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胡冬林和他的《熊冬眠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邰筐 郑崎

  【√】胡冬林隐居长白山8年的真正原因,难道仅仅是一个作家为写作体验生活吗?也许最初是,但后来肯定不是,否则他不会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去举报偷猎者和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者
  “大窝集”在满语里就是“黑森林”的意思。
  “大窝集”究竟有多大?据胡冬林说,清代最大的一个有5000平方公里,位于今天的辽宁。在清代,像这种“大窝集”中国有大小48个。有敦敦窝集(小蝴蝶的意思),勒富窝集(熊的意思),纳秦窝集(绿色的海的意思),还有库勒克窝集、阿尔哈窝集、毕尔罕窝集、呼里马尔窝集等等。
  后来,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续订条约划走了17个;满洲时期,日本人砍伐了25亿立方;建国以后,毁林开荒、大炼钢铁,又被我们自己砍了88亿立方。现在只剩了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两个自然保护区。而小兴安岭上世纪50年代也被砍过的。这些数字有些是胡冬林听他父亲——著名诗人胡昭讲的,有些是胡昭听他父亲讲的,有些是胡冬林自己翻阅资料查来的。
  事实上,他不是植物学家,也不是动物学家。他是吉林省作协的一名专业作家。2007年至今,他一直生活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边上的一个小镇的出租房里,边体验林区生活,边保护森林环境。
  他写出了大量以野生动植物为题材的作品。如长篇小说《野猪王》,散文集《青羊消息》、《鹰屯》以及大散文《约会星鸦》、《蘑菇课》等。
  在中国,像胡冬林那样,扎在原始森林里观察体验、走访调查的作家非常稀缺。2001年他创作的动物题材散文《青羊消息》发表在《人民文学》,并获得全国首届环境奖。
  老胡的帆布兜子
  个性豪爽,不修边幅的胡冬林是个对生活要求不高,大大咧咧的人。他唯一的癖好是喜欢穿军绿和迷彩。他说,这种衣服最接近森林和土地的颜色。
  每回胡冬林上山都要套上一身旧迷彩,背一个帆布兜子。兜子里装有必带的几样东西:帐篷和高瓦数的手提矿灯是必需的,因为碰上大雨天或者黑夜回不去,随时可能要在野外安营扎寨。相机是必需的,每次出去,他都能新拍到一些没见过的植物啦蘑菇啦昆虫的图片,七八年下来,他已积攒了几万张。望远镜也是必需的。笔和本是必需的。
  随身带的还有一个不锈钢杯,用它来装山泉水喝。当然还会带适量的咖啡、干粮、水果、香肠以随时充饥和补充体力。枪和刀,胡冬林是决不会带的,他不仅仅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而是一直把森林里的所有动物,把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当成朋友看待,决不会去伤害它们。
  唯一的一件武器老胡是万万不敢忘的,那就是警用防暴催泪喷射器,里面装的是美国进口的喷熊剂。那是用来对付棕熊和黑熊的。万一在原始森林里和它们狭路相逢,对准它们头部猛喷一下,可以对它们造成十几分钟的麻醉,又不至于真的对他们造成伤害。可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足够你迅速逃命了。
  胡冬林每次上山一趟大约要走15公里,每一次他都觉得是一次全新的旅程,是大自然对他最慷慨的一次赐予。他走一会拍一会,总觉得前方有更美的东西在等着他。
  头骨标本
  在胡冬林的书桌上,放着一个母棕熊的头骨标本,用红布蒙着,像一个来自远古部落的图腾。
  这里头有个故事,是胡冬林听当地猎人讲的。那是他有生以来认为最惨烈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一头三岁母棕熊和两头幼熊的悲惨遭遇。四年前,在长白山森林里,一头母熊领着两头幼熊,被猎人追杀猎人一直追了一天一夜,母棕熊被射杀,(也许母棕熊是因为不忍丢下两个孩子才遭了厄运)。两头幼熊还那么小,看到倒在血泊里的妈妈再也不知道逃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睁睁被射杀。
  一家三口,三分钟被灭门。杀死的熊头被制成标本,卖价7000~8000元。
  胡冬林听猎人讲了这个故事后,母棕熊一家三口悲惨的命运让他犹如雷击,他热泪盈眶,托人辗转数次,想尽办法终于把那个母棕熊的头部标本要了过来。时刻把它放在自己书桌上,每当他写东西的时候,他就感觉有一双绝望的眼睛在看着他。
  他的《青羊消息》、《拍溅》、《野猪王》就是在它陪伴下写出来的,他最近正创作的《熊冬眠树》就是为这一家三口的悲惨命运的立言和呼喊之书。
  记者没有问胡冬林隐居长白山8年的真正原因,难道仅仅是一个作家为写作体验生活吗?也许最初是,但后来肯定不是。否则他也不会一次次不畏恐吓,冒着生命危险去举报偷猎者和对当地环境的破坏者。
  但有一条毋庸置疑,射杀母棕熊一家的炸子(一种爆炸装置,以食物诱使熊啃咬而激发爆炸,当场即可将数百斤的熊炸死。)同时也击中了他的灵魂,从此把他和长白山那一整片森林连在一起。
  有熊出没
  胡冬林住在离保护区大约有10分钟路程的二道河镇一间租来的房子里。每天阳光一照到书桌上,胡冬林就会做5分钟激烈的思想斗争:是先在洒满新鲜阳光的书桌旁写完500字再上山,还是马上上山?
  对于老胡来说,长白山的吸引力太大了,整个林子都是他的书桌。
  老胡之所以频繁上山,是因为他目前正在为创作《熊冬眠树》观察和积累素材。他的目的地是爬到海拔1000米以上的针阔混交林带,那里是熊经常出没的地方。
  有一次,他在一片松软的细沙上,发现有三四枚类似人的足印,其中一枚相对清晰。他感到一阵狂喜,熊的足迹!
  他激动地趴在地上,反反复复观察,这枚清晰的掌印是一头未成年黑熊的后掌(熊掌前掌宽,后掌长),掌边缘有一圈厚毛,无形中扩大了足印的面积并使足印边缘压痕相对模糊,去除这个因素,裸掌约长十六厘米,宽七厘米左右。由此他得出结论:这是一头去年二月中下旬出生的小熊,年龄一年零七个月左右。
  “母黑熊生下小熊后要带两年左右,教给它独立生存必要的常识与本领。估计它身边有母熊陪伴。果然,随后又发现了稍大一些的足印。其中有的足印凹处有松干针叶或落叶,大概是两天前留下的。此外,循足迹走出没多远,它们停了下来。现场的足迹较凌乱,有双脚并拢驻足观望的脚印,也有侧转身改变方向的足迹,似乎嗅出前方有某种危险状况,表现出踌躇不安的心态。然后果真改变方向,调头沿峡谷的斜坡往侧上方行去,在火山灰形成的漫坡上留下两行斜行向上的足迹。它们选择的路线坡度较缓,完全可以走出峡谷,进入森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377404.htm