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日渐的普及,自媒体为当代大学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而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也日益受到关注,已经成为成为了当下亟待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德育教学经验,浅谈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里健康素质,为网络教育与大学生德育教育能够有机的融合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媒体;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当下,民办大学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内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社会发展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微信、QQ、微博、抖音为首的自媒体代表,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睐,自媒体带给学生大量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种类繁多、内容斑杂对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明辨是非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需要德育教师去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对待自媒体信息,去其糟糠吸收精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教育特殊人群,他们受到时代的改革和高等教育深层次的影响,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还有需要面对寻找工作的压力,心理上有着诸多困惑,而大学生又是国家珍贵的人才资源,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备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不仅仅关乎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影响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故此,大学德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贯彻育人育德的教育方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心理素质、进而提升思想道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自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
  网络信息是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和传递的,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信息内容也比较个性化,因此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很多参差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具有强的误导作用,像一些新网、娱乐、游戏等界面都会存在其他端口连接,里面存在垃圾信息陷阱;像微信群里冒充任课教师,诈骗学生钱财;像以帮助学生为名义,引导学生网络贷款,使学生无法正确的对自己人生产生认知,喜欢好高骛远,遇到困难喜欢走捷径,甚至在少数情况下会去伤害他人。
  (二)网络社交导致现实交往能力障碍
  大学生对自媒体过分的依赖,对现实交往能力造成障碍。现阶段自媒体受到大学生的广泛青睐,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和发表言论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使用频率也逐渐的增多,致使学生过分的沉迷于网络世界之中,而在现实交往的过程中出现惧怕感和陌生感,对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三)网络虚拟性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
  自媒体中各大软件的目的也从最开始的解决人们实际需求,变成到现在以盈利为目的网络利益链条,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各大公司得到商业的转换,但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了挑战。类似微信传销、微信赌博、网络竞猜,给学生一种不劳而获的发财心理,甚至有的平台软件呼吁学生进行贷款,让学生提前消费的青春,使学生最终迷失在自己的欲望之中。
  三、自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的方法和对策
  (一)培养良好的网络习惯
  很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浏览各种信息,因此大学德育教师要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习惯。教师首先要学校内的网络进行净化,以防止学生浏览到不良信息,给与学生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而后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网络宣传,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甄别垃圾信息。例如,笔者就专门为学生甄别信息开展过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PPT课件,在课件之中先是为学生讲解不良信息的内容,还有不良信息的危害,而后將不良信息的一般在网络上出现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列举,像某个同学在一个视频网站上观看视频,突然一个弹窗广告吸引你的注意,虽然广告设计的很诱惑,但是你一点击进去就需要进行付费进行充值,用网络存在的实际例子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识别能力,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二)做好网络信息的选择
  大学生是缺少社会经验的特殊成人群体,在面对网络海量的信息时,无法有效的对信息进行选择。故此,大学德育教师要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导学生如何在信息查询中有效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够加以合理的利用。例如,在某次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德育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穿插一些信息选择锻炼,给学生一长串的语句,让其寻找相应的答案,像“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若西方文化的介入会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先让学生进行审题,而后帮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案例,引导学生在其中寻找关键词“西方文化”,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快速锁定自己想要的目标,抛弃不良信息与无用信息,增加学生的判断力和筛选能力,发挥网络的真正价值。
  (三)媒体和心理教育结合
  自媒体心理教育是指将传统的德育教育与自媒体有机的进行融合,利用自媒体的信息便捷和大量数据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是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而在此次之中,媒体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程度就是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注意除了网络,媒体除了新时代的电视、广播、电子书等电子传播途径可以与教学进行融合,还可以将报纸、图书、信件等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相互融合,从而利于多角度、多层次的融合方式提高结合的效率与程度,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激发但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学习兴趣,使大学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提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
  (四)健全自媒体保障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民办高校的重点也是难点,高校德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台一些学生自媒体运用标准,对学生行为规范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总结防止网络伤害的经验,使学生能够识别自媒网络中存在的不良信息。同时,教师可以在自媒体传播的信息中加以监督,发现学生在传播不良信息时要及时的加以制止。例如,在今年年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部分居心不良人员冒充教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起募捐,学生依照学校防诈骗指南对募捐渠道和钱款去向加以询问,致使骗子不能自圆其说,成功的防止了此次钱财诈骗。教师在刷朋友圈时发现学生在转发一些公众号的不实文章时,要询问学生对于事实了解的情况和信息来源,防止学生在无意识之中散播谣言。   (五)建立心理咨询的机构
  网络心理咨询机构是一种对于学生十分重要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如果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和思想困惑时,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与心理理疗师进行沟通,专业的理疗师的治疗方式也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本地资源联系当地的心理医生,联合构建一个网络线上线下的咨询平台,使大学生的在线上与老师交流完后,还可以在线下进行及时的沟通,让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选拔学生心理联络员。
  对于大学生德育教师而言,心理联络员可以在课上可以辅助教师讲解心理健康概念,在课下以学生的身份了解其他同学实际心理状况,是大学德育教师最得力的助手。最了解学生状况的还是学生,教師可以推选出班级同学一起完善德育课堂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保障德育课堂的顺利进行,学生心理联系员是德育课堂建设的一种,其自身在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观念沟通、道德示范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例如,在选拔学生心里联络员时,教师要秉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多数学生的支持下才能够当选,学生的行为习惯要良好,学习态度要端正,懂得团结同学礼让他人。在其他上学生遇到心理障碍和困难时,可以先跟德育教师进行沟通,让教师指导心理联络员如何安慰他人,用同龄人的方式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心理联络员不仅需要团结同学,还有及时与教师沟通,让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
  (七)加强新媒体监管监督
  正确的新媒体环境监督和信息监管可以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民办高校要严格制定新媒体监督管理制度,同时加深对学生的监管力度,渗透自我管理意识。首先,控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防止学生将大量时间荒废带娱乐上,其次,落实检察管理制度,不仅要对违反条例的学生进行处理,还有进行连带处理责任处理。最后将学生的微信号、QQ号、微博号、手机号进行统计,利用学校的官方账号进行添加监管,明确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自媒体给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高校要紧随时代的脚步,让学生在体会自媒体时代的方便快捷的同时能够将提升心理素质,懂得辨别网络信息,抵制网络上的消极想法,成为一个性格开朗,成绩优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阿勐,陈刚,杨盼盼,等.自媒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及应用分析[J].大学教育,2019,103(1):147-149.
  [2]吴松,矫丹.自媒体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2).
  [3]何科英.试论自媒体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186(18):260-261.
  [4]汪翠满,荣沁瑜,毛华萍.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74-77.
  [5]陈锦圆,孙梦,刘怒星,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8):161-162.
  [6]乔彬彬.自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人文之友,2019(13):119.
  [7]张松炎,牛书杰.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路径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9,610(3):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786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