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明睿 许敬莹 毕然 吴一明 冯丽华

  [摘要]“互联网+”移动医疗App是现代信息科技与现代医疗的结合体,其产业发展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调查了解用户的使用过程和反馈情况,分析当代移动医疗App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探索这类App产业未来的发展策略,为以后我国开发移动医疗类App产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优劣势;发展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9187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和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各类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医疗手段也随之发展。现代移动医疗应用(Modern Mobile Medical App,简称“移动医疗App”)也正在不断地被人们熟悉和接受。根据中国最大的电信与无线增值领域行业门户艾媒网中的一些调研数据显示,当下中国的移动医疗类型的App产业发展已经达到了两千多款,[1]并且功能类型也十分丰富,如寻医问诊、预约挂号、线上购药、药品查询等。然而现阶段却还没有一款能够同时满足患者和医生的移动医疗App。
  1“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定义及特征
  11“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定义
  “互联网+医疗”是指凭借互联网平台,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通过与传统医疗保健服务的深度整合形成的新型医疗保健服务的总称。“互联网+”可用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物管理、个人健康等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之中。“互联网+”医疗可以理解为医疗服务领域拥有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于缓解我国现存的许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有关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有利于患者及其家属以最短的时间、最简洁的模式获得其所需要的医疗卫生方便的服务;有利于建立一级诊断,双向转诊,快速分治,初级分级诊疗模式等。
  12“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特征
  121方便快捷,学习成本低
  在医学知识普及面窄、研习成本高以及医患间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易使用性和方便携带性是移动医疗App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质。通过各种移动医疗App,用户可以快捷地寻医问诊、查询各种关于医疗保健的知识,甚至可以接受个性化的健康专享订制服务。入门简单、几乎无学习成本已成为移动医疗App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特征。
  122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产品类型多样
  与传统的医疗器械研发和上市需要巨额的投入不同,移动医疗App的技术壁垒及资本壁垒相对较低,大多数为中、小科技企业以及少许个人开发者,使得移动医疗App的产品呈现出功能和类型的多样性,满足用户对于健康的不同需求。
  123更新换代迅速,需要持续高度创新
  与传统的医疗器械相比,移动医疗App的产品升级较为迅速。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者能够迅速地作出反应并且对产品做出更新换代,以提升其竞争力。
  2“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发展的现状
  21“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使用现状
  经过一系列的抽样调查,发现关于移动医疗App的使用方面,大多数的患者及患者家属比较满意,尤其是对于在线问诊和预约挂号。在以前,任何疾病都需要去医院排队挂号问诊;而现在,如果是小病,可以直接利用App上的在线问诊功能,如果是较为复杂的病,还可以用这类移动医疗App来进行专家预约挂号,是非常方便的。
  通过调查发现,使用者中中年人的注册数量最多,其次是老年人和青年人。这类人一般都是患者家属的身份,为他们的父母或子女进行问诊。而且这类App内会有部分医学常识和养生知识,知识的普及也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22“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反馈情况
  在经过大量的App数据调查后发现,用户最不满意的地方在等待回复的时间过长、付出的金钱与回報不成正比。据许多用户反映,描述完病情后,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得到回复;部分医生在咨询时收取大额诊疗费;有时通过移动医疗App进行预约,到达医院后,医院不承认该预约,引起患者经济上的损失,导致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不信任,恶化了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由于一些医疗App的误诊,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形象已经在大众心目中地位下降。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多数为患者对其病情的描述不明确,在App中获得的信息又相对有限,所以存在对少数个体的医治不够完善的现象。就目前国内的环境来看,我国的移动医疗App的管理系统不完善,限制了这类App的发展,许多医院并不希望共享患者和医师的私人信息,也使得全国各地App厂商与卫生机构的协作仅局限于地方区域,无法全国共享。
  3“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的优劣势情况分析
  31“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优势
  与传统的挂号排队相比,预约挂号登记更加节省时间,患者操作既可在家中完成,也可在医生出诊的任意一天进行预约。在到达医院后,患者直接到对应科室进行候诊,利用线上缴费的功能,直接从支付软件进行支付,缩短了患者在各个医疗窗口奔波的时间。如果是在一些医疗水平非常有限的地区,一些疑难杂症难以治疗,这时就可以通过移动医疗App的在线诊疗功能对其进行诊治。
  常见病可以通过在线医疗手段,与医生交流病情,节省双方时间和缓解医院压力。诊治结束后,也可通过一些网络上的购物App进行医疗相关物品及药品的购买。
