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金融投资现状和改善发展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金融投资发展依然处于处级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投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针对金融投资现状提出了金融投资改善发展策略。
  【关键词】金融投资  现状  发展路径
  金融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流动性。金融投资主要是指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然后进行资源再配置和再分配,从而促使资源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重大变化,人们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升值,将动产以及不动产等资产拿出来进行集中和分配,并在该过程中获取经济收益。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国家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将所能支配的资金投入到某些项目中,在项目发展中获得投资收益。近些年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金融投资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但同时金融投资也可能产生难以估量的金融风险,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甚至会对国家货币储备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将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针对当前金融投资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采取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为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我国金融投资现状分析
  (一)金融投资者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较低
  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金融投资领域才开始逐步发展。由于我国金融投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吸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导致我国金融投资领域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我国金融投资者来说,受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其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虽然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经验,但是对于金额投资相关知识掌握明显不足,在具体的金融投资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没有科学的预见性和自己的主观判断,在投资中具有明显的跟风现象,对于势头向上的金融产品以及其他人大量投资的金融产品疯狂投资,而对于转头向下的金融产品及时退出投资。这种不成熟的投资表现一方面容易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的投资损失,另一方面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结构的不稳定性,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金融投资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相比实体经济来说金融经济为参与者带来了丰富的投资回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参与到金融投资活动中,各种金融结构以及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此目前我国金融投资结构开始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金融投资的主体主要为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后来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国家对于金融投资领域不断放开,从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以及境外投资者开始参与到金融投资中。近些年随着我国金融投资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投资结构已经开始从债务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为主的金融投资结构转变为信贷融资、股权融资、同业拆借融资、票据融资以及证券融资等多元化的金融投资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金融投资结构已经呈现多元化特征,但是依然滞后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实际发展,进而导致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融资能力较为脆弱,为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三)金融市场缺乏直接投资渠道
  现阶段我国金融投资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和借鉴投资两种方式,直接投资方式主要是指资金供需双方直接進行沟通,达成一致,然后基于相关的协议条款进行资金的融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资金需求者可以直接从社会上募集资金,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有股票、基金以及债券等。间接投资主要是指资金供需双方在金融媒介的作用下达成一致进而实现资金融通的方式,在我国银行贷款是最为典型的间接融资方式。虽然我国金融市场近些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整体来说依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依然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以及个人主要采用间接融资方式,但是间接融资模式下第三方媒介的介入会显著提高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风险。同时第三方媒介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营利润,可能会对市场信息进行误导,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比如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营销自己的金融产品,在对自身金融产品进行大力鼓吹和宣传的同时也可能会其他的金融产品进行诋毁和造谣,这容易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出现恶性的竞争,进而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四)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在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金融产品,但是这些金融产品虽然表面看起来名目繁多,但实际上不同金融产品之间大同小异,从本质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在收益水平以及抗风险能力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差别。金融产品的这种同质性难以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同需求人的投资需求,因此降低了金融产品对于金融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利于社会闲置资金的集中和再次分配;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快速稳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发展可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一方面金融投资者难以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金融投资项目,手中有大量的可支配资金但是无法投入到金融活动中;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为了各自的发展开展激烈的无序竞争。这就要求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形成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具体包括金融工具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创新等。
  (五)金融监管力度不足
  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由于同时兼具金融性质和互联网性质,其在促进我国金融行业积极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风险。虽然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来对其发展进行引导,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过快,导致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明显滞后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些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重复监管以及空白监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机构利用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开展违法违规行为。比如校园贷的存在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分业监管,在这种监管模式下不同监管部门之间容易出现责任相互推诿的现象,降低了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   二、我国金融投资行业健康发展策略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金融投资者的素质
  作为开展金融投资活动的主体,金融投资者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保障我国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在积极鼓励人们开展金融投资时也应该加大对金融投资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金融投资风险,树立良好的金融投资理念,从而降低金融投资中的盲目性,开展理性投资。对于金融投资者来说自身也应该加强金融投资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日常投资中多关注财经信息,加强知识积累,把握宝贵的投资机会,有助于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提高金融投资主体实力
  现阶段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意识还不够健全,应该将国家机构作为开展金融投资的排头兵,将国有企业作为开展金融投资的主体。在该过程中加强金融投资宣传,对金融投资市场的准入条件基于新的市场环境进行优化调整,积极鼓励私有资本参与到金融投资中,不断扩大金融投资主体范围,提高金融投资主体实力,为金融投资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可以更好促进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拓宽金融直接投资渠道
  金融直接投资渠道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金融行业的完善程度,金融直接投资渠道的发展和完善也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金融投资活动中。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直接投资渠道较为缺乏,因此我国企业和个人主要通过银行第三方委托进行投资。但是银行出于信息不对称考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投资活动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培养多种不同类型的投资主体,并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四)加强金融投资监管力度
  对金融投资进行监督管理是保障金融投資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投资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方面应该基于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特点采取针对有效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措施,消除监管空白地带,确保金融投资的各个环节均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金融投资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为金融投资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效保障金融投资者的利益,避免金融投资风险的发生。
  三、结束语
  金融行业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金融行业相对来说发展时间较短,依然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因此我国金融投资活动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国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金融投资者的素质和投资实力,拓宽金融直接投资渠道,加强金融投资监管力度,更好促进金融投资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崔英,袁晓赫.刍议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发展[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7):48-49.
  [2]孙飞云.加强我国创业投资金融支持对策的研究[J]. 港口经济, 2018(7):451-452.
  [3]胡尧.金融知识、投资能力对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配置的影响[J]. 中国市场, 2019, 992(01):19-24.
  作者简介:班登,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292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