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优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博 张耀心 孙常鹏 戴斐斐 季忠俊

   摘要:我国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企业体量的提升和实力增强,但是伴随着企业成长,也带来一系列内控问题,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公司;内部审计
   一、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推动者是政府部门,在数据化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者“领导者”和“探索者”的角色。因此政府在建设审计信息化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计信息化经验,为企业和个人在探索金融科技与审计的应用上奠定了基础。而在政府的审计方式探索上典型代表即是“金审工程”,第一期与第二期分别于2005年与2015年竣工。根据国家规划,金審工程是针对税务、海关和财政等行政部门及国家重点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的系统,真正的实现了科技与审计理念的相结合。
   (二)我国大中型国企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通信、金融、石油及银行等行业公司应用信息化程度比较高,在审计方面的结合也较为紧密。在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指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主要是通信、银行和石油等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型国企,这些企业目前正在经历从“综合应用”向“集成应用”建设过程。例如,中国联通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及发展现状,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上进行升级,进行架构上的战略调整,利用最新的云计算方式定制CU-IT框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基于ERP系统开发了AIS辅助审计系统,将传统的审计工作加入职能审核模块,网络化每一块工作,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审计准确度。从目前大型企业的发展来看,其综合实力的增强与内控的优化密切相关。
   (三)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占据我国企业数量的九层,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在信息化程度上却相对落后。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指出,多数行业和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尚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在审计工作中大多还是使用普通的审计项目管理软件。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科技较为滞后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层重视不足。作为中小企业领导层更多的是考虑风险和利益,因此对于创新事物接纳度较低。二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成本较高。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单机不联网版审计软件市场售价一般在数十万元不等,而联网般审计系统售价高达百万,而且在系统上线过程中还需要花费几十万元费用。这种信息化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带不来表面上的经济收益,因此大多数中小企业不会选择投入信息化审计系统。三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较低。在中小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专业素质能力基于传统的审计业务知识,对于计算机使用率降低,也缺乏相关技能培训,因此公司财会专业人员普扁存在计算机技能不足,进而导致企业推进审计信息化进度缓慢。
   二、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与大数据的应用
   我国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新型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得传统的电力公司审计方法得到创新的可能,这也更好的解决传统审计方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传统的电力公司审计技术相比,大数据平台得新型金融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力公司内部审计与大数据平台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联。
   (一)实现审计范围全覆盖,降低内部审计成本
   电力公司传统的审计方法,如果想要提升审计质量和标准,则需要收集更多真实有效的审计资料,需要进行细致全面的审计分析;在非现场审计阶段,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来收集相关审计材料。在大数据平台下,审计数据得采集可以从抽样转为全面审计,从局部审计变为整体审计,大大提高审计准确性降低误差,按照标准的审计流程和要求完成审计报告。利用网络化数据抓取技术,可以快速排除无用信息,针对有效信息进行整理,构建分析模型,针对企业内部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对,进行非现场审计方法可以将碎片化信息完整化、流程简单化和分析提速等优势,提高了企业内部工作效率,提升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二)缩短审计流程,提升审计效果
   电力企业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例如,信息披露与收集的时滞性与效率低下等问题,一方面,企业内部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导致信息造假和掩盖问题,其中涉及的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导致审计部门工作难度的加大和权利义务虚设;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披露需要管理层的逐层审批,进而导致时滞性较慢,由于审批实践过程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接上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利用信息化的大数据平台分析,可以既是发现信息传导过程,同时可以避免信息的暗箱操作,及时发现识别重要风险发现和信息报备错误等审计风险。一方面,企业通过信息化的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资料进行采集、筛选、汇总和综合分析,可以精确识别评估当前的风险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改进建议和避免发生得准备,发挥出审计功能在企业内部的事前事后作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司信息进行处理更加科学、严谨与合理,使得抽样数据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抽样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企业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优化。
   (三)丰富数据获取渠道,提升审计数据质量
   传统电力公司各部门信息相对独立,导致信息共同性下降,分散的问题与风险问题不在表面暴漏,导致审计工作出现对问题的低估,加大了对整体性的风险暴露判断。因此使用信息化大数据系统可以打破线下信息闭塞问题,将各部门之间信息汇总在一个实时系统之下,所有信息暴露在每一个支点和节点,每个财会人员可以纵观所有数据进行全面性判断。一方面,破了不同部门之间的独立信息查询问题;另一方面,减少了审计人员工作难度和风险低估问题。通过大数据平台大大提升审计质量,电力公司从提取的数据信息之间的层次联系,获取更加高质量资料,实现信息化的智能审计。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路径分析