  32“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劣势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概率也随之提高。有的地区由于欠发达导致存在信息缺口限制,患者与医生的信息交流也存在障碍,导致医生获得信息不全,进而可能导致误诊。
  “互联网+”移动医疗App最擅长的地方就在于医学常识的科普和一些小病的诊治。但这种简单的问诊模式并不适合所有的病症。没有专业的辅助检查会存在误诊的风险。我国现行的所有有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都未涉及移动医疗App的范畴,这就给患者、医生、医院和投资者很大的压力。在医疗行业,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来协助医生做出临床决策。但随着医疗数据传输的次数增加,其泄露的可能性就随之上升,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会给现阶段的医患关系带来不良影响。   在移动医疗行业医生资源匮乏。主要体现在:首先,优质医疗资源难以获得,移动医疗企业想要获取优质医生资源困难重重。其次,尽管部分医生在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但由于各种的限制导致其参与度低,实际参与使用的医生仍寥寥无几。
  4“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
  41“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发展困境
  411应用界面过于混乱,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由于移动医疗App本身的特点,能够带动一整套经济产业链:从在线问诊,到出售药品,再到各种医疗相关产品的出售,这就导致了整体的界面充斥着各型各色的广告,使人眼花缭乱,导致了用户体验感差。
  412产品种类繁多,质量无法保证
  现如今,我国的移动医疗类App已经超过了2000款,但其质量并不能保证。许多App都存在着问诊困难,卖药急速,经济目的明显,但诊疗水平较差。近年来存在误诊的情况,引发的确诊率低也是当代移动医疗的一大困境。
  413法律并不完善,医生和患者都得不到保障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移动医疗App的相关法律法规,医生的权益和患者的安全都无法保障。且对于线上诊治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如:出现误诊、个人信息泄露、恶意攻击等。对于患者还是对于医生双方都是安全隐患。
  414线上医生过少,患者等待时间过长
  我国“互联网+”移动医疗App的各项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个科室都存在缺人的情况,使得在线诊疗的医师不足,无法确保时刻都有医生来服务患者。
  42“互联网+”移动医疗App产业发展策略
  421简化移动医疗类App,使设计更加亲民化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上升, App过于复杂的设计不利于使用,所以移动医疗类App应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以便用户操作。
  422加强宣传移动医疗App教学
  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下,多数用户已经对移动医疗App的操作有了基本的认识,我们要通过宣传,引导他们使用移动医疗类App挂号、买药、预约等线上操作。也给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排队挂号,提高就医效率。
  423加强平台管理,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各个移动医疗App平台的管理,保护患者与医生的个人隐私,创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完善各项法律法规,让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法可依,给诊疗过程提供基本保障。
  424拓宽医师资源
  针对医生资源获取难的问题,首先政府要完善医师多点执业制度,明确各利益方医疗风险划分问题,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配套政策,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进程,盘活医疗资源。[2]各大医院需要转变服务模式,扩大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向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注入高质量的医师资源,大力提高和增强网络医疗相关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3]
  5结论
  目前,我国移动医疗App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优势上,它为我国医院减轻负担,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促进市场流通;劣势上,由于我国移动医疗App产业尚在起步,法律不健全,监管不严等都是面临的难题。只有在优势上不断努力创新,缺乏及不足的地方努力改善,完善法律,加强监管,提高在线医疗水平,才能净化移动医疗App产业市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促进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艾媒网2012—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年度报告[EB/OL].(2013-04-19)[2014-01-12].http://wwwiimediacn/36625html
  [2]胡善联.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障碍与可行路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1):5-7
  [3]李洪磊,王强.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7):54-55
  
  [基金项目]牡丹江医学院第八届大学生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831)。
  [作者简介]陈明睿(1998—),男,满族,辽宁葫芦岛人,牡丹江医学院本科麻醉学学生;许敬莹(1997—),女,汉族,山东人,牡丹江医学院本科麻醉学学生;毕然(1997—),女,汉族,辽宁义县人,牡丹江医学院本科麻醉学学生;吴一明(1997—),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牡丹江医学院本科麻醉学学生;通讯作者:馮丽华(1985—),女,汉族,牡丹江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06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