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城市商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娟 胡洋

  摘 要: 文章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分析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重点分析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为探索面向非连续性变化环境的商业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思考。
  关键词: 广义虚拟经济;商业空间结构;立体交通网络;商业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 F71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48 (2020) 01-0013-05
  Study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 View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WANG Juan 1,2 Hu Yang 2
  (1.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Creative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2.Collo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 demand and the supply, focusing on the impacts of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network and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thinking for exploring the commercial spatial layout facing the discontinuous chang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traffic network, business infrastructure
  一、引言
  數字经济时代,城市商业具有显著的广义虚拟经济属性。商业与城市产生与发展唇齿相关,正如马克思高度概括的:“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发展要以商业为条件。”20世纪20年代,欧美学者开始进行商业空间学的研究,强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的促进作用,日本学者认为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聚集的过程。国内对商业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较为活跃,出现大量以中心地理论为基础的商业空间区位等级的研究成果。总体来看,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多从产业集聚、规模经济、交易成本、分工合作等角度展开,分析工具往往采用地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城市的“区位中心优势”转化为“流通网络优势”,商流和物流的运输成本、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幅下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驱动的商业活动不仅改变了成本、效率、产业链等,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与人的连接,从而使商业的虚拟空间结构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本文从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角度梳理商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和机理,重点考察立体交通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商业空间结构是指商业活动中供给与需求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在商业业态及其等级、规模、组织等方面的空间体现,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各种商业业态和细分市场在区位规模服务形式和总量上相互决定过程中的协调和冲突关系;二是,各种商业业态的规模等级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商业活动的物质形态、区位选择、商业活动需求等。
  二、需求侧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人口规模与收入
  城市人口集聚产生大量消费需求,人口规模和人均收入是影响商业空间结构最基本的需求因素。一方面,人口的集聚和分散综合体现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土地和交通等供给要素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口的消费需求是零售商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口空间分布和收入变化直接影响商业空间结构,即人口结构的变化能从商业供给和需求角度综合反映商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
  1.商业中心的多核化转变。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使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并细分,单一商业中心难以满足消费市场的结构性需求和总需求,市级商业中心由单核向市场定位不同的多核发展。
  2.商业结构的多极化发展。社会购买力水平及其投向,直接决定商品流转的规模、结构及商业企业的空间布局、规模和类型结构等。大型社区的建设和居住人口的聚集,使大型商业和社区型购物中心进入社区集聚,逐渐形成社区商业中心,于是形成由市级商业、次市级商业、区级商业和社区商业构成的多等级商业结构。
  3.商业中心的圈层化升级。人口增长促进商业集聚力的增强,使商业中心的辐射力随之加大,辐射范围的扩张使商业等级上升。人均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消费半径增加,促进商业中心圈层化升级。
  (二)消费者行为
  西方国家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相当成熟,“智能图”“活动空间”“消费者知觉、行为与零售区位模型”等极具代表性。贝里和盖瑞逊(1958)提出的三级活动理论第一次将消费者行为纳入理论框架,将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类型结合起来作为划分商业空间类型的标准,认为消费者会在商业中心产生多目的购买行为。后来的学者对消费者前往最近的商业中心购物的假设提出挑战,从而带动消费者行为学派的充分发展。   消费者的购物需求、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购物习惯或购物心理等因素与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商业中心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有很重要的影响。其一,消费者不同的购物需求体现不同的购物行为,从而影响城市中心商业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职能结构。其二,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商品需求的种类和档次,进而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业态分布和商业设施的建设。其三,根据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的一般规律,基于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差异进行分类是商业中心布局的基础,同时也反映商业中心布局的原始规律。
