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索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会计在国内外的需求都比较大,本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基点,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探讨,意在寻找适应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会计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会计专业从性质地位到实际需求,都首当其冲的为这种模式做出了表率。
  一、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
  会计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十大热门职业之一。在这一宏观形势下,培养出既能通晓国际会计准则,又对国际惯例熟悉,还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实用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基本职业能力、岗位基础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考虑到会计专业的国际化性质,基本职业能力除了包括会计基础知识、运算能力、电算化处理能力以为,还涵纳了商务礼仪、英语交际能力。
  岗位基础能力主要是针对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划定的,如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纳税申报、税收筹划、文字语言组织。随着会计工作外延的扩大,提供资讯和技术支持、财务战略规划、国际化服务也被纳入到岗位基础能力中。
  职业发展能力是基于政策变化和经济发展提出的动态培养目标。它考察的是会计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会计适应外部环境,保持发展后劲的能力。
  (二)综合素质
  严格来说,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划分并不明确,两者更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外延比基础能力培养目标的外延大。其除了考察学生可见的知识与技能,还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协作精神、法律意识等,同时鼓励学生考取珠算证书、外贸业务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通过大范围的学习,全面理性的看待会计这一职业,顺利从事该项职业。
  二、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毋庸置疑,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实践作为第一导向,希望借由职业教育的改革,实现人才综合素质培育的提升,因此,基于国际化的视野,确定培养的轴心,注重有效因素的融合,成为培养过程中的关键词。
  (一)确定培养中轴
  所谓中轴,就是一切教育工作都要围绕着中轴展开。在中外合作的方式中,中轴指的是基础能力,而基础能力则是根据大量的市场调研得来的。对照学生毕业后走上的工作岗位,一一罗列出该岗位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以模块的形式组织起来,连接成为培养的“中轴”。例如点钞、小键盘录入等虽然是极为细小的工作技能,但是也需要罗列出来,成为中轴上的一个培养点。
  (二)整合有效因素
  中外合作办学在无形中扩大了办学范围,让内容元素更丰富,元素整合也就随之而来了。首先在教材的使用上,需要时时和国际标准保持一致,这就使得使用海外的优秀教材、及时更新中方教材成为一项常规工作。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从过去的理论演授变为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讲授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培养模式中的主体。再有,教学计划也需要变成工学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将半工半读、顶岗实习列入到学期教学计划中,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去企业相关的会计岗位实习,并将实习评语换算成相应的学分,计入学生的总成绩中。第四,引入中英文两套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拟训练,真实参与到会计业务工作中,深刻挖掘中外合作教学的优势,从国际化的角度理解和从事会计工作。
  (三)扩大培养领域
  复合型是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中外合作的课程模块至少需要构建三个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这三个领域相互渗透、相互递进,成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更适合自己从事的职业。让会计专业的对口单位扩大。有些学生在使用国外教材、观摩国外案例的过程中,英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转向从事商务英语,也说明了中外合作办学对于人才培养发挥的是积极的作用。
  三、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改革建议
  中外办学也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在班级的设定、课程的开展上至少要预留出两个方向,一是毕业后就业,二是毕业后深造。深造又分为国内深造和国外留学。因此,教学必须保证中外教学体系的衔接,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会计学知识,并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在班类的划分上极其细致,如就业班、留学班、升学班等。这些班级都要开展主干课程,即公共课程,它包括了经济法、会计法、税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国际贸易理论、审计学、会计实务学等。就业班还会再开设各种职业资格的培训;留学班则侧重西方经济学、英语等内容的学习。这种有明确培养方向的课程教育,能够提高教育的产出率。
  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各占比50%,但是为了强调学做一体化,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如《基础会计》课程虽然属于理论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带领学生来到会计的工作现场,直观的认识学习凭证、账簿等实物,最大程度的模拟真实的会计工作,提高理论与實训能力,因此课程成为体系化后,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就不应该再“泾渭分明”。
  结语:综上可见,在我国经济活动愈频化、经济改革愈深化、经济贸易愈繁化的今天,探索会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优化了会计专业的人才质量,还会成为一种有益的经验得到推广,推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宗民.中外合作办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与保障措施[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4):26-30.
  [2]顾香.中外合作办学中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474.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简介:王泽昊(1998.7-),男(汉族),山东省淄博市人,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同林路山东工商学院西校区国际商学院会计系;第二作者简介:王思懿(2000.1-),女(汉族),黑龙江宁安人,本科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596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