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设备“零故障”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通过加强设备检查诊断,降低设备故障频率;分级分类加强设备维保,确保设备本质安全;强化设备管理创新,提升设备可靠性,建立设备“零故障”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各项指标,促进设备向零故障迈进。
  【关键词】设备管理 零故障 管理模式
  设备“零故障”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设备管理理念,是以“零”为目标全力杜绝设备故障发生,维持高效、稳定的生产秩序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具体实施措施包括以下设备监督检查、设备维修保养、设备技术革新以及设备经济管理等方面。
  1加强设备检查诊断,降低设备故障频率
  设备检查是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通过点检,设备管理者、操作者可以做到对设备心中有数,也就是设备受控,只有真正有效的掌握了设备的状态以后,实现优化检修和预防修理才有了扎实的基础。
  1.1推行设备点检标准化
  设备检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检查重點在哪?各部位怎么检?怎么检查效果最佳?等等都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规定与要求。因此,我们在队周检、班组日检、岗位随时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自检、互检、专项检查、剖析检查的点检机制。同时根据日常设备巡回检查表,结合生产实际,分析设备常见故障,完善“十字”作业和设备点检目录,制定《班组日常巡回检查表》,对点检内容、周期和标准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尽可能量化,对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明确,点检项目和内容更加具体,突出了重点检查点,完成设备点检的标准化管理。
  1.2强化设备技术监督与检测
  首先加强设备现场检查工作,注重提升设备性能,强化设备运转检查。通过到设备运转现场对设备的运转技术性能、运转状况,以弥补现场静态检查的设备状态信息不足的问题。通过检查设备的行驶状态,判断设备传动性能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次,完善关键设备的技术数据检测跟踪工作,充分利用各类检测仪器,做好设备的跟踪监测和不定期检测工作,建立设备检测档案,不断积累资料和经验,开展设备的故障预防和预测,降低故障,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检测仪器的作用,确保检测仪器达到满足生产需要的目的。重视油水润滑和设备状态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的分析手段,不定期的对设备的润滑油进行检测、化验、分析,杜绝不合格润滑油的使用,达到按质换油的目的。
  1.3完善设备检查评估机制
  为检验设备点检成效,通过制订实施监督检查细则,进一步建立健全设备检查管理达标体系,完善设备检查达标管理工作标准,以达标管理覆盖设备点检管理。同时紧密结合设备点检机制,实行定人、定设备、定岗位的责任制,开展设备点检考核验收,把设备年检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设备验收成效为考核依据。通过检查验收对查出的设备隐患、点检漏洞划分为A、B、C三类,按照设备的种类新度系数分类纳入月度绩效量化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要求操作人员限期进行整改,复查若出现未整改情况将依据《设备绩效考核细则》,对操作人进行经济处罚,发现点检管理工作较突出人员进行奖励。
  2分级分类加强设备维保,确保设备本质安全
  设备的维修维护是保证设备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建立以预防维修和定期维修为主的全员设备维修的设备维护制度,深入抓好设备维修保养这一最基础的工作,依靠全员参与的设备定修保证设备周期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性;设备定修与生产组织紧密结合,实现资源、能源和设备能力的最佳配置,既能使设备的技术状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又可实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1构建多级设备检修体系
  即时性检修管理一一在建立一、二级点检的基础上,对操作人员和监督检查人员的点检发现的问题安排时间或利用待派时间予以实施,以维护设备的可运行性。定期检修管理一一根据检修计划安排对设备进行平常无法进行的带有月修性质的检修和设备部件定期更换。将此轮生产过程中点检发现的问题、且未能在即时性检修中处理的设备隐患进行维护。设备抢修管理——在生产任务繁重,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紧急处理和修复,以期在故障发生后尽最短的时间恢复生产。
  2.2抓好设备润滑“五定”工作
  润滑是设备维护保养重要手段。在设备的润滑中主要做到细化职责和制定润滑标准,做到“五定”,即:定人员、定时间、定注油点、定油量、定油质,使岗位人员明确所属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油种类,做到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专责。
  2.3实行设备定期维保
  针对设备老化严重问题,我们在落实设备“预防修理”机制和应急“快速抢修”机制的基础上,严抓设备保养维修,本着“既不影响生产进度,又能在第一时间维修”的原则,提前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利用生产间隙进行保养维修。同时,为解决保养维修的质量问题,设备必须鉴定验收,确保设备维修质量达到运行标准。
  3强化设备管理创新,提升设备可靠性
  3.1将创新与改造适时融入设备维修之中
  设备越老化,制约生产的“瓶颈”越多,技术改造的空间越大,关键是有没有灵活的思路和巧妙可行的办法。要彻底摒弃“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老思路,改变“复旧如新”的老办法。同时,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规定“提出一个表扬一个,采纳一个奖励一个”,提高员工创新、改造积极性,纷纷动脑筋、出主意,用新办法解决老问题。
  3.2树立改进性维修观念,不断完善设备性能
  在维修工作中,要树立改进性维修观念,使修理与改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完善设备性能,用不断的持续改进代替设备小修和中修,尽可能避免设备大修,从而在设备的寿命周期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用价值。明确设备管理的目标,即“零停运,零故障,零维修”。要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大量的抢修时间。
  3.3建立健全设备健康档案,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
  为确保设备“健康指数”保持良好状态,要通过规范设备的使用,精细设备维修,为每台设备设置“病例档案”详细记录设备各部位、配件的详细指标参数,以此作为设备跟踪的基础档案。针对设备信息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以设备信息数据库的规范为重点,在“完整、齐全、准确”上下功夫,确保信息库的数据与实物相符,真实快捷地反映设备运行静态、动态数据信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设备是可能实现终生无大修的,而实现寿命周期维修为零也是完全可能的。正基于此,通过实施设备“零故障”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设备管理各项指标,促进设备向零故障迈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597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