论中偏离主要事实讨论的一种不良现象,即指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的话语权逐渐显露,主流舆论在众声喧嘩的干扰下传播和说服的力量削弱,导致舆论偏离事件的根本性问题、偏向情绪化发泄的一种舆论表达现象。如果舆论失焦现象不得到及时制止,将会使得舆论环境失去理性、秩序,呈现舆论失态。因此,必要的治理与规范势在必行。
  (一)舆论表达存在非理性现象,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相较于诉诸理性的公众,群众可能带有“乌合之众”的色彩,被群体压力与力量所裹挟极易走向群体极化和网络巴尔干化。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也容易使网络成为人们发泄负面情绪的收容所,同时也给肆意用语言伤害别人的键盘侠以可乘之机。人们在网络上的表达过程中,容易因为从众心理而出现非理性现象。因此在后真相时代中,群众反思与选择的力量仍然有待检验。
  (二)舆论批判主体的多次转移
  后真相时代下,公众身处信息泛滥冗杂的环境,新闻的碎片化传播成为主要形式,于是,受众们的情绪便在媒体们议程转移中不断发酵,导致舆论的焦点一次又一次转移。例如,在“山东空姐滴滴遇害案”事件中,舆论的矛头从对准嫌犯到批评滴滴平台的不作为、再转移到对侮辱案件女主的“二更食堂”公众号的声讨,舆论焦点发生了三次转移。但是,对于该事件的深入思考却没有更多涉及。
  (三)网络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固化
  网络上的不良舆论不仅对个体会造成影响,还可能带来相关群体的污名化,激发甚至强化某类群体的刻板印象的形成。对于一个新闻的展现来说,人们第一眼见到这个题目或者新闻,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看法来评价此事件,这就导致了大众忽略客体差异的现象[3]。
  在当下热点事件中,但凡出现诸如“女大学生”、“富二代”等关键词的时候,总会掀起舆论浪潮,偏离议程,而集中于发泄对该群人的情绪、意见。比如前不久发生的埃航客机遇难事故中,舆论焦点从对失事飞机设计缺陷的拷问转移到浙江遇害女生个人背景的讨论上,更有甚者对遇难者恶言相向,严重偏离了舆论议程的轨道。
  三、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失焦形成的原因
  (一)自媒体的流量先行和议程设置的倾向性
  在新闻生态系统的行动者网络当中,自媒体作为重要主体之一依托于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所进行的文本实践对当下公共传播时代影响深远。从近年来发生的诸多事件来看,当下许多自媒体为了博得注意力,经常出现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框架来报道事件,通过煽动公众怨恨、悲愤等情感形态,进而引起大量阅读量。
  (二)网民的情绪先行和媒介素养的缺失
  后真相时代下,网民对自身情绪的跟从压过了他们对事实的求证与考量。在情绪的主导下,网友总是能够找到那个最适合发泄情绪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受众媒介素养的缺失,更是使得造谣、辱骂、贴标签等现象频频出现。
  例如2017年“辱母杀人案”事件中,不少网民表态请求判当事人于欢无罪,更有甚者提出“当社会把你逼到了走投无路,记住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引起大量点赞转发。实质上,这些网友并未真正了解事件本身,也未查阅相关法律,只是盲目跟风地发泄情绪,缺乏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三)网络“把关人”的缺失
  传统媒体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把关”生产,而新媒体情境下自媒体自行放任,社交媒体无人监控,整个网络环境“把关意识”缺失。
  例如,去年5月发生的“女童王凤雅之死”事件中,网友对医药费最终去向、男女平等等话题进行讨论,更有甚者为吸引点击率,将话题转移到女童的不公对待上,煽动受众情绪,使得舆论焦点多次转移,真相一次次反转,后真相时代下的舆论特征呈现地淋漓尽致。究其原因,若是及早有“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审核、调查,便不会出现这样的舆论焦点的偏移。
  四、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失焦现象的治理对策
  (一)政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营造文明干净的舆论环境
  1.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
  政府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时刻掌握舆论动态,有利于及时了解突发事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防止谣言和不良舆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舆情监测制度,例如,对自媒体内容进行全天候跟测,对爆点舆论提前预警。其次,构建舆情监测工具,可着重培养舆情分析师,设立舆情分析专业,使得舆论监测队伍不仅具有对舆情规律判断的能力,还具有对舆论事件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引导的专业能力。最后,不仅要对舆论发展趋势进行关注,更要关注事件背后的规律、深层次问题。
  2.掌握舆论主动权,加强主旋律的引导和社会价值引领工作
  随着受众权利的提升,网络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虽然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观点的自由碰撞,但也逐步危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的主体地位。舆论环境呈现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各执一词的现象。为避免舆论环境出现混杂纷乱的情况,政府要加强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各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弘扬正能量。
