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与防范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维廷

  [摘 要]如今,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增强自身的成本优势,普遍采用外包生产和产品多样化的运营举措,供应链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如何识别供应链中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简要阐述供应链风险的概念,探讨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就如何防范供应链中的风险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为相关工作者人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因素;防范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供应链管理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现代化企业的重视,科学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途径。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供应链涵盖从产品设计、采购到货物送至客户手中的全部环节,需要涉及多级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供应链复杂且冗长,特别是在市场全球化、产品与技术生命周期缩短的背景下,供应链的关系日益复杂,再加上供应链所处的市场环境变化加快,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着诸多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质量是影响企业健康运营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识别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防范,减少风险对供应链的影响,以此来降低供应链管理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是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1 供应链风险
  所谓供应链风险,即是指导致企业处于供应链失控或停滞的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供应链风险不仅仅存在于供应链本身,如供应链中的信息交流不通畅,还可能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如自然灾害等。供应链最初的定义是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与销售的形式再传递到终端用户的过程,就传统的角度而言,供应链仅仅存在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面,资源利用效率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的定义也逐步延伸到了其他节点企业的关联上,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的网链,转变为了网链关系的概念。供应链风险存在着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化企业必须要善于识别存在于供应链内部与外部的风险,发现供应链风险点特征,采取有效的方式防范风险,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此来实现供应链的健康良好运作。
  2 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2.1 供应链外部风险
  供应链的外部风险又被称为环境风险,在供应链管理中,环境风险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的管理质量,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环境风险的发生,如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实施、市场结构的变化致使市场环境不稳定,突如其来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同时还有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供应链外部风险,如战争、恐怖袭击等。实质上,供应链的外部风险是很难预测且不可控制的,而且供应链的运转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企业管理供应链的过程中,需要以准确的预测需求为基础,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直接增加了预测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市场需求的预测难度,很有可能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消费者需求之间产生偏差,销量下滑就会出现货物积压的现象,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经济波动也是供应链外部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市场需求通常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企业则会按照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的库存量,更好地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经济波动是一种常见现象,在经济衰退时,市场需求有可能出现直线下降的情况,这样便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总而言之,供应链的外部风险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自然环境、政治变动、法律政策制度变化、市场需求和经济波动等。
  2.2 供应链内部风险
  供应链内部风险即是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因素导致的风险,通常情况下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组织决策失误。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会按照供应链运转的具体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以此来保障供应链的正常运转,但是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牵涉工作人员、生产设备和资金都诸多方面,任何一项决策失误都有可能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供应链中断的问题;其二,企业信用缺失。信用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是保证供应链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但是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是单独的实体,获取经济利益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目标,个别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有可能不按照合同上的要求进行生产,甚至做出一些损害其他企业利益的行为,如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只要企业违约带来的经济利益大于违反合同的成本时,就有很大的风险进行以次充好,为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其三,供应链物流运转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诸如原材料供应、配送、运输和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失误,直接影响着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失误的发生也会直接降低供应链的稳定性。
  3 供应链风险因素的防范策略
  3.1 准确识别供应链风险因素,建立健全风险危机应对机制
  毋庸置疑,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识别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首要任务,由于供应链风险因素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显著特点,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来防范风险因素,最大限度地将供应链风险因素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供应链管理人员要积极地了解市场发展情况,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促使了解市场需求与供应链风险防范有效结合起来,降低供应链风险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同时需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和供应链的运转状况制定出供应链风险的防范预案,在企业内部成立供应链风险应对机构,特别是在风险危机结束后,应该对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增强企业防范供应链风险的能力。
  3.2 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供应链风险防范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分享更加及时,有效降低了供应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质上,供应链涵盖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是有效保障物流与资金流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物流也是供应链运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这一环节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环节进行控制,以此来降低风险,减少发生风险的概率,有效实现对于物流环节的控制。
  3.3 建立柔性供应链
  供方和需方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供应链风险的一大因素,企業需要通过柔性管理,以此来消除部分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其一是要建立动态的合作伙伴关系,注重考核合作伙伴的各种能力,确保合作企业可以支持供应链高效运转,一旦发现合作的目标不符合预期目标,要积极地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其二是要建立多头供应链体系,为了增强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不被供应商企业所牵制,供应链上必须要避免只有一家供应商的情况,在保证供应商质量的基础上,寻找更多的供应商,避免供应链发生中断。
  4 结论
  总而言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化企业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供应链的传递性和复杂性,很容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供应链风险,企业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要准确把握供应链风险的内涵,有效识别出供应链的内部和外部风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范供应链风险,提升企业的产品供应能力,以此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健.大数据环境下的供应链风险管控[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0):60.
  [2]丁冬,杨印生.中国粮食供应链关键风险点的识别及防范[J].社会科学战线,2019(5):247-250.
  [作者简介]孙维廷(1999—),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在读,北京物资学院,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60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