   (一)更新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
   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保证审计过程的合规性、程序性和职责范围明确等基本要求,保证电力公司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准则及标准已不能更加准确地适应当前内部审计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审计方式进行改进。国家出台指导性文件,规范整个大数据化审计制度,更新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的标准和流程,细化数据管理细则和监督部门的监管标准,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公司方面应该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标准,建立审计人员考核方式,从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综合而水平。
   (二)打破传统审计思维模式,树立大数据意识
   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由于信息通道的狹窄和审计覆盖率不够全面等问题,因此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和效率。电力公司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接纳现阶段科技对企业管理带来的改变和好处,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变革,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充分发规企业内部优势,提高金融科技投入力度进而带来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搭建全方位的审计系统,从审计思维、审计方法、审计平台和审计目标等进行创新。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需要与时俱进,主动转变审计方法,结合企业自身提点,利用大数据平台技术开展电力公司内外部审计工作。
   (三)加强信息化技术发展,搭建智能审计体系
   在电力公司内控管理上,企业高管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需求,完成信息化建设目标。规划内部审计的方向和标准,在利用适当的审计规则结合自身业务经营特点打造制度。一方面,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考察当下金融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借助因子、聚类、回归、主成分、关联和群集等分析方法对电力公司各项业务指标进行分析、监督,及时掌握电力公司数据变化,根据有效信息进行审计得出结论,识别当前经营管理存在的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难点与重点
   (一)合作推进大数据平台搭建
   大数据技术目前在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已深度融合,大到国防推演,小到消费预算。但是无论哪个行业建设信息化技术,前期不可避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这就导致企业自身经营成本加剧,因此独立完成信息化建设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发大数据平台,例如与阿里、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在公司大数据平台上建立审计因子,进而完成审计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数据信息安全防护
   金融科技的运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人们工作带来便捷性和高效性,但同时也面临着监管难度和技术风险等,因此加强数据信息的保护尤为重要。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的储存风险、传输风险、黑客等人为风险和内部人员泄密风险等多种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将会对电力公司造成损失。因此,电力公司必须保证各个环节的安全,一方面在搭建大数据审计平台时,针对不同模块设置单独防火墙,保证风险一旦发生可以及时控制损失。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同时对访问信息人员权限进行规定,包括访问控制、访问信息验证和平台基线配置安全技术质量要求、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保护、数据风险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等安全技术保障功能。
   (三)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审计人员存在专业技能过于单一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独立学科之间的技能单一,另一方面体现在综合运用技能的实用性能力较为薄弱。在独立学科能力上,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知识面和深度上有待发掘,审计是需要大量实操经验进行总结的职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其岗位职责下以经验来判断当下企业内部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同时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审计人员不仅需要保证自身审计能力,还需要拓展财会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审计人员也需要进行岗位再培训。在跨学科结合中,审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自身掌握的学科内容运用到工作当中,例如,公司推行大数据审计系统,审计人员需要运用自身计算机基础能力和审计能力,进而完成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青松,张小有.大数据与企业内部审计融合发展探析[J].企业经济,2019,38(12):61-67.
   [2]窦晓飞.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2):59-60.
   [3]孙静,王小静.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问题探讨——以电力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9(19):20-21.
   [4]湛江.大数据时代企业免疫系统内部审计的运行机制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5):17-19.
   [5]李瑶.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阻力研究[J].商讯,2019(16):113-115.
   [6]李书彦.大数据环境下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209-211.
   [7]王向阳.新时代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国际比较、制度构建与电网企业实践[J].财政监督,2019(07):103-107.
   [8]贾佳.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文献综述[J].北方经贸,2018(08):73-75.
   [9]王向阳,匡尧,彭涛.大数据非现场审计模式建立与应用——基于国网湖北电力的实践分析[J].财政监督,2018(13):101-106.
   [10]曾梅.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创新与难点探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8,36(02):131-136.
   [11]刘荣.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内部审计应对策略[J].中国内部审计,2015(05):42-46.
   (作者单位: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94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