  (二)新旧媒体各司其职,共同营造良好舆论话语空间
  1.传统媒体利用自身优势树立权威,提高公信力
  社会信息传播系统的定盘星依然需要主流媒体来守正持中。在后真相社会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及对偏颇观点的纠正对主流媒体提出更大考验。传统媒体大部分为主流媒体,受党和政府直接监管,信息相对真实准确。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坚定自己的新闻立场,真正做到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出现舆情危机和谣言时主动掌握话语权,在舆论引导中担负相应的责任。
  例如,今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对此次事件舆情传播中出现许多幸灾乐祸的言论,如“这是火烧圆明园的报应”等激烈言论,以至舆论一度失焦。对此,《新京报》、圆明园官方微博纷纷发声,认为所有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都值得我们去爱护,在勿忘国耻的同时也应呵护文化,引起网友们的一致点赞,舆论被拉回主流观点。可见,主流媒体应懂得自己的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引导舆论。
  2.自媒体坚守基本新闻道德规范,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統一
  目前自媒体种类繁多,竞争激烈,其在实现其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坚守基本的新闻道德底线,切不可单纯为了阅读量诽谤谩骂,或者为了迎合低级趣味内容低俗、毫无价值。在新闻传播中,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自媒体打造自身品牌的规范做法。
  例如,今年1月《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刷爆朋友圈,而后该文被爆为虚假创作,是一篇披着社会思考外衣,实则为煽动人们情绪的流量文章。随后,作者咪蒙道歉,并永久注销公众号。可见,自媒体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切不可为了一己私利丢失了媒体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职责。
  (三)受众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
  1.提高对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人云亦云
  受众要想真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看到新闻时先检查信息是否完整,并思考假如不完整该事件缺少了什么?第二,做到每次问自己该事件的信源是谁,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他?第三,该事件可能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者解释吗?如果长期以此种辩证思维方式训练自己,必然能提高面对热点时的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2.理性参与热点,避免过激不良言论
  一旦有热点事件爆出,当下许多网友便会纷纷直接对其进行转发、评价,甚至不去顾及事件真伪,不进行事件本身思考,而是一味发泄情绪,表达愤怒、讥讽、辱骂等不良情绪,致使事件发酵到已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网民们在参与舆情事件讨论时,应先调查清楚完整事件经过以及真相,再去做客观意见的发表。
  3.端正公共传播时代个体行为
  当下网络上出现的许多不良言论,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们三观不正确。例如,“埃航失事”“长春长生问题疫苗”等事件中,人们脱离事件本身,对当事人的私生活指手画脚。我们更应看到,治本之策是提高公共传播时代公民个体的媒介素养。在舆论场多元意见交锋中,受众还需在信息和观点的接触上主动寻求自我突围;此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些负面导向的公号或文章走向信任崩塌的坟墓,也不失为一种对公民信息阐释能力和媒介批评能力的提升与锤炼。
  新媒体为后真相时代舆论失焦现象提供了肆意生长的土壤,构建和谐理性的舆论环境仍需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在具体面对时,通过理性把握舆论特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媒体间各司其职共同承担责任、受众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将不利因素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使舆论环境最终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陆佳怡,孙志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1.
  [2]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3):28-33.
  [3]  周文昊.浅析反转新闻中的舆论失焦现象[J].传播力研究,2018,(2):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35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