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环境审计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雅静

  摘 要:面对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问题频发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决策部署的重大部分,在继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后,环境审计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但是,目前就我国而言,开展环境审计仍处于初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的研究还是实务成果都相对有限,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现状,从而揭示其在审计体系、审计依据、审计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拓展环境审计的研究成果,同时促进我国环境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审计;审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7.049
  0 引言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在求进步、促发展的过程中,饱受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被透支的困扰,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成了全球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如何求得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如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减少浪费?各国学者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纷纷开始探索不同的方法,以期望能够最大程度减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环境造成的伤害。1992 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NTOSAI)呼吁各国最高审计机关从环境视角开展审计工作,环境审计业务由此产生。虽然我国审计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同时也被赋予环境责任,取得初步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许多经验需要借鉴。此外,近年来,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号召下,环境审计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环境,但正如其他新兴学科一样,环境审计自其产生之日起就饱受各方争议,关于其必要性、实施效果、成本效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从环境审计入手,通过剖析我国环境审计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其应用情况、面临的发展困境,找到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发展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望能够有效解决环境审计发展的一些问题,为推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1 环境审计概述
  1.1 环境审计的概念
  与传统审计业务不同,环境审计是这样的一种审计活动,它是以国家审计机关、內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为主体,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环境审计从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审计的监督范围,将其与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低碳节能等新理念相联系,赋予了审计更加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新使命。
  1.2 政策背景
  随着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问题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凸显,推动着环境审计主题被各国提出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也不断提出一些高质量发展的新观念、新理念,低碳经济、绿色GDP、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工作的实施,无疑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为了推进其更好发展,我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为促进环境审计的发展保驾护航。2018年6月19日,审计署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结果,除了长江经济带专项审计之外,我国全面推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系列举措还将陆续落地,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生态环境审计正提速加码,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2 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
  环境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它的发展无疑会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有利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环境审计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审计的发展面临较大的阻力,具体问题如下几点。
  2.1 环境审计没有形成有效体系
  审计的基础是会计。对于环境审计而言,它的基础就是环境会计,但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环境会计尚未形成规范的核算体系,很多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缺乏统一性,这就为环境审计的开展造成巨大障碍,另外,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备,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业务时缺乏政策指引和行为导向,由此导致环境审计在实务应用中困难重重,规范性不足。此外,由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很多人对于环境审计的概念及重要性没有充分理解,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也不够重视,这无形中增加了环境审计中的阻力。这些都导致到目前为止,我国环境审计仍没有形成有效体系。
  2.2 环境审计的依据仍有欠缺
  审计依据是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判断审计客体行为规范的准绳。环境审计与传统审计业务相比,除了一般性规定外,有其特殊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环保政策、环境法规、环境标准、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等。很显然,环境审计的依据比传统审计要复杂,它的复杂性就体现在对于依据当中的一些内容很难进行精确的规定,比如环保的效果、环保的成本、环保资金的运营等,这些概念往往难于定量进行评估,数据本身带有主观性,另外,我国尽管在不断修订《环保法》,但法规仍然不够完善,仍存在亟待补充修订的部分。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使得环境审计的依据欠缺,不利于其在实务中的应用,也无法做到像传统审计业务那样规范健全、流程完整。
  2.3 环境审计方面专业人才不足
  环境审计的发展对于从事审计行业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熟练掌握传统审计业务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对于他们对环保技术知识方面的涉猎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开展环保的工作并不算长,环境审计的实施就更短了,处在审计行业的专业人才大多是财经专业毕业,拥有过硬的会计、财管、税务、审计知识,但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方针、标准缺乏相应的了解,而环保工作专业性较强,涉及面较为广阔,整个行业缺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3 完善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措施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结合环境审计的具体特点,本文提出如下解决途径。
  3.1 建立有效环境审计体系
  构建有效环境审计体系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具体如下:(1)加快环境审计立法进程,借助法律手段,为环境审计的发展保驾护航。我国在环境立法上与西方国家差距明显,目前两部指引审计行业发展的法律《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都没有对环境审计做出明确的规定,环境审计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法律的明确指引。国家审计署可以适时推动立法、法规的修订,为环境审计奠定更加坚实的法治、法规的基础。(2)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以此推动我国环境审计体系的构建。一方面可以利用媒介,加大对环保概念的宣传,使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同时提高企业积极控制环境成本的动力,以增强其自愿实施环境审计的意愿;另一方面,注意环境审计的常规化,将其融入财务审计、绩效审计中,不断扩大审计的范围,促进审计发挥更为有效的监督作用。
  3.2 推动环境审计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提升其实务水平
  我国开展环境审计的时间相对短,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把先进的经验融入我国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环境审计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具体如下:(1)鼓励专家学者加强对环境审计理论的研究,特别是要在审计依据、审计程序等方面结合环境审计业务的具体特征进行方法的创新;(2)结合环境要素确认、货币计量方法、评价指标应用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结合修订补充环境审计的工作指南,以提高其在实务应用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审计应用于环境会计的实务水平。
  3.3 重视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环境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环境审计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财务、会计、审计技能,更对其环保技术知识的掌握提出较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环境审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广度和深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胜任能力的高要求,这也是当前,环境审计人员执业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当培训若干具有此项新技能的审计人员,承担环境审计的新任务。具体如下:(1)通过标准化课程设计的方式构建审计人才完备知识体系。将环境审计纳入到审计专业的课程标准内,成为审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对象;(2)建立环境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培养环境审计业务的专业人才;(3)定期开展环境审计专业技能培训和交流会议,促进行业更好发展,保障专业人才对于知识的更新能力;(4)借力外部专家,提供环境方面专业支持,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沈丽丽.环境责任视角下审计监督全覆盖实施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8):114-115+124.
  [2]王洪亮.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如何深化环境审计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203-204.
  [3]袁睿,黄碧玲.市级水污染防治审计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9,(09):25-28.
  [4]潘颖,张宇舟.綠色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9,(04):31-34.
  [5]杨杰.对构建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几点思考[J].纳税,2019,13(23):117-118.
  [6]付媛媛.中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J].财会通讯,2019,(22):123-126.
  [7]何仪.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198.
  [8]姜昕,赵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7):104-105.
  [9]叶鹏.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3):141-143.
  [10]周晓东.浅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115-116.
  [11]徐燕玲.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当代农机,2019,(06):72-7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02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