  三、供给侧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一)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的中心是提供社会有效供给的中心。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成本降低、城市竞争力提升等途径促进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陆根尧,2012)。根据区位理论,商业的集聚是交易规模效应及区位交易成本下降的结果;反之,人口集中的消费中心,促使商业交易在区位上集中而产生规模效应,促进单位交易成本下降和商业利润上升。
  1.产业集聚催生新的商业集聚。首先,工业化的技术创新及其溢出效应为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提供了内生动力,当一个地区或区域出现产业集聚,必然引起相关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聚,从而带动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流动,进而推动第三产业集聚。然后,要素的趋利性使新要素不断加入既有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更大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往往又因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等原因,向周边区域扩展,随着周边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临近城市中,类似的产业结构将不同城市联系起来,形成都市圈,从而演化出新的商业空间格局。
  2.产业集聚降低商业空间结构演化成本。一方面,集聚内因地理、文化和组织的接近性,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产业集聚的共享性有利于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使用效率的提高使投资的平均成本降低,有效推动生产和生活的分离,提高商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从现代经济角度来看,产业部门已突破物质生产领域,涵盖了全部国民经济活动。产业结构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或商业结构中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率和经济竞争力,改善产业布局,必然对商业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布局带来影响。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带动形成三种商业空间形态:一是,围绕大型居民区、学校、地铁站、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形成点状结构;二是,沿通达性好、流量大的交通两侧形成条带状结构;三是,在城市繁华地段由众多点状、条带状商业中心区连片形成面状或块状结构。
  (三)商圈体系
  商圈体系指多种业态、各种规模商业企业在特定空间范围的聚集体。城市内大小不一的零售集聚构成零售商圈体系,商圈体系的空间移动轨迹形成城市商圈空间结构演化。
  1.零售网点的集聚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零售商业市场竞争效率、规模效益和组织化程度。商业网点的集聚必须与人口、交通相适应。
  2.商业规模。商业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系统所拥有的构成商业生产力的各要素的多少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经营服务能力的大小。主要包括从业人员、占用资金、企业营业面积、设施先进程度等。
  3.经营效率。坪效即单位面积经营效率。商业经营效率与商业网点数和商业内部管理经营有关。对于同样的产出规模,区域内或精确到商业街、商场所用的商业网点数越多,经营效率就越低;反之,在规模相同的商业区,商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产出越高,零售总额越大。
  (四)立體交通网络
  交通是商业空间分布的推动力,交通技术进步带来城市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商业空间结构的调整创造新的可能。首先,交通节点是商业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交通节点有利于增强商业区的集散能力,如交通交叉口有利于人流进出商业区,公交站点扩大了商业核心区的辐射力。因此,交通节点集中的地段经常是商业设施密集区。其次,不同等级的交通类型构成网络体系,作为整体影响商业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对零售商业微区位的支路线性延伸、据点辐射指向以及商业集聚内部的微细分异的影响日益突出,零售空间(所有大型的零售商场)都是依托于交通干线布局(曹嵘,2003),可达性越好的区域,形成的商业中心的级别也越高(蒋丽,2015)。同时,商业区本身也是一个开放的功能体,交通网络使商业区与其它功能体融合为全新的城市系统,一方面,商业区通过城市交通网络进行商业辐射;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又通过交通网络作用于商业区,给商业区输送大量消费者,刺激商业区的发展与繁荣。
  区域交通技术的进步带来城市时空观念的更新,为地区空间结构调整带来新的可能。城市发展形态总是由于新的交通方式的引入而改变,商业空间结构同样如此。公路、地铁、高铁、飞机等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商流、物流成本下降,商业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城市发展一般倾向于沿交通可达性较高的城市交通干线延伸,地铁往往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轴。地铁交通网络化不仅有效加快了城市人口流动速度,极大增加了现有商业辐射范围,而且地铁站作为人流集聚点,同样发展成为商业集聚地,从而,地铁网络直接影响城市商业的总体布局。
  1.预期效应。商家对地铁沿线发展趋势存在一种预期,即地铁能够带来大量潜在收益足够弥补早期的成本。具有相同预期的商家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博弈后将在地铁沿线各区位进行选择,开发商与开发商之间,零售商与零售商之间,开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相互磨合,将向一个区位内聚集,形成资金和产业的集聚优势。各方对于地铁沿线发展的有利预期会打破过去形成的对现有商业圈的路径依赖,为新的商业圈的形成提供条件和更好的发展机遇,从而带动商业圈位置、规模、等级的改变即商业空间结构的改变。
  2.通达效应。其一,地铁带来距离的缩短。地铁凭借自身较快的通行速度及较高的通行效率,使得消费者到达远距离商业中心的时间大大缩短。其二,地铁改变人们的出行行为。地铁之前的传统的交通方式使人们以出行时间来决策消费地点,通达性的提高既使消费者能快捷地进入商业中心,又使消费者有更多时间休闲娱乐购物。由于出行更为快捷,出行次数随之增加,从而促进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拓展。其三,地铁推动土地功能的置换。地铁沿线区位条件的改善将吸引商业机构的布局,导致沿线和站点地价上涨,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将收益回报率低的居住用地和工业仓储用地挤向城市边缘,腾出空间作为商业用地发展。   3.人流效应。人流效应是指地铁运营带来的巨大人流变化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地铁通过其站点集聚人流,站点出口处通常汇集了周边巨大的客流、商流,在每个站点都可以对周边形成漏斗效应,客流和商流向中心聚集同时向周边扩散辐射。这种聚集提高了站点附近人口和经济的密度,为商业机构和商业活动保证了一定的需求门槛。而且地铁不仅为特定商业区域带来人流,也使区域外的人流能够更快捷地到达商业区进行消费,扩大了商业区的服务半径。人流效应在带来商业集聚的同时,使得沿线土地稀缺性增加,地价上涨,沿线的物业价值也大大提升,影响商业区两侧的住宅、商业和办公结构。
  此外,飞机、高铁不仅扩大了区域内的商业辐射半径,而且促进了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商业往来。在传统铁路时代,由于区域之间的商业活动耗时长、费用高,使得跨区域的商业活动不能全面实现。飞机、高铁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区域间贸易往来的时间,一些贵重易碎物品、生鲜等能够更好的跨区域交易,一些在区域商业中心不能买到的商品现在可以实现区域间的流动,大大增加了区域间商业半径,为商业空间结构的拓展提供了动力。
  (五)现代信息技术
  历史上,技术革命不仅带来商品的极大丰富,而且改变了商业活动的选择和方式。中世纪“马车时代”的技术决定了当时的店铺与杂货店分布在城市一隅,并且商品种类少、服务范围小;工业革命催生出百货、连锁、超市等零售业态;二战后汽车的普及使购物中心成为可能现实。可以说,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实现了对人类体力的解放,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使得人类商业文明出现对脑力的替代。在过去40~50年里,算力的提升、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突破,为一个新的商业时代积累了基础设施。当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像水和电一样,成为智能商业时代的基础设施时,已深刻改变着消费者行为,重构着商业空间。
  智能商业时代的产品不是单纯基于物理属性的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内容、数据和服务的组合,产品端变成了数据的入口、交互的界面、智能解决方案的输出。当所有的产品端集合起来,便形成一个网,从而产生端的协同价值,影响整个供应链,进而促成一个新的商业空间,即智慧商圈。智慧商圈是传统商圈与虚拟商圈融合发展的新型商业空间形态,也是业态融合互补、信息互联互通、客户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服务的新型商业生态系统。从内容框架来看,智慧商圈一般包括实体商圈与虚拟商圈服务平台两部分;从特征来看,智慧商圈与传统商圈存在明显区别,体现在功能目标、要素驱动、经营业态、空间形态和推动主体方面;智慧商圈的创新模式体现在新服务概念、新顾客交互作用、新服务价值网络、新收益分配模型和新服务交付系统等六个维度,对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1.规模经济不再显著。购物决策中的距离变量在智慧商圈中的影响降低为零,出行成本转变为搜寻成本。数字经济对行业的改变逻辑在于两个方面:生产要素精细化和运营流程准配化。比如,零售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货品的特性、消费者的偏好和场景的多样化,当这些生产要素实现数据化和精细化后,便走到下一步,即运营流程准配化——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也就是说,智慧商圈里产生的搜寻成本由于数据化与精细化,使得消费者所获得的产品推送都是基于高度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工业化时代强调的规模经济不再显著,取而代之的是产品标准化与需求个性化的完美组合。
  2.协同效应取代范围经济。在传统商圈中,范围经济产生的乘数效应、波及效应使交易成本降低。而在数字化层面,这些概念的重要性急剧降低。由于数据的协同,企业之间彼此高度依赖,正因为没有一个企业拥有全域的数据,所以智慧商圈的空间维度极大拓展,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比如:但社交数据缺乏交易数据,交易数据缺乏社交数据。于是,商业空间里融合了社交平台、内容平台、金融平台等等,这些企业的协同使得组织在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之间的取舍变得非常容易,使交易成本急剧降低,内部的活动往外剥离,以至于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许多规则都在发生变化,商业空间结构的演化逻辑、演化效应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入探索面向非连续性变化时的商业组织及其空间布局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春花. 迈向数字化產业新时代[N].企业家日报,2019-12-30.
  [2]廖建文. 智能商业时代,该具备怎样的商业逻辑[J].营销界,2017(6):63-64.
  [3]吴忠才,柳思维.多源时空大数据视角的城市商圈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核密度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J].经济问题2018,09:113-119.
  [4]伍宗卿,戴学珍,戴兴华. 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3,23(3):327-332.
  [5]王娟,柳思维. 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7(3):112-116.
  [6]杨瑛. 2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空间学理论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00,20(1):62-68.
  [7]甄峰,顾朝林.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J].地理研究,2002,21(2):257-266.
  [8]Douglas Holtz-Eakin.Public-Sector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vity Puzzl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4,76(1):12-21
  [9]Evans Paul,Karras Georgios. Are Government Activities Productive·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U.S. States[J].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1994, 76(4):1-11
  [10]Ghosh A, McLafferty S L.Locating Stores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s: a Scenario Planning Approach[J].Journal of Retailing,Vol.58,No.4,1982.pp.5-22.
  [11]Huff D L,Batsell R.Delimiting the Areal Extent of a Market Area[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Vol.14,1977, pp.581-585.
  [12]Sooksan Kantabutra.Vision effects in Thai retail stores: practical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Vol 36,4,2008,pp.323-342.
  收稿日期: 2020-02-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JY05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YJA790068);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委托项目(15JD29);湖南工商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驱动计划项目(16QD006);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767)。
  作者简介: 王娟(1980—),女,湖南邵阳人,博士,湖南工商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与城